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格的力量: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王路 章月珍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编者按:2025年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逝世。作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他为国奉献一生的故事呈现在《品格的力量: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一书中。
1987年的一天,93岁高龄的曾慎其老人收到三儿子黄旭华寄来的一本《文汇月刊》杂志,一篇标题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文章深深吸引了她。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毕业于交通大学的姓黄的核潜艇总设计师为研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感人故事。
黄总设计师?隐姓埋名三十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虽然文章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但曾慎其老人隐隐感觉到文中的黄总设计师好像是自己的儿子黄旭华。
当她看到“黄总设计师的夫人叫王世英”时,就确信不疑了。因为王世英是她三儿媳的姓名,那文中的黄总设计师肯定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黄旭华!
曾慎其老人激动得手都颤抖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被大家认为是“不孝子”的三儿子黄旭华竟然默默地为国家干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切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1958年8月的一天,船舶工业管理局领导突然通知黄旭华去北京出差,到了北京,领导才告诉他:“你被调动到核潜艇总体设计组,立即去北京市公主坟的海军大院报到,参加核潜艇研制,并留在北京工作。”黄旭华二话没说,直奔目的地。
后来他才得知,核潜艇工程是“天字第一号”绝密工程。绝对不能对任何人透露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一辈子要隐姓埋名,做无名英雄!
就这样,34岁的黄旭华和另外28人挑起了中国核潜艇开拓的重大任务。他和新同事们从事的秘密使命被称为“09”计划。研制核潜艇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当时只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核潜艇。美国于1954年1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试航成功后服役;而苏联于1957年8月也建成了第一艘核潜艇“列宁共青团”号,并下水首航。
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正式启动后,由于对核潜艇的重要技术参数心里没底,所以特别希望能得到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和支持。然而,事与愿违。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主席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让黄旭华热血沸腾。他深深知道,一个国家的国防科技必须先进,不然就会被欺凌,受宰割。
1924年2月24日,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一个医学世家,1945年,黄旭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交通大学造船系。
1949年4月20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下了坚定的誓言:“如果党需要我把血一次流光,我会毫不犹豫地为国捐躯;如果党不是要我一次性把血流光,而是要我一滴一滴慢慢流,一直到流尽为止,我坚决做到!”这个誓言成了黄旭华一辈子忠诚于党和国家的诺言。
毕业后的黄旭华顺利地成为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的一名技术人员。1958年8月,曾经参与过苏式常规潜艇仿制工作的黄旭华被选中参加核潜艇的研制。
考虑到研制核潜艇的机密性和危险性,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于1965年在渤海湾畔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成立了。小岛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在地图上也根本查不到,而且为了保密,不仅不通邮,也不通电话。
由于国外对核潜艇的资料严格保密,所以很难找到相关资料。没有科学资料,怎么搞科学研究?没办法,黄旭华和同事们只能大海捞针,从国外大量的新闻报道中搜罗一切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并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当时没有计算机来计算核心数据,只能靠计算尺和算盘。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黄旭华就将研制人员分成两组,进行单独计算,只有获得相同的答案才能算通过,一旦出现不同的结果,双方必须重新计算。科学必须严谨,为了一个正确的数据,黄旭华团队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计算着……
对核潜艇来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控制艇体的总重和稳定性——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重了,容易下沉,而轻了,又不能潜下去;重心要不偏不斜,斜了容易侧翻,所以必须计算精确。
可是,艇上那么多的设备和管线,怎样才能精密测出各个设备的重心,调整出一个理想的艇体重心呢?
黄旭华考虑再三,想出了一个最笨的土办法,那就是在艇体进口处放一个磅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必须一一过秤、登记在册,设备无论大小,都不能遗漏,每天都这样操作。有人忍不住私下嘀咕:“我们是来搞科研干大事的,竟然让我们做这种小学生都能做的小事,真是大材小用。”
黄旭华知道了,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你们每个人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有疏忽,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黄旭华用这种土办法,使得最后这艘几千吨的核潜艇的实体重量和重心跟他们计算的重量、重心基本符合。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了!1974年“八一”建军节那天,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交付海军使用,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法后,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赫鲁晓夫说中国不可能搞出核潜艇,毛主席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从进入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算起,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搞出了核潜艇。
黄旭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对父母,他深感内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