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在其狱中著作《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说,1922年6月底,在九江南伟烈学校读书的他决定弃学。主要原因是“读书不成,只为家贫。但因贫困而无受教育机会的人,在中国何止千百亿万?无论如何,我是不会相信基督的,现在,我也不愿再读那些无意义的书,我要实际地做革命工作了”。那么,哪里是他作为职业革命家的起点呢?他选择了上海。
至于为什么选择上海,他在同一篇文稿中写道:“在南伟烈学校正当精神苦闷的时候,忽接到上海一个朋友寄来一份《先驱》报,《先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的机关报。我看过一遍之后,非常佩服它的政治主张。它提出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在当时确为正确不易的主张。《先驱》的每篇文章,文章中的每句话,我都仔细看过,都觉得说得很对;于是我决心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我漂流到了上海……”
结识赵醒侬
方志敏出生在江西弋阳县漆工镇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从小天资聪颖,但身体羸弱。少年时期,他在乡村断断续续读了5年私塾,直到17岁才进县城读高等小学。1919年,他怀着“实业救国”的满腔热情考进了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学校,设南昌)。由于方志敏在进步学生中领头闹学潮,揭露和抨击校方反动腐败的劣迹,因而遭到校方的“除名”处分。求知若渴的方志敏想学好英语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1921年9月,他离开南昌到九江,考进了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即南伟烈学校。他在这里读到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新青年》、《先驱》等革命书刊,思想又一次起了深刻变化。
1922年7月初,方志敏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在南伟烈学校读书的机会,来到当时革命思想活跃的上海。不久,方志敏在上海《先驱》报遇到赣籍青年赵醒侬。赵醒侬,江西省南丰县人,189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过早去世,他被迫中断学业,远离家乡,自谋生活出路。年仅十四五岁的他只身漂泊汉口、长沙、常德等地商号店家当学徒,早早地尝遍了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炎凉。1918年,赵又流浪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在几个朋友的同情帮助下,在一家小店里当了伙计,才勉强算有个安身之所。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出现了许多社会团体。其中,“上海工商友谊会”宣称是工商界伙友们的组织。赵醒侬怀着为“伙友谋幸福,谋大团结”的愿望,于1920年9月加入了上海工商友谊会,积极地投入工人运动,并在运动中结交了共产党人。1921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年夏天,赵醒侬常以卖报为掩护,出入于进步报刊社和团体从事革命活动。赵、方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8月,赵醒侬就介绍方志敏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与此同时,一直与方志敏保持联系的进步青年袁玉冰也来到了上海。由此,赵、袁又相互结识。袁玉冰于1897年出生于江西泰和县的农村,幼年进乡村私塾,16岁进入高小,品学兼优。1918年,他考入江西省第二中学(南昌)。在五四运动的浪潮影响下,他在校园里发起组织了江西改造社。不久,方志敏也加入了这个团体,他俩在后来的学生运动中增进了友谊。赵、方、袁三人志同道合,十分投缘。他们常聚在一起畅谈沪、赣两地的革命形势,共同商议如何在革命气氛尚不够浓烈的江西迅速转播马列主义,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愤怒出诗人
方志敏到上海的头几天,曾持一位朋友的举荐信,向一位牧师求助,想找一份为糊口的工作,不料遭到冷遇。
在这个被人们称作“富人的天堂”和“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他还有怎样的经历和感触呢?除了留下一篇作品《谋事》,反映一个贫寒青年立足上海之艰难外,他还在其狱中名著《可爱的中国》中有600余字的篇幅记叙了他的经历和感受:“我去上海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