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2019-12-16 12:32:01
作者:周秉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周恩来总理侄女、中共党史文献研究院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周秉宜在讲述《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

    首先先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家。周恩来兄弟3个,他是老大;老二叫周恩溥,也就是我的二伯,在解放前就去世了;我父亲叫周恩寿,后以字行,叫周同宇,他们没有姐妹。​
    我大伯周恩来9岁、二伯8岁、我父亲3岁的时候,我祖母就生病去世了,那时她还很年轻,35岁。我祖父因为常在外地谋生,收入微薄,照顾不到家中的3个孩子,我的大伯便开始掌家。我父亲生前曾对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同志回忆说:“周总理9岁当家,一切管理的井井有条。”​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我大伯把我们一家从天津接到北平。当时我们家有4个小孩儿。我父亲来到北平后,开始在华北钢铁公司上班。华北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陈颂言伯伯是我大伯南开中学时的同学,我父亲的工作是陈伯伯介绍的。我母亲也参加了工作。建国前妇女大都不工作,共产党提倡男女平等,解放妇女,号召妇女也出来参加工作,我母亲就去一所中学应聘,当了一名俄文教员。当时他们在东城区租了两间小房。家里孩子多,年纪又都还小,父母工作忙,住房又紧张,大伯和我伯母(我们叫七妈)为了帮助我父母减轻负担,便把我姐姐秉德、哥哥秉钧和我接进了中南海西花厅、和他们一起生活。那会儿姐姐上中学、哥哥上小学、我上幼儿园,我们平时都住校,周末才回家。
    1954年秋,我和哥哥回到父母家住了几年,1961年,我又回到中南海,直到1968年,在西花厅前后生活了近20年。​
    伯父作为国务院总理、党和国家领导人,终日勤于处理国家公务。尽管他为国家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但是他并没有放松对亲属对侄子侄女的教育。他对家人制定出一系列严格的规矩,而平日具体执行这一系列规矩的、便是我的七妈邓颖超。​
    大家都知道周总理有10条家规,比如亲属不能特地请假从外地来北京看望他,一律住招待所,有工资的自己交租金,没有工资的由伯父帮着交,看戏自己买票入场、不能享用招待券等等。这个家规并不是伯父伯母写在纸上、而是周尔辉等亲属事后回忆整理的、主要针对当时已经工作了的在外地的亲属。而我当时年纪还小,又住在西花厅,情况还是不完全一样。今天主要对大家谈一谈,我从小到大在和两位老人的接触中所受到的教育:

    (一)严格遵守西花厅的纪律

    西花厅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他的全名叫国务院总理办公室。西花厅前院的大厅是周总理接见宾客的地方,后院有周总理和他的十几个秘书的办公室。这些秘书分别负责军事、外交、工业、农业、文教等各项事务,他们协助周总理每天从早到晚地工作。另外,由于伯父一般是早上5点半到6点左右休息、10点半左右起床,起床后如果他不出去开会或见外宾、就是进办公室工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5点半左右。所以,对我们几个居住在西花厅的侄子侄女,伯母有三点纪律要求:第一,不许随便大声说笑,要始终保持安静;第二,伯父的办公室不许进,秘书们的办公室也不许进;第三,严格遵守“三不”的保密纪律,即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伯父伯母自己也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有关他们的工作,我们一个字也听不到。伯母还对我说:“你伯伯是政治局常委,我是中央候补委员,连中央委员能知道的事,他都不对我说。”

