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把言行一致、廉洁自律的人格深深嵌入党的肌体,对中国共产党尤其是执政后的党的作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1945年,毛泽东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的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新中国成立后,他把不脱离群众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之中。1956年11月,他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群众的贵族阶层。”1957年4月30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二次(扩大)会议上,他强调干部要参加劳动,说:“不劳动,不能和农民打成一片,老百姓就不信任你,不和你讲真话。”1960年3月,毛泽东在北方的一次视察中曾经严厉指出:“有一部分大的贪污分子那就要法办,比如一千元、两千元,那是‘老虎’了,极为恶劣,单是撤职不行的。”这一年,他还对地方和军队的一些高级干部说:“我们这些人原来不是老百姓吗?要当群众代表,不要脱离他们,贪污、盖大礼堂就脱离他们。靠老百姓就有出路。”所有一切,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一个领袖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代言人”,因为他始终认为“我是站在人民之中,不是站在人民之上”。
(摘编自《世纪风采》2022年第7期 赵一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