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子,肯定地说,这首诗就是写你自己呵!
罗漫接过报纸,看到诗的结尾处,念道:“呵,是的,无产阶级的人都应该呕血的,都会呕血的——何止我这个羸弱的青年;无产的人不呕血,难道那面团团的还会呕血吗?”接着,罗漫告诉邵先生,方志敏确实健康状况不佳。邵力子关切地问长问短,当了解到方志敏在上海举目无亲、临时挤在罗的亭子间栖身时,便热情地说:“一个大学生想在上海谋个小学教员的位置都很难,我看你暂时也留在报馆打杂吧!”方志敏激动地再次表示感谢。在邵力子的热情帮助下,方志敏和罗漫白天到某大学旁听,晚上在报馆做校对。邵力子的家住在离报馆不远的南洋桥三益里,邵力子曾留宿方志敏在家中,让方志敏与其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儿子邵遂初同室。
几天后,方志敏拿着以刚到上海时找牧师谋职的遭遇为素材写成的小说稿兴冲冲地来到邵家,向邵先生请教,并征询给作品定个什么题目为好。邵力子看了很满意,第二天就将稿子带到报馆安排发表。7月18日的《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中,这篇小说以《谋事》为题发表了。邵力子还亲自撰写了“随感录”,对作品做了十分肯定的评价。
第二年,方志敏的《谋事》同鲁迅、叶圣陶、郁达夫等享有盛名的作家作品一起被选进上海小说研究所编印的《小说年鉴》里,并有按语赞:此作“是拿贫人的血泪涂成的作品”。1922年,上海《民国日报》还发表过方志敏的《我的心》和《同情心》等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文。
引荐赣籍青年报考黄埔军校
根据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中共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初,南昌国民党组织接到国民党召开“一大”的通知,赵醒侬被推选为江西代表之一要去广州赴会。1月9日,方志敏随同赵到上海。本打算次日一起乘船赴广州。不料,方志敏肺病复发滞留上海,住进南市区一家医院。根据国民党“一大”会议决议,赵醒侬与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会后,赵醒侬返回上海,负责处理国共两党合作的一些新工作。而为即将建立的黄埔军校秘密招生就是赵醒侬的一项重要任务。
1924年3月,病情稍有好转的方志敏回了一趟江西。这时,毕业于江西省立第四师范(铅山县鹅湖书院)的江西贵溪热血青年黄维,在南昌结识方志敏,二人志趣相投,共同畅谈人生理想道路。黄向方吐露自己想投考黄埔军校的打算。从未跑过外地的黄维十分仰慕方志敏,于是,十分高兴地随方来到上海。
黄维在方志敏的引荐下与赵醒侬相识,在赵和方的帮助下,他考入黄埔军校。曾随蒋介石两次东征,毕业后得到十八军军长陈诚厚爱,提为三十一旅旅长,后升任十八军军长,1947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对于早年这段难忘的经历,1975年获人民政府特赦后不久,黄维在一篇回忆文字中这样写道的:“在由原籍贵溪县经南昌赴上海时,在南昌得识方志敏同行赴上海。抵沪后,是由方志敏介绍由赵醒侬做我报考黄埔军校的介绍人,才符合我报考的手续。”黄还回忆他与赵醒侬见面地点及有关情况:“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是在环龙路44号国民党办事处。”赵醒侬、方志敏除介绍黄维外,还介绍罗英等不少赣籍青年报考进了黄埔军校。
后来,方志敏作为江西农民代表(中共党员、农运领导人)于1926年春赴广州参加广东省第二次农代会,返回江西时途经上海。他当时“满望回江西,大大作一番努力,那知刚回到上海,又吐起血来了。这次肺病大发热度升到摄氏四十一度,几至于死”。后来,“得到中国济难会的帮助,在上海医院治了两个月,才能缓缓的步行……”
中国济难会是1925年五卅运动后,由中国共产党人恽代英、沈泽民、张闻天等和社会名流杨杏佛、郭沫若,及国民党人于右任等发起组织的群众性救济组织。其宗旨是救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