    (二)不能享受任何特权

    吃饭去大食堂、不能吃小灶。我上学前是和伯母一起吃饭。上学以后,伯母找我谈话,说:“你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你已经不再是一个儿童了,我和你伯伯就要用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你。”首先吃饭不能和伯母一起吃、要去大食堂,由卫士长成元功叔叔发给我哥哥和我每人一只小搪瓷碗、一只勺、两毛钱饭票。第一天由叔叔带我们、走上半站路的样子、去国务院第三食堂、和叔叔阿姨一起排队买饭。菜谱是用粉笔写在一块小黑板上。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前面排队的叔叔。伯母还说:“毛主席的女儿也是去吃大食堂的。”​
    我上学后和哥哥在一个学校,北京军区八一小学。北京军区的干部的子女上的学校。学校的位置在海淀区、离城里较远,周末学校大门口内操场停满了大汽车和小汽车来接孩子们回家。当时小汽车只有高级领导干部才会配一辆小汽车。伯父有两辆小汽车,一个司机,伯母也有一辆小汽车,一个司机。但周末伯母从来不派小汽车接我们,而是让卫士叔叔骑自行车去学校,在学校门口雇一辆三轮车把我和哥哥接回家。三轮车的车费由伯父自己出。有一年放暑假了,过了两天也没有人来接,哥哥着急了,写了一封信给伯母“中南海、国务院、邓颖超收。”他写道:“我们放假了,你让叔叔来接我们吧,这次得派一个车来、因为我们有行李。”但这次还是卫士叔叔骑车来接我们,他在学校门口雇了两辆三轮车,我们把行李放在脚下,回家了。回家后、伯母对我们说:“小汽车是公家给你伯伯开会和工作用的,你们小学生没有为国家做过任何贡献,就没有资格坐他的小汽车。”
    暑假里,中央首长去北戴河开会,家属子女也可以同去北戴河度假,但是伯母不允许我跟着他们一起去。她对我说:“你伯伯是去开会去工作的,你不能跟着去。”又说:“你伯伯说了,什么时候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去北戴河度假了,你们才能去。”但是伯父会安排烈士子女去北戴河度假。比如彭雪枫烈士的儿子彭晓枫、叶挺的女儿叶剑梅等。
    国庆节晚上,天安门广场举办焰火晚会,中央首长在天安门城楼上,和群众一起欢庆节日。他们的子女也可以跟着家长一起上天安门欣赏美丽的焰火。但伯父从不带我们侄子侄女上天安门城楼。晚上,伯母会带着我们全家一同散步到中南海的湖边,和国务院的干部以及他们的家属,一起观看焰火。她对我母亲说:“这个地方好,这个地方大家都可以来,咱们也可以来。”​
    中央办公厅为照顾中央首长的休息,还经常在周末举办一场电影晚会,放映的电影大多是尚未公映的。他们的家属子女都会一起来看电影。但是伯母不允许我去看,她对我说:“咱们国务院大食堂周末也会放电影,5分钱一张票,你想去看,我给你买票。”去国务院大食堂放映的都是街上普遍公映的电影,是国务院机关考虑到干部们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上街买票,而为大家放的一场电影。​
    生活上特殊化的待遇一概没有,十几年过去我也习惯了。但是还不止这一点。1964年夏天,暑假,总理要给当年高中大学毕业生作报告。我想听报告受教育应该不算特殊化吧?就找成元功叔叔,让他给我一张报告会的票。他也认为听伯伯的报告应该可以去,说:“你等一会儿,我去给你问问你伯伯。”一会儿他回来,说:“不行啊,秉宜,伯伯说了,伯伯是给今年的大学高中毕业生做报告,秉宜不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就不能去听这个报告。”很原则,一丝不苟,但话锋一转,又说道:“等明年秉宜高中毕业了,再去听伯伯的报告吧。”
    我上小学二年级之前、住东厢房。后来西花厅又来2个小朋友,是总理一个老秘书的孩子。孩子多了,难免有说话声大的时候。伯母安排我们全住到外院的小平房,一人一个小木板床。外院还有伯母的秘书张元阿姨的3个孩子。七妈就让我们大家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大孩子管小孩子。起床、做操、吃饭、做功课、游戏,很自由也很高兴。伯母这种安排也是希望伯父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出来散步时能看到院子里还有孩子们玩乐的身影,还能抽空和孩子们说两句话,还能感受到一些家庭的氛围,紧张劳累的神经能有短暂的休息和放松。
    但是伯父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我们总住在深宅大院、脱离社会、脱离群众,对孩子们的成长十分不利。伯父曾不止一次对我们说:“你们应该多和劳动人民的子女交朋友。劳动人民的子女热爱劳动,生活节俭,能吃苦。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所以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伯父把我和哥哥送回父母家。
    我家是住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不是一个独门独院,而是院子里住了四户人家。家中除了我父母,还有四弟、五弟、六妹,以及两个老大娘。我在西花厅自己一个人住一张木板床住惯了,不习惯和别人挤一个床。但在家里,我得跟五弟以及照看五弟的老大娘同住一张大床,旁边的小床上睡着六妹。六妹爱哭,经常吵得我睡不好。周末我去西花厅时,就对伯母发牢骚,说我和大娘、五弟住一个大床不习惯。伯母立刻拉下脸来批评我:“人家老百姓都是这样生活的,你为什么就不行?”
    回到家以后,没有叔叔来接我们。我和哥哥秉钧、四弟秉华、便开始了每周自己乘公交车回家的经历。伯母嘱咐父亲,除了我们回家的往返车费以外,再不要给孩子们零花钱了。但是小朋友嘴馋想吃糖果,哥哥就想办法。周末他带我和弟弟从海淀的学校走到动物园,这样,省下两、三毛钱,他就给我们买糖吃,再从动物园乘车进城回家,还带我们去胡同口租看一分钱一本的小人书,我们非常开心。一年后,哥哥小学毕业回城里上学,就由我带弟弟回家了。
    八一小学是一家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学校。由聂荣臻元帅始建于1947年解放战争期间,学校管理军事化,培养孩子们的组织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和团结精神。八一小学的学生许多都成了军人。但是到了上世纪50年中,八一小学也显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即干部子女扎堆、与社会、与群众脱节。毛主席和周总理都非常关心这个现象,1953年5月,周总理有一次去视察北京101中学时,就曾嘱咐过101中学的干部子弟说,希望同学们不要学八旗子弟,娇生惯养,不要特殊化,干部子弟应该和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弟在同一个学校一起学习。所以到1957年1958年五弟六妹该上学的时候、伯父没有安排他们进八一小学,而是让他们进胡同里的小学念书,和老百姓家的孩子一起念书。

