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当局根本没有想到人民解放军这时就会远道奔袭锦州,对解放军的实力也估计不足,所以,既没有下决心及时增援,更没有从锦州撤退的打算,甚至连防御也没有完整而周密的部署。九月十二日,战役首先在北宁铁路的锦、榆之间打响。东北野战军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指挥下,迅速占领锦州周围各要点,完成对锦州的包围。国民党当局才如大梦初醒,发觉解放军的目标是要攻占锦州。九月三十日,蒋介石赶到北平,和傅作义商定从关内抽调八个师,海运到葫芦岛港口,连同原在锦西、葫芦岛的四个师共十二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驰援锦州。“锦西、锦州敌人前沿间隔不到三十公里,这段距离之间既无险要地区,大部队也无进退余地。” 同时,又决定从沈阳调出主力新一军、新六军等十二个师,组成西进兵团,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率领,增援锦州。它的企图已不仅是救援锦州,而且力图东西夹击,和驻守锦州一带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所部七个多师会合,在锦州地区同解放军进行一次战略性的决战。随蒋介石前往的徐永昌在十月六日日记中写道:蒋召集东进兵团师长以上会议,“说明此次希望军事胜利意义之重大,谓不仅解锦围,并须会沈阳之师聚歼顽匪。中有‘要知我不惜撤守烟台,调来新八军,并天津一带之九十二军、六十二军及九十五师等六个师,悉集此一地带,即为成功此一攻势’。语多兴奋与勗勉。”
当时局势确是紧张万分:解放军既要阻击分别从东西两路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重兵,又要迅速攻克锦州。其中,能否迅速攻下锦州尤为关键所在。十月十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林、罗、刘说:“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国民党军的东进兵团发动进攻比较快。在十月十日开始猛烈攻击解放军的塔山阵地,那是锦西通往锦州的必经之地。东北野战军参谋处长苏静回忆道:“敌人那种进攻的劲头,确有乌云压城之势,空中敌机来回穿梭于锦州、塔山间,进行轮番轰炸扫射。海上敌舰用大口径的舰炮协同陆地炮兵,倾下数以吨计的钢铁。经过五昼夜的激战,我守卫塔山的英雄部队坚守阵地,反复冲杀,部分阵地失而复得,与敌组织的所谓敢死队展开了肉搏战,使敌人死伤惨重,而不能越雷池一步。”
廖耀湘率领的西进兵团,十月八日从新民地区分路西进。他没有直指锦州,而是折向西北在十一日占领彰武,想切断南下解放军的后方交通补给线。但作战时机却因而丧失。
十月十四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经过周密准备后,对锦州发起总攻。大炮九百多门一齐射向锦州预定目标。在打开突破口后,进入激烈巷战。经过三十一小时激战,锦州攻城战胜利结束。共歼国民党军十万人,俘虏范汉傑和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将级军官三十五人。更重要的是,关闭了东北国民党军进出的大门,为辽沈战役的完全胜利迈出了关键性一步。范汉杰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罗荣桓也说:“塔山这个仗啊,锦州这个仗啊,的确带有一定的冒险性。因为打到敌人的真正要害处,敌人必然要在垂死中挣扎,尽可能集中他所能出动的兵力与我决战,以图破坏我们这个勇敢的作战计划。我们在历史上还没有打过这样大的仗。任务是光荣而又艰巨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