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因为我,才有了你,我们在一起两小无猜,以心相许。伟大的理想,共同的志向,让我们生死与共,我就是你。”“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你我的一切奉献给人民,生命才有意义。”……
这是革命烈士、中共江西省委早期重要领导人张朝燮和妻子王经燕,生前共同谱写的词《我和你》。在短暂的一生中,这对革命伉俪用浪漫与激情演绎了一个经典的红色爱情故事,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高亢激昂的理想信念之歌。
张朝燮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是当地教育局局长;王经燕的父亲是永修的大地主,在当地堪为“首富”。两人家境优渥,但为了革命事业甘愿放弃安逸的生活,毅然走上了救国救民于水火的艰难之路。
1922年,张朝燮考入武昌师范大学,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已与张朝燮结为伴侣的王经燕,从丈夫那里受到革命的熏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1925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自从走上了革命道路后,这对革命伉俪总是聚少离多,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1925年秋,已是三个孩子母亲的王经燕,受党组织的选派与王稼祥、李立三、向警予等一起,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离别时,张朝燮专程从南昌赶到上海为妻子送行,并送上前夜写的《念奴娇·送别》:“茫茫荆棘,问人间,何处可寻天国?……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贼!”
在相隔万里的日子里,夫妻二人鸿雁传书,既抒发心中对彼此的思念之情,更表达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对于年老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固然要挂念。而同时对于社会上一般受压迫的民众,尤其应该放在心头,设法拯救。”“我们来革命,就是准备着牺牲的,我决不因为现在政治环境之退步便有灰心。”……如今这些珍贵的书信原件,珍藏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里。时隔近一个世纪,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仍能感触到字里行间蕴含的温度。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张朝燮惨遭杀害。得知丈夫被害的消息后,王经燕悲痛万分,从心底发出“欲志伤心唯努力”的誓言,向党组织要求回国战斗,为丈夫和无数牺牲的同志报仇。回国后,面对父亲王济兼、三哥王经菑倒行逆施、欺压乡邻,毅然与之进行坚决斗争,组织农民到自家开仓放粮。王经燕深明大义,坚定地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其革命精神受到党组织和家乡人民的高度赞扬。
在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后,王经燕临危受命,担任永修县委书记。在此期间,她积极奔走于工人、农民之间,宣传革命,唤起民众,在她的努力下,党组织得以恢复和壮大,党员数量由200多人迅速发展到450多人。她还按照党的指示,积极发展革命武装,将农民自卫军改编成永修县游击大队,亲自领导和指挥与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
在革命斗争的锻造中,王经燕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斗争经验更加丰富,并担任了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的重要职务。1928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王经燕不幸被捕。敌人得知她的身份后,如获至宝,立即审讯,企图从她嘴里撬出全省地下党组织的名单。但任凭敌人严刑拷打,王经燕宁死不屈,始终没有吐露半点组织秘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经燕含泪对前来探望的大嫂说:“为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我愿舍去一切。现在,我别无牵挂,就是想念孩子们……”1928年6月的一个夜晚,王经燕从容地跨出牢房,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张朝燮和王经燕这对革命伉俪实现了“你我的一切奉献给人民”的人生誓言,其事迹与精神彪炳史册、光彩照人,激励后来人接续奋斗、勇毅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