    (三)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自己

    周总理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举几个小例子。
    比如,他坐小汽车去北京饭店理发,这段路程消耗的油费,他要自己出,决不找公家报销。他请民主人士吃饭,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他请文艺界的同志吃饭,鼓励他们多创作可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反映新社会新气象的好作品。虽然他请人吃饭,谈的都是工作,但他从来都是自己出钱,从不要公家报销。​
    他也从不收礼。一个老部下从福建给他寄来一箱桔子,他立刻寄回了两箱桔子的钱,制止了老部下送礼的行为。有一次他的淮安老家来人送他撒子,他不但付了钱,同时还写信给淮安地方领导,要求他们坚决制止请客送礼。
    关于周总理清正廉洁的故事,他身边工作人员和干部们比我们知道得多,作为家属、我只讲些我知道的事情。​
    我读书的八一小学是北京军区的子弟小学。建国初,政府和军队都实行供给制,八一小学的学生吃饭免费。1954年,国家机关实行工薪制,伯父也开始领工资了。于是他认为自己既然领了工资,就不能再享受供给制待遇,就应该给孩子们交伙食费了。我小学三年级开学,西花厅的卫士叔叔送我和哥哥去学校时,就去学校的财务窗口帮我和我哥哥交了伙食费,记得当时只有我们一家在交伙食费。但没过一两周、学校里还有一些学生的家长,他们也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也领了工资,他们很快跟上来,给自己的孩子交了伙食费。​
    当时我父母工资少,孩子多,二伯母家只有一个儿子已经工作了,但二伯母自己并没有工作,伯父伯母就商量如何帮助两个弟弟家。伯父工资高一些,他负责帮助我们家,伯母负责帮助二伯母的生活。她告诉二伯的儿子周荣庆说:“这钱是给你母亲的,你们两口子不许动她的钱。”伯母的意思,大哥已经工作了,有工资了,就要靠自己。​  二伯母、我们叫她二娘,二娘原来是军人,后来复原了,伯父不让她领复员费,说:“你生活有困难我们管你。”二娘看病住院都是用伯母的工资,1975年二娘走了,伯母负担才轻松些。另外西花厅的工作人员、司机老杨叔叔生活负担重、伯父资助他;伯父的老同学没工作时,伯伯每月给他送钱,都是用他们自己的工资。关于两位老人用自己的工资帮助亲友这件事,伯母是这样说的:“帮助你们是让你们家不要再向政府申请困难补助了,是为了给政府减轻负担。”

