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悼念>>正文
含泪送别!抗美援朝老兵张序熙与世长辞,享年94岁
2023-03-28 13:39:46
来源:文明浦江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3月18日上午7点49分,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序熙在浙江浦江县中医院与世长辞,张序熙的家人、朋友都赶到医院送他最后一程。张序熙的儿子张震宇说:“我爸爸这辈子都在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从来没想过自己。”

    在简单的告别仪式之后,张序熙老人的遗体被浙江大学医学院接走。“按照父亲的遗愿,他将成为实验室里的大体老师,用遗体为人民奉献出自己最后的一份‘礼物’。”2009年,张序熙就有了百年之后捐献遗体的想法,2019年在家人的陪同下正式签署遗体器官捐献协议。他说,生前为人民而战,逝去后也要发挥最后的余热。

    历经艰难岁月,让他有了参军报国的想法

    张序熙出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父亲是家中独子,他主动邀了一帮热血青年去宁波参加抗日自卫队,后来被收编到国民党军队中,派往第三战区兵站总监部直属第二分站,当了一名少尉排长。
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鬼子入侵浦江。那年,张序熙10岁,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妹妹开始逃亡,躲过大山,住过山洞,也投奔过远房亲戚。“父亲得知消息后,趁着来浙江运送军粮的机会,把我们一家子接到了江西。”后来,张序熙的父亲因为生病复原回家,张序熙被留在江西,其父托朋友过年时将他带回浦江。
没过多久,日本鬼子来了江西,张序熙跑去找答应带他回浦江的父亲朋友,却发现对方早就跑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无家可归、举目无亲。后来,张序熙同班同学说服他母亲,带着他一起逃难。就这样,他的流浪生涯开始了。那段灰暗又血腥的流浪岁月也让他萌生了参军保家卫国的强烈想法。

    主动参军入朝,他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51年7月,朝鲜战争打得激烈,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参军,张序熙毫不犹豫报了名。那年他读高二,正在河南洛阳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培训。结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部秘书处总务科工作。

    1952年初,政治部早已过江去了,他们几人随后到达辽宁丹东。“鸭绿江边静悄悄的,一直等到后半夜才叫我们上车,车上装满了麻袋,我只好睡在麻袋上。有一个战友怕车摇动,把腿绑在车绳上,结果半路翻车,还没到战场就牺牲了。”张序熙在生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抗美援朝战争不分前后方,随时会遭受敌军轰炸,牺牲随时会有。

    为了统计军需、报账等一系列工作,张序熙和战友们必须往返在后方与前线之间。为躲避敌机轰炸,他们一般会选择晚上出发。有一次,他们在回驻地的路上被敌机发现,司机靠山停下,敌机绕了一圈,对车辆扫射了一阵,绕了一圈回来,又扫射了一遍,看看没有动静才飞走。当时,张序熙正躺在车顶上,敌机一走,医生急忙把担架抬来,发现三颗子弹分别射在他头、胸、腰不到3厘米的地方,与死神擦肩而过。

    还有一次,张序熙在执行任务时碰到空战,两架飞机一上一下,看不清哪个是志愿军,哪个是敌军,飞机周围冒出一团烟。空战转到列车左侧,他也跟着转位到左侧。刚把头伸出去,就听见右侧“嘣”的一声,回头发现右侧座位被打了个大洞,他伸出手一摸,摸到了一块二指宽的弹片。“要是位置迟移两秒钟,这块弹片就掉在我的头上,那就‘光荣’了。”

    回忆起自己的入朝经历,张序熙老人说:“我能活着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已经算是幸运了,那些长眠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才是真正的英雄。”每每回忆起自己牺牲在朝鲜的战友,老人都会泣不成声,然后呆呆地望着北方出神。他说,这些年他也在关注着抗美援朝烈士回家的消息,希望他们都能魂归故土。

    坚持捐献遗体,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延续

    “我从21岁参军以来就一直在为人民服务,希望死后也能继续为人民服务。人死后一把火烧掉一文不值,那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2009年,张序熙便有了捐献器官遗体的想法,只不过因为身体常年不好,器官已经用不了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沉痛哀悼我们亲爱的父亲十二军老兵杨诗德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含泪送别!抗美援朝老兵张序熙与世长辞,享年94岁
特稿:情系百姓办实事 爱心帮扶暖民心——从江县退役
雅安市芦山县县委副书记王东同志在县委党研室《资政
骆志勇:雅安市芦山县县委副书记王东同志在县委党研
特稿:雅安市芦山县县委副书记王东同志在县委党研室
北京“十一校史英雄展”让红色文化风景吸引孩子们的
何为“窑洞对”?毛泽东“窑洞对”的历史底气何在?
特稿:不忘领袖毛泽东——古今人物系列歌词之21
恭贺叶嘉莹先生百岁华诞
重磅!国务院发文八大亮点推动中医振兴,建设130家中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