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诗词>>正文
毛泽东诗词中的鲲鹏意象
2023-09-10 11:15:55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汪建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42年10月10日,《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发表毛泽东为延安平剧研究院的题词:“推陈出新。”1951年,毛泽东又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推崇古为今用,强调学古而不泥于古,立足传统又革故鼎新。毛泽东诗词多次借用庄子的鲲鹏形象,或直接引用,或变通化用,不论是袭用原意,还是拓展寓意,或是反出新意,都恰到好处,让诗意表达深沉浑厚,回味无穷。鲲鹏形象的巧引妙用,既体现出庄子哲理思维对毛泽东人格精神的深刻烙印,展示出庄子浪漫文采对毛泽东文风诗格的直接影响,更彰显出毛泽东活学活用国学经典的娴熟技艺,洋溢着毛泽东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

    (一)

   《庄子·逍遥游》活灵活现地描绘了鲲鹏不同凡响、魅力四射的形象和风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毛泽东诗词反复出现鲲鹏意象。1918年4月,新民学会成员罗章龙准备赴日本留学,毛泽东赋诗《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为其饯行。诗中“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这是第一次出现鲲鹏意象。

    1925年秋天,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面对壮美寥廓的湘江秋景和汹涌澎湃的革命形势,纵笔写下《沁园春·长沙》,诗中写道,“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30年7月,毛泽东创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描绘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形势,颂扬黄公略所部对根据地建设的重大贡献,表现了诗人以世界为怀的凌云壮志。诗中有这样一句,“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不幸病逝,毛泽东满怀悲痛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深情哀悼罗荣桓,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和崇高品格。诗中“斥鷃每闻欺大鸟”一句,又一次出现鲲鹏意象。

    1965年秋,是赫鲁晓夫下台一周年,毛泽东写下《念奴娇·鸟儿问答》。诗中写道:“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1963年1月9日写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原稿曾有“欲学鲲鹏无大翼”之句,讽刺赫鲁晓夫集团妄想成为振翅翱翔的鲲鹏,却不像鲲鹏那样“翼若垂天之云”。作品发表时,毛泽东将其改为“蚂蚁缘槐夸大国”,这样就与前面“有几个苍蝇碰壁”和后句“蚍蜉撼树谈何易”衔接得更紧密,讽刺意味也更加浓郁。

   (二)

    庄子塑造的鲲和鹏不是两种生物,而是同一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的两种形式。庄子所谓的“逍遥游”,就是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显然,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理想主义的,甚至是虚幻的、梦幻的,千百年来只能存在于人们美好的梦境、美好的愿望之中。而毛泽东根据鲲鹏硕大、高飞、威猛、雄伟的形态风貌,结合自己的生活境遇、主观情思、怀抱寄托,把鲲鹏置于如火如荼的斗争实践和丰富多姿的现实生活之中。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的“鲲鹏击浪从兹始”,使用的是《逍遥游》描述“鲲”的原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毛泽东的用意在于说明纵宇一郎(即罗章龙)赴日留学,是他实现宏图大志的崭新开端。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对《沁园春·长沙》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击水”是对“鹏之徙”的化用,而“水击三千里”则是对《庄子·逍遥游》的直接引用。毛泽东把鲲鹏的“击水”具体化为青年学子畅游湘江,以此抒发朝气蓬勃的青春意气。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斥鷃每闻欺大鸟”中的“大鸟”,即是鲲鹏,而“斥鷃”则是《逍遥游》中讥笑鲲鹏飞得太高,而自己只能在蓬蒿之间扑腾的鹌鹑,不过是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鸟。毛泽东通过强烈对比,颂扬罗荣桓的品德之高和志向之大。

    《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蓬间雀”就是庄子笔下的“斥鷃”。这首词通过鲲鹏和蓬间雀的对话,写得既雄浑庄重,又诙谐幽默,而且尖锐泼辣。“鲲鹏”象征着高瞻远瞩、英勇无畏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而“蓬间雀”象征着渺小卑怯、虚弱丑恶的赫鲁晓夫等人。

    以上的鲲鹏意象,都是正面形象,属于褒义。《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中的“鲲鹏”,指巨大的恶魔,用以喻指反动势力的暂时强大。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把鲲鹏用作反面形象,属于贬义,含义颇似《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中的“苍龙”。这就是钱钟书《管锥编·周易正义·归妹》中所称的“喻之二柄”,即用同一个喻体来比喻截然不同的两类事物。

    毛泽东把对鲲鹏的理解和阐释发挥到了极致,将其改造为志向远大、壮美俊伟的崇高形象,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才俊,搏击风浪的热血男儿,经邦济世的治国栋梁。毛泽东既遵从庄子塑造鲲鹏的本意,更赋予其全新的思想蕴涵和时代意味,使《逍遥游》中的鲲鹏,变得精气充沛,形神俱旺。

    (三)

    毛泽东一生熟读《庄子》,在文章、诗词、谈话、书信中品评引用《庄子》多次。鲲鹏意象频繁出现于毛泽东诗句,即使没有鲲鹏出现,也仿佛有一只隐形的鲲鹏在不住地盘旋。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沁园春·十月——纪念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47周年(图)
·下一篇:无
·特稿:藏头诗: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七周年(组图)
·尹宪成、朱洪芝:藏头诗: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七周年(组图)
·特稿:藏头诗: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七周年(组图)
·华军:毛泽东主席与新中国民族宗教工作
·特稿:毛泽东主席与新中国民族宗教工作
·华军:不朽思想民族魂,亿万人民好领袖,百年春秋铸丰碑,永远怀念毛泽东(组图)
·特稿:不朽思想民族魂,亿万人民好领袖,百年春秋铸丰碑,永远怀念毛泽东(组图)
·特稿:我们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47周年
·尹宪成、朱洪芝:我们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47周年
·特稿:我们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47周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泽东诗词中的鲲鹏意象
中红网:老幼共同纪念毛主席逝世47周年(组图)
特稿:老幼共同纪念毛主席逝世47周年(组图)
红色头条:李敏、李讷、毛新宇、毛小青、张玉凤、曲
一老一小工程在行动之社区五方联合国际设计院对玉海
揭秘毛主席先祖毛太华:祖籍江西,先迁徙云南,最后
唐波:王居忠:从放牛娃到师级干部(组图)
特稿:王居忠:从放牛娃到师级干部(组图)
特稿:沁园春·十月——纪念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47周
彭雪太:沁园春·十月——纪念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47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歌颂祖国 唱响云南 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艺术节启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