    (四)树立新社会人与人的平等精神,尊重身边工作人员

    我们国家在封建社会时,人与人是讲等级而不讲平等的。在清朝,周恩来的祖父是一个县官。当时,家中有很多的仆人伺候,女佣、厨师、车夫、随从,一样不少。而共产党革命的目的是要反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封建主义,解放劳苦大众,让广大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之后,伯父作为国家领导人,他身边有不少为他服务的工作人员,卫士、大夫、护士、司机、厨师、生活服务人员等。对待这些在西花厅做服务工作的同志,伯母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你伯伯和我和这些叔叔阿姨,我们大家都是在为革命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只是分工不同。”伯母要求我们一定要尊重这些叔叔阿姨,每天见面一定要打招呼,不许对他们不理不睬,更是绝对禁止我们让西花厅的工作人员对自己服务,因为我们不是相府的少爷小姐,叔叔阿姨都是帮助周总理工作的革命同志。
    伯父伯母在家中也是以身作则、处处平等待人。比如,我们上小学时需要卫士叔叔接送,每逢周六,伯母总是用商量的口气问,看哪位同志,今天不太忙,能不能去接一下孩子们?如果总理事情比较多,大家都忙,那就不接。我印象那时有时两个星期有时三个星期不接我,心里很紧张,就想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伯母事先嘱咐我说:“如果叔叔没有来接你们,星期天你就去找哥哥玩。”但哥哥是男孩子,我去男生宿舍找他,他和他同学早不知跑哪儿玩儿去了,我只好去女生宿舍找哥哥班上的女同学、找大姐姐玩。不只是我,学校里还有少部分同学也不能回家。他们的父亲有的还在朝鲜打仗、有的南下、或者去西藏工作了。学校就为没有回家的同学开放了文娱活动室。活动室里准备了小人书、故事书、象棋、跳棋、跳绳儿、毽子等等,让同学游戏。
    我母亲曾回忆说,伯母刚发了工资,立刻把照看五弟六妹的两位老大娘请到西花厅来吃了一次饭,还一人送了100元钱、表示感谢。这两个大娘,潘大娘是农村妇女,朱大娘过去在清朝一个满族王爷家照看孙女。伯母对她们说:“家里又添了2个小孩,按说,我这个做大妈的应该帮助照顾,但是你们也看到了,我工作忙,身体又不好,就麻烦你们多费心了。”两个老大娘十分感动,从旧社会过来的她们眼中,这就是当朝宰相的夫人,却对她们这普通的劳动妇女、和给王爷家做下人的女佣如此尊重客气。​
    50年代初,西花厅的叔叔阿姨都很年轻,如有哪位同志结婚,伯父伯母会非常认真地准备一份贺礼,或者一对枕巾或一对钢笔或一幅织锦风景画,东西不贵重,礼轻情意重。而当哪位叔叔的爱人或哪位阿姨生了宝宝,伯父伯母又会去买来一只老母鸡、两斤鸡蛋、一包白糖或红糖,送给产妇,表示由衷的祝贺。
    有一个护士阿姨叫郑淑云。因为小郑阿姨工作忙,有一次,伯母专门把小郑阿姨的男朋友崔长庚叔叔请到西花厅来,对他说:小郑因为照顾她而不能经常出来和他约会,十分抱歉。1960年1月,小郑阿姨结婚,由于她家住房太小,结婚仪式就借用房东贾大妈的房子举行。伯母知道后还专门去贾大妈家表示感谢。她对贾大妈说:“你看你的房子还做了我们工作人员结婚的礼堂。在你这儿行的礼,是不是这样啊?”贾大妈高兴地回应说:“是啊!是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也谈周恩来的“拍桌子”——记周恩来和他的两位母亲
·下一篇:无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喜报!《人民总理周恩来》陈列展入选全国博物馆陈列艺术成果交流展(2009-2019年)(组
·“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评选结果揭晓,周恩来纪念馆藏品入选!(组图)
·市委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在周恩来纪念地举行(组图)
·纪念地管理局举办普及宪法知识讲座(组图)
·李军、潘大春、张黎兵、于金鹭、李坤: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媒体”主题
·特稿: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媒体”主题党日活动在周恩来红军小学举行(
·【主题教育看这里】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与公仆精神(图)
杨建国、霍金梅:广东省长征文化促进会62军联谊委员
特稿:广东省长征文化促进会62军联谊委员会揭牌仪式
特稿:广东省长征文化促进会62军联谊委员会揭牌仪式
首届中国红色文化品牌研讨会在京举办(图)
聂晓民:首届中国红色文化品牌研讨会在京举办(图)
特稿:首届中国红色文化品牌研讨会在京举办(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