加快红色旅游发展 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
2007-04-13 10:43:42 |
|
作者:张谨 |
浏览次数: |
|
|
|
|
由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红色旅游景点许多美景深藏闺阁,游客知之不多,了解甚少。做活红色旅游,需要运用现代的宣传营销手段,塑造经典旅游品牌,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宣传促销渠道,不断扩大红色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搞好红色影视文化的创作。以红色景点为背景,创作一些健康生动的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电视剧、红色戏剧以及红色文学图书等,让红色景区和红色精神在这些影视文化中充分体现和展示,借助这些红色影视文化来宣传红色景区。江苏常熟沙家浜,依靠电视剧《沙家浜》,成功的展示了沙家浜秀丽风光,使沙家浜的知名度迅速上升,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二是制作形象广告。拍摄景区宣传广告片在媒体上播放,在汽车站、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要道口、主要街区和标志性建筑物上悬挂张贴景区形象宣传牌,在宾馆、饭店和景点散发宣传单,景区的路标、说明牌、广告牌、垃圾箱都要做好景区形象设计,多管齐下营造出浓烈的宣传氛围。三是开通红色网站。精心编制景区红色网站,共用共享信息化资源。搞好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全国其它红色景区友情链接,实现共赢。四是举办节庆活动。结合党和国家重大节庆和某历史纪念活动,举办旅游活动,依节造势,以节兴游,拉动红色旅游的深入开展。五是搞好景区专题促销。积极参加各种旅游节、旅交会、推介会,主动接受周边旅游城市的辐射,融入周边旅游发展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目的、有重点的举办景区专题促销会。广泛与旅行社联姻结亲,签订旅游协议,委托旅行社编排计划,组织客源,争取更多旅行社在经过本区域的旅游线路中增加本景点,与其它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整合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黄金线。
(六)深挖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文化是红色旅游的底蕴,是红色旅游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也是红色旅游资源取之不尽的源泉。如何把看不见的隐形的红色文化,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一是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可以利用馆藏文物,开发一些反映纪念景区风土人情和个性的"小、巧、土、异、古"纪念品。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既要美观,又要便于携带;既要体现红色景区的文化意境,又能别具一格。譬如周恩来纪念景区烧制了各种纪念周恩来的系列花瓶,美观大方,非常受欢迎。还可以仿制周恩来用过的文房四宝,出版纪念周恩来书画集,开发周恩来喜爱的歌曲戏剧等音像制品。二是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把红色景区内具有参与性与互动性的项目筛选出来,给予充实和包装,推向市场。对周恩来纪念景区而言,制作周恩来喜爱的菜谱或开国第一宴,开发连接纪念馆与故居的文渠,仿制周恩来童年乘坐的小船,船上配备一名能划浆、会唱歌、善讲解、懂导游的船姑,一边带领游客畅游文渠,往返纪念馆和故居参观,一边给游客唱《三唱周总理》或淮安民歌,讲述历史典故,介绍当地民俗民情,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游客也领略了水乡韵味。
(七)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随着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游客希望到景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就要求红色旅游要确立"以人为本,诚信待客"的理念。一切以游客需要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宗旨,从旅游服务细微处入手,不断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服务标准,完善服务功能,依靠精细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建设和谐温馨的旅游景区。一是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就没有高质量的服务。没有高质量的服务,也就谈不上景区与游客的和谐。经常举办普通话、礼仪服务等各种培训班,选送骨干进修深造,培养服务精英。适当引进管理人才、宣讲人才、文物展览人才、环保人才等各类服务人才,依靠他们的模范作用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景区的整体素质。二是完善人性化服务。更新果壳箱、休闲凳,规范景区的指示牌、说明牌和提示语,力求亲情化,避免生硬词语出现。添置触摸屏,方便游客查寻和了解景区信息。提供英语汉语手语等多语种讲解,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准备拐杖、雨伞、儿童车、轮椅,修建残疾通道等,使每一位游客游得开心,行得放心,玩得顺心。三是实行规范化服务。对景区的门票、服装、标识、用语、工具实行统一管理,做到环境要公园化,设施要星级化,卫生要宾馆化。进一步完善服务星级体系,大力提倡服务文明化,表情微笑化,语言亲情化,举止规范化。四是健全安全体系。制定保护游客生命和财产安全措施,全面提高景区安全防范能力,建立"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建立景区治安整体联动网络,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保证陈列展览场所、经营场所、服务设施、宾馆饭店、交通工具始终安全。整顿旅游秩序,打击欺行霸市行为。为了从根本上搞好优质服务,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精细化服务纳入日常工作考核考绩中,与个人工作业绩奖惩挂钩,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依靠多重监督、考核和管理,力争游客满意率、环境满意率、卫生满意率、服务满意率、安全满意率保持100%。
|
|
|
|
|
|
|
|
|
|
|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