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世友将军
许世友(1905-1985),原名仕友,字汉禹。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许世友于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泗水店许家村一个贫苦家民家庭里。为了生计,7岁时就给武术拳师当杂役,8岁时便离开家乡和亲人,到嵩山少林寺苦学八年武术。八易春秋,他学会了十八般兵器,也学过飞檐走壁。16岁时在洛阳参加了童子军。
1925年,许世友从童子军调到第十五军第一师当排长。次年8月,该部队改为国民革命军,许世友被编入湖北省防军第一师第一团任四连连长。在傅孟贤等同志的教育和影响下,许世友接受革命思想,于当年9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革命生涯。
1928年至1930年许世友先后担任红军第三十一师司令部特务队班长、排长、连长。许世友能征善战,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在此期间,曾7次参加敢死队,2次担任敢死队队长,4次负伤,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32年,许世友升任红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长。1933年10月,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的许世友,率部在四川万源抗击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六路围攻”。在长达4个月的坚守防御战中,许世友指挥3个团的兵力,发扬与阵地共存亡的气概,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垮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胜利完成了保卫战任务。许世友身先士卒,在同敌人短兵相接时,挥舞特制龟头大刀,展开惊天动地的肉搏战,一把纯钢的大刀,竟然砍得缺锋卷刃。此战结束后,被提升为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接着率部征战四川。
1935年8月下旬,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军右路军长征北上走出草地时,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在甘南包座进行“堵剿”,许世友奉命率红四军和红三十军一起,与国民党军鏖战两天两夜,最后拼杀了4个小时的大刀,全歼胡宗南一个师,攻克甘南重镇包座,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身为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的许世友,义愤填膺,请缨奔赴抗日战场。1938年春,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随朱德总司令出师太行山,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激流之中。同年12月,又随刘伯承、邓小平进军冀南。
1939年2月上旬,许世友和旅长陈赓在威县以南香城固地区,以预伏的方式,诱歼日军一个加强兵中队,毙敌大队长以下200人,生俘8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年秋天,许世友调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
1940年9月,许世友调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到任后便立即率部挺进胶东。1941年春,指挥胶东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打击反共顽固派部队、打击敌伪,开辟了胶东地区抗日斗争的大好局面。
1942年2月,许世友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10月,任命为胶东军区司令员。此后,率领胶东抗日军民同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智与勇的斗争。在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他们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设雷手段,动员15万人民群众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烟、青公路破袭战,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和“蚕食”,打得日伪军心惊胆寒。
1945年春,许世友率部讨伐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克万第,战左村,席卷五龙河两岸,清除了胶东抗日的障碍,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正在中共山东军区党校学习的许世友,立即带领在党校学习的胶东地区干部,昼夜兼程,纵马急驰,直奔胶东。许世友遵照毛泽东、朱德关于消灭一切拒降之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命令,指挥胶东部队解放威海,攻占烟台,挥师平度。平度大捷后,又积极组织和输送主力部队渡海进军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