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后,萧绍群郑重地对周桂林说:“桂林,从今后一定要干得更好。要不,人家会说,‘夫妻两个,正副社长,还亏他们都见了毛主席的’!”周桂林答道:“我要把红光社领导好,我一定要对得起群众,对得起党,对得起毛主席!”
主席的疑问
为什么叫“打破碗花花”
毛主席又问:“为什么叫‘打破碗花花’。”农民出身的部长潘兆清回答说:“从前为了防止孩子去摘这种花,农民就对孩子们说,摘了这种花,就要打破碗,就吃不成饭,‘打破碗花花’就这样得名了。”毛主席听了很高兴,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是群众的一个创造。好办法,要推广。”
毛主席在询问如何消灭苍蝇、蚊子时,周桂林说:“苍蝇、蚊子更好办!”这让毛主席很感兴趣,仔细地问“为什么苍蝇蚊子更好办”?周桂林就说,村上用“打破碗花花”消灭蚊蝇很有效果。主席对“打破碗花花”有点茫然。旁边的农技专家赶忙解释,这是当地一种野生的毒草,叫“野棉花”,它的浆汁有强烈的杀伤性。把这种花或者浆汁放在粪坑里,就能杀死蛆虫和蚊子的幼虫。
毛主席对这个民间土方很满意。紧接着,他又追问:“为什么叫‘打破碗花花’?”没有人想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时间,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年仅28岁的郫县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潘兆清打破了沉默:“从前为了防止孩子去摘这种花,农民就对孩子们说,摘了这种花,就要打破碗,就吃不成饭,‘打破碗花花’就这样得名了。”毛主席听了很高兴,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是群众的一个创造。好办法,要推广。”他又问:“能不能找到这个‘打破碗花花’?”社长说,这种花到处都有,说着就在田坎边随手拔了一株。毛主席说:“很好,带回去,明天开会给大家看看。”他还嘱咐县委书记和省农业厅驻红光社的一个农技师写稿:“明天写成,后天审稿,再后天见报。”
3天后,一篇名为《郫县红光社农民的重点发现和创造》的稿子刊发在《四川日报》第一版上。
走到马路上,毛主席拿出口袋里的中华烟,给在场的每人一支,并亲自一一点上。潘兆清吸了一口就悄悄地将烟掐灭,揣了起来。毛主席边吸烟,边问郫县县委书记刘致台:“你们县委多少委员?”
刘致台立即回答道:“15个委员,5个候补委员。”
毛主席又问:“几个书记?”
刘致台回答:“4个书记。”
“委员中几个本地人?”
“7个。”
“你是哪里人?”
“山西人。”
毛主席问潘兆清:“你呢?”
潘兆清回答:“我是本地人。”
毛主席风趣地说:“你们本地人和外地人打不打架?”
潘兆清明白毛主席是关心干部团结问题,特别是本地干部和南下来郫县工作的干部之间的团结问题。于是爽快地回答:“不打架。”
潘兆清牢记毛主席的教诲,扎根基层,一直担任与农业有关的领导职务。1994年,他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上退休。
繁华的工业小镇
建设中的快铁从小镇穿过
过去宣传“红光社”有储备粮30多万斤,那是“打肿脸充胖子”,其实没有什么储备粮。改革以来,全村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全村小麦亩产过700斤,水稻亩产过千斤。
由于毛主席当年的视察,“红光社”名扬天下。一个多小时的红光之行结束后,毛主席虽然离开了,但红光社的干部们却忙了起来。他们连夜开会布置工作,着手实现毛主席提出的“红光要大放红光”的愿望。毛主席亲切的话语感染着每一个人,社员们也干劲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