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将军,圆脑,高额,剑眉上扬,双目清澈。1996年3月19日,余于北京采访将军,交谈数言,由衷而起敬意:将军沙声细语,谦和有度,学识广博,百战之身不失儒雅风范,千军之帅仍具书生意气。采访完毕,将军亲自化笔研墨,书“求是”两大字赠余。
萧克将军,湖南省嘉禾人,其父为前清秀才,乡间绅士。将军六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后又读高等小学三年,继而入县初级师范学校。将军少有大志,激情勃然。喜读孙中山《心理建设》、《伦敦蒙难记》及《宋教仁传》等,崇尚三民主义。某日,其父闻家中有哭声,急推门,见将军手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泪流满面,且读且泣。将军爱国之心、济世之情,昭然故里。
1926年1月,萧克将军孤身一人,私借七块大洋做盘缠,离家出走,往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是时大雪,将军艰难步行九日达韶关,继而转乘火车至广州。原拟报考黄埔军校,因错过报名时间,参加了蒋介石的宪兵第六十五辅助团。许多人认为萧克将军是黄埔生,将军告余:“其实,我不是黄埔生!”
1927年5月,萧克将军于武汉叶挺部担任排级教官,后任连长。三年间,将军为《向导》周报忠实读者,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通读《共产主义的ABC》和《共产主义前景》等。是时,将军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萧克将军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将军回忆言:“原计划三点起义,但不到两点就打起来了,一听枪响,我们就赶快跑出去打,到了第二天早晨仗就打完了。”将军接着回忆道:其时团长是欧震,后投降国民党;一营营长姓魏,名已忘;二营营长廖快虎,在沙坑作战牺牲;三营营长初为江彩萍,于洛口作战负伤,继任者为团部参谋黄英。参加起义的部队还有二十五师约两个团,第二十军三个师六个团,还有新成立的第九军,人数不多。蔡廷锴师也参加了,但出发后第二天蔡就率部向东离去了。
南昌起义后,萧克将军逃回家暂避数日,继而追寻朱德部队,不遇。将军与两好友于宜章组织农民梭镖队,举大刀,擎长矛,分田地,打土豪。1928年3月下旬,将军率部由宜章出发,登五盖山,东进资兴龙溪洞,与毛泽东率领的三十一团不期而遇。将军言,其时双方都打红旗,见面如见亲兄弟。大家闻知是毛泽东带的“大红军”,欣喜若狂,欢呼雀跃。1944年,萧克将军到延安,毛泽东忆及与将军龙溪洞会面情景,问道:“你们那时有多少人?多少枪?多少梭镖?”将军一一答之。毛显激动状,挥手向前推曰:“揭竿而起!”
“文革”中,有宣传言毛泽东与林彪在井冈山会师,萧克将军闻之默然。有人调查井冈山会师情况,萧克将军只言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会师,只字不提林彪。家人提醒还有林彪,将军答曰:“林彪参加了南昌起义,但不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那时像林彪这一级干部多得很。”
1931年7月某日,时任红军某师师长的萧克将军于万泰中心县沙村树林间为红军士兵作报告。忽闻“隆隆”飞机声由远而近,将军若无其事,报告照旧;继而见三架敌机俯冲射击,将军仍镇定自若,出树林观之,以断坡作隐蔽,待敌机再次俯冲射击,将军端机枪还击,其勇无比。张爱萍将军亲见萧克射出子弹,打中敌机机翼,敌机仓皇而逃。
1934年10月某日,红六军团于贵州旧州擒一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并获一张一平方米大小之法文贵州地图。是时,有人谓勃沙特为“帝国主义分子”,该杀;谓地图为“帝国主义文件”,该烧。萧克将军见之则大喜,曰:“吾获二宝也!”时人不解,问将军“鸟人鸟语,鸟图鸟文,何为二宝?”将军对曰:“勃是瑞士人,瑞士不属帝国主义国家。其次,瑞士与法国同属欧洲,应通法语,当为大用。”是日晚,将军礼待勃沙特,持马灯,请勃翻译地图,将军以中文记之,夜半毕。陶汉章将军告余曰:后此地图在六军团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