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实1902年生于江苏省铜山县,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自幼聪明好学。1919年,他入铜山县第六高等小学第一班学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校长带头传播虚无主义,遭到校董干涉引起学潮。校长便带领陈子实等50多名大龄学生去南京青凉山下创办建邺中学。两年后学校因无经费、缺教员而停办。陈子实辍学后回铜山师范教学。1925年,经友人介绍,陈子实只身走南洋,先后任霹雳中学、兴丰中学校长,继任新加坡养正中学、大门楼华侨中学教员。他教学认真,受到学生家长和商会的赞扬。为普及和提高华侨教育,1930年他尽其私蓄,游历马来西亚各埠,调查南洋中小学教育及文化事业实况,以图改进,因此耽误了赴欧洲留学的机会。他将调查的资料整理成《南洋文化建设论》、《大家负起南洋文化建设的责任来》、《英属马来西亚之教育概况》等文,在新加坡著名侨报《星洲日报》上发表,并被该报聘请为特约记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中国东北,不甘屈服的东北人民奋起反抗,组织起多路抗日义勇军,同日寇浴血奋战。东南亚各国华侨深受鼓舞,纷纷组织各种捐献活动,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作战。但是爱国华侨们捐献的物资送回国内后,全被国民党政府截留。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侨,要求派人直接与东北抗日义勇军联系,将捐献物资亲自送到他们手中。华侨们首推派陈子实回国,他欣然接受委托,以《星洲日报》驻北平特约记者的身份踏上了回国之路,并持有新加坡华侨商会开据的介绍信。1932年夏,陈子实乘海轮到达南京。国民党南京政府有关部门对陈子实欲考察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事不感兴趣,不予接待。经过三个多月反复交涉,在时任驻北平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方总部负责人朱子侨的斡旋下,陈子实才得以北上。在北平,陈子实受到朱子侨及东北义勇军后方总部同仁的热烈欢迎。他一面采访,一面抓紧写义勇军艰苦抗战的事迹,邮寄《星洲日报》登载。他在致该报经理的信中表示:“自投虎口危则危矣;然为我三千万同胞计,杀身救国,义不容辞。”
1933年元旦,日寇进攻山海关,山海关失守。陈子实通过朱子侨约见东北军首领张学良,要求到东北抗战前线考察。张学良答应派人护送他。1933年1月,陈子实在朱子侨、张学良指派的交际课长和一班战士护送下,冒着严寒,驱车东北。陈子实一行刚到内蒙古宁城县老局子河畔,即遭日寇袭击,他临危不惧,和大家一起战斗。他接过受伤战士的枪,冲向敌人,终因寡不敌众,倒在血泊中。当日寇在他身上搜出新闻记者证件之后,对他格外痛恨,残忍地挖去他的双眼,割掉他的鼻子。这天下午,寒冷的北风裹着雪花,陈子实浑身是血,迎着寒风,踉踉跄跄,毫无方向地走到宁城三座店老局子村前南沟口河滩旁,再也走不动了,栽倒在那里,黄昏时停止了呼吸。
陈子实倒下的地方是村中绅士高秀山的树林边。按当地习俗,讨饭、遇难等人死在谁家的土地上,就应该由谁家负责安葬。于是,高秀山安排人将陈子实的遗体简单地安葬在了老局子村前河东双岔子沟旁。在安葬过程中,长工从陈子实的身上发现了介绍信,交给了高秀山。事后月余,热河地区抗日义勇军旅长韩凌阁率部经过老局子,高秀山将陈子实之遗物交给韩凌阁。韩凌阁进关后,写信给北平朱子侨等人,介绍他所了解到的陈子实的情况,方使一些人知道了陈子实的下落。陈子实之建邺同窗用笔名“非非”撰文“陈子实先生千古”,刊载于1934年6月4日《新闻报》第十五版,副标题是“为抗日惨死的烈士,随热河失去的记者”。
几十年过去,知道陈子实事件的人越来越少。一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睢宁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王行思征集到1934年《新闻报》所载“陈子实先生千古”一文,文中记述陈子实为江苏省铜山县人,遂转告陈子实家乡铜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董尧。董尧将“陈子实先生千古”一文转载于《铜山文史资料》第六辑上。文章刊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引起了工作在安徽省淮北市的陈子实之子陈松涛的注意。陈子实牺牲时,陈松涛尚年幼,一切情况不知。他查寻父亲踪迹已有多年,毫无所获,得知此线索,让他分外高兴。在董尧的协助下,陈松涛开始通过信函向已归属内蒙古自治区的宁城县查寻其父亲陈子实的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