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女性能不能当试飞员的问号,在张玉梅的不懈努力下,弯钩终于拉成了直线,她成为中国惟一的女试飞员。
为了使自己尽快适应试飞工作,为了证明女同志也能当试飞员,张玉梅翻阅了几十万字的国内外试飞资料,虚心向老试飞员请教。每次飞行,她都要根据试飞任务书,认真分析任务的性质、所要达到的具体指标数据,结合飞机性能,进行必要的计算和论证研究,再制订具体的试飞方案,最后在飞机驾驶舱或地面进行模拟练习及表演,直到熟记试飞任务的内容、要求和实施方法,试飞操纵动作的要领、注意事项、易出现的偏差及其纠正的方法和有关特殊情况处置办法等。飞机升空后,她精心操纵,发挥飞机性能,尽量满足试飞数据,尽力完成规定的试飞项目。每次飞行结束,她都坚持写试飞日记,不断总结提高。她深知,试飞员飞新机种飞新课目,每一个试飞动作都必须准确到位,否则,数万名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将毁于一旦。
执着和不服输的个性使她向成功一步步迈进
张玉梅由安-26改装运-7飞机后的第一个试飞课目就是执行飞机的“载荷谱”试验。下达任务后,团里决定让一位老试飞员先带飞她。回家后她立即问早来试飞部队的爱人:“是不是每个试飞员在飞这个课目时都要带飞?”“也可以不带飞。”张玉梅找到团领导:“男同志可以不带,我也不用带,我能飞!”
张玉梅满怀信心地坐在了正驾驶位置,报告、开车、滑出,飞机似离弦之箭腾空而起。张玉梅熟练地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空中“绣花”动作,按“1”号方案着陆,成功了,“2”“3”号方案着陆又成功了,她再次复飞,飞机按照试飞规定的动作,忽儿上升,忽儿下降,左转右侧,一气呵成。第一次“考核”她过关了。
张玉梅说自己飞了将近30年,没碰上太惊险的事。有人说她运气好。其实内行人最清楚,所谓的好运气是她平时认真学习和飞行中严肃认真换来的。她在空中突遇发动机意外停车时,能顺利地单发着陆;在突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时,能稳稳操纵飞机灵活地穿峡谷越丘陵,在只有30米宽的土跑道上成功降落,靠的就是这个。
1995年2月25日,阳光普照,春意初暖。在八百里秦川一条宽阔的跑道上,一架新型运输机来了个漂亮的“轻两点”着陆后徐徐滑进了停机坪,张玉梅像往常一样,稳步走出驾驶舱,向前来迎接她的战友们一一握手。人们发现,张玉梅眼里满含热泪,手微微有些颤抖:“再见了战友们!再见了‘老朋友’!”她轻轻地拍拍机身,轻轻地将脸贴了上去……
今天,张玉梅完成了自己第3124个小时的安全飞行,正式惜别蓝天生涯。
片刻,张玉梅做了个深呼吸回过头来,站在人们面前的,还是那个一脸执着的潇洒女军人。
现在已经退休的张玉梅,一日生活仍然井井有条,上午买菜、看书、打微机,下午坚持散步,打太极拳,容光焕发,风采不减当年。
一腔执着向蓝天,无怨无悔!中国第一个女试飞员张玉梅用她那颗金子般的心,向党、向人民、向祖国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原载于《档案大观》2009年3月6日 405期 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