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凑巧,后面那几辆汽车也赶上来了,距离这三辆车不过三百米,车速也跟这三辆差不多,一直保持这个距离。
总司令他们的三辆车,突然处于这样的局面:前有列队“欢迎”的步兵,后有跟随“护送”的步兵,后有跟随“护送”的车队。这三辆车子,不快不慢,不慌不忙,顺利通过了国民党军的占领区。开往冀鲁交界的馆陶方向。后面那些“护送”的车辆,终于拐到了东南方向,大概是到徐州搞“重点防御”去了。
三辆车子经馆陶又一直向南,来到河南省的濮阳。前线指挥部临时设在这儿,但没在城内,住在濮阳城东约十里的一个村庄上。
一片茂盛的大树林,生长在这黄河岸边的沙滩上。杨柳刺槐,棵连棵,枝搭枝,连起来有数百亩。这里已近淮海战场前沿阵地,统率华东、中原两个野战军的前委书记邓小平,司令员刘伯承等有名将领,就住在这里。他们早为总司令安排好了住处——当然也是农家的小院落。
前线将领都想到总司令一路的辛苦,要他休息两日再行安排部署。没想他却格外精神,看不出有过分疲劳之感,连一路风尘还没顾得洗掉,就跟这几位前线指挥谈上了。他一边打着土、洗着脸,就提出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别人怎么能不回答呢。于是,不用正式安排谈情况,搞汇报,他早已把情况掌握了。
接着,便让陈毅用电话通知了前线二十多个纵队师以上的干部,到这里开会。总司令对他们讲了中央的意图,对这场决战的部署和打法。让这些指挥员心里大致清楚,让他们明白,这场决战是已经具备了获胜的条件和把握的。实际上,这是总司令对这些指挥员作了一次占前动员。
这个会刚刚结束,各个纵队团以上干部又全部到齐了。一千多人,没有那么大的屋子,更没有礼堂就把会场设在村边的大树林里。这里树枝搭满阴凉,空气也格外清新,又便于防空,真是个开大会的好地方。邓小平、刘伯承、陈毅都来了。粟裕主持会议。
会议刚刚开始,有四、五架敌机飞来了,轰隆隆的引擎声震得山响。高空旋一回,又低空转几圈,冲上来,翻下去,好像在为这个大会奏乐助威!
跟随总司令前来的警卫员,跟前线战士一起,在树林周围警戒。他们听得见总司令那坚决、果断、雄壮有力的四川口音:
“……同志们,蒋介石放在淮海战场的这点家当,可是关系到人家生死存亡的命根子,咱们要是把人家的命根子都拔掉了,那就连南京都危机了,蒋家王朝就坐不稳了,人民坐江山的日子就来到了。这次战役,关系就这么重大。同志们,我们这场淮海决战的指挥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跟你们在一起,已经摆好了决战决胜的‘连环阵’,现在就要看你们的了!”
一阵急风暴雨般的掌声。掌声压倒了敌机的引擎声。
邓小平坐在朱总的旁边,他是那么精神,显出旺盛与充沛的精力。刘伯承戴一副墨镜,他突然站起来,接着朱总的话茬,插了一句:
“是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交给了我们决胜的‘法宝’!”
又一阵掌声。朱总接着说:
“等你们把蒋介石的五大主力全部消灭之后我们要扭秧歌,耍龙灯,给你们开庆功大会!……。”
总司令的讲话,如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似催征的号角,鼓舞着指战员的斗志……。他们仿佛已经听到了胜利的炮声,看到那些穷途末路、狼狈逃窜的蒋家军……。
总司令到前沿阵地视察了几天,自然也跟这些前沿指挥员们交谈了两日,一切都感到满意和为之后,便要动身回返了。因为辽沈战役尚未结束,平津战役已在部署中,还有各个战场……
在他就要动身返回中央驻地西柏坡的时候,陈毅从口袋里拿出一把美制新式小手枪,放在总司令的面前,说:
“这是孟良崮战役中,缴获敌整编第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的,现在交给总司令吧。”
“这种武器没有多大用处。”总司令拿起来看看说。
“我没时间再送总司令回中央,望一路上多加保重。”
“你们完全可以放心,这次战役一打响,那边路上会更加平安无事的。单等着听你们的捷报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