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讲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的一生就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一生。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人民”。毛泽东最有影响力也最能反映他的初心和品德的题词是:“为人民服务”。
把人民的事放在自己的事的上面
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在毛泽东心目中人民是天,唯此为大;人民是地,唯此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事是最光荣、最伟大的事。毛泽东忍着“肠已断”的痛,离别“人间知己”的妻子去闹革命、上山搞武装斗争,就是因为“人有病”,需要解决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人民病痛。在人民解放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毛泽东牺牲了六位亲人,可说是满门忠烈。毛泽东曾对古柏的妻子曾碧漪说:“干革命总要有牺牲的,我参加革命几十年,父母早已不在了,我的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都为革命牺牲了,毛泽覃的一个儿子才十八岁就被敌人活埋了,杨开慧也为革命牺牲了,还有小毛(指毛主席丢在江西的儿子)也没找到。为了革命事业,我们家里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不能老去想自己的事,自己的儿子,应当多想想全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多想想我们所进行的革命事业。”把人民的事放在自己的事的上面,这就是毛泽东对人民的忠诚。
为人民之忧而忧
毛泽东为人民之忧而忧、为人民之乐而乐。新中国成立后,对人民遇到的灾难,毛泽东曾三次大哭。
第一次是新中国初期,淮河发大水,灾情严重。毛泽东从电报上得知,有不少是全村淹没,有不少灾民和蛇一起逃到树上,有的人被毒蛇咬死。他难过得哭了。他接连在淮河水灾及治淮情况的电报上写了四封批示信给周恩来,其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同群众同呼吸共患难的情感,跃然纸上。淮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治理的第一条河。
第二次是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政策失误,引起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据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毛泽东不断派卫士下去了解情况。一天,一名卫士带来一个又黑又硬、掺杂大量粗糠皮的窝头说:“乡亲们就是吃的这个”。毛泽东两眼怔怔地盯着那个窝头,双眉紧锁。只见他接过窝头时双手直在发抖,费了很大劲掰开一块放入嘴里。老人家嚼着嚼着,流下了眼泪。毛泽东一边流泪,一边将掰开窝头分给我们几个卫士:“吃,你们都吃,都要吃一吃,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食人吃的口粮……”他吃着吃着,最后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从那天起,毛泽东整整七个月没有吃过一口猪肉。正是由于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才顺利地调整了国民经济,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第三次是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造成大量人民群众伤亡、损失惨重。据毛泽东身边医疗组成员王新德回忆:“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
到哪个地方就和哪个地方的人民打成一片
毛泽东把人民群众的问题看成一切问题的中心,一切政治的关键。他提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不能当官做老爷,脱离人民群众;不能高高在上,老百姓见了他们敬鬼神而远之,而应该“到哪个地方就和哪个地方的人民打成一片,为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没有客观标准?他说有,“比如,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有些人高高在上,官位很大,称首长,好像老百姓都拥护他,其实这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最后的盖棺论定,要看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落不落泪。有些干部死了,我看老百姓就不见得落泪,他是自封的群众领袖。因为你做了官,老百姓不得不和你打交道,其实公事一办完,人家就掉头而去,不大理睬你了。”“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
1939年贺晋年任安边、定边、靖边警备区司令员。一次从定边去延安开会,途中下大雨,赶到一个老乡家要求住下,但老乡硬是不让住,好说歹说才让住下。贺晋年向毛泽东反映这件事时,毛泽东却和蔼地说:“我看,这是个好事情嘛!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敢不让你这个司令员住,说明你是人民的军队,若是国民党军队的司令来了,老百姓敢不让你住?只有老百姓把你看成是自己的军队,和你一条心,这样你才能打胜仗,这是多好的事情啊!”这番话给了贺晋年深刻的教育。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毛泽东1947年转战时,给佳县县委的题词是:“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毛泽东重视维护农民和民族工商业者的利益,就是从为绝大多数人服务出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