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首任总裁。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1949年参加浙江游击队,1952年7月进入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1954年12月,被选派到民航北京管理处飞行队作飞行员。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4年全国民航安全飞行模范。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9年6月,担任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一飞行总队总队长,后担任民航北京管理局局长、民航总局副局长,1988年3月,担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1992年离休。1993年至2004年,担任民航总局顾问。
1957-1992年35年间,先后承担周恩来、邓小平、李鹏、江泽民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执行专机任务。到过110多个国家,经历过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
秋日的早晨,记者来到徐柏龄的位于民航信息大厦的办公室。书架上一张周总理在飞上看报纸的照片尤其引人注目。这位77岁的老航空人徐柏龄,曾跟随敬爱的周总理17年,一直担任周总理的飞行专机任务,在1957-1992年的35年间,先后承担过周恩来、邓小平、李鹏、江泽民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专机飞行任务。
当脸上挂着亲切微笑的徐柏龄来到办公室,热情地握着记者的手,“等久了吧?”言语略表歉意,其实记者也就比他早到了十分钟做准备。他边说边脱下外套,打上了红色领带,这时的徐柏龄,精神抖擞,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亲切和蔼的笑容让记者很快和他熟悉如故,在他回忆的讲述里,历历在目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现……
从游击队员到飞行员
两年半成为民航机长
1949年2月,在地下党指引下,徐柏龄参加浙南游击队,生活在浙江的海防前线,那时全国正准备解放台湾, 1950年发生朝鲜战争以后,他积极、踊跃地报名要参加志愿军,咬破了手指头,写血书想去朝鲜,因为当时部队领导说要解放台湾,所以没有被批准参加志愿军赴朝鲜,这成了他当时的的遗憾。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朝鲜战场上,由于军队没有制空权,受到美国空军飞机的狂轰烂炸,损失很严重。这时中央军委决定要从陆军里选一批干部来学飞行。就这样,1950年底徐柏龄从陆军被选出到空军学飞行。
徐柏龄1951年进入了空军学习,1952年7月在哈尔滨第一航空学校学习飞行业务技术,先是飞初级教练机,后来学轰炸机,经过两年多的航校生活,1954年11月,他从空军第一航校正式毕业。当时朝鲜战争经过两年零9个月战争已经结束,去不了朝鲜前线了。
解放初期,当时因为中国民航要发展,缺少飞行员,请求空军支援,国家开始从空军选一批飞行员到民航,徐柏龄和其他10多位飞行班同学以及报务员30多人被分到中国民航,1954年12月,他从空军来到民航报到。
由于1950年中苏建立了飞行同盟条约,成立了中苏民航股份公司,所以苏联就派专家到中国来。1955年,民航局吸收了原中苏航空公司的中方飞行员,徐柏龄开始跟着苏联教员学习飞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时由于不懂俄语,徐柏龄一个字母都不认识,也没有学过,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想和苏联教员学开飞机是很困难的,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每次上飞机以前,翻译在机下帮助苏联教员给讲解飞行科目。飞行过程中学习飞行技术就只能和苏联教员进行 “文盲式”的学习,靠打手势,根据动作猜想其意。经常是教员讲一句,他就用笔记一句,一句一句地练。
到了苏联以后,机组四个人住一个房间。晚上,其他三位苏联人都过夜生活去了,由于语言不通,徐柏龄也出不去,自己带着画报,一个人躺着看画报,看累了就睡觉。
由于苏联是西餐,徐柏龄也吃不习惯,还不会说俄语,最后只有吃鸡蛋,就用纸画一个鸡蛋,告诉服务生。在教员耐心帮助下,经过顽强学习,用了半年时间,徐柏龄学会了语言,生活也习惯了。1956年6月10日,徐柏龄成为一名正式的民航飞行机长。
异国他乡近距离接触毛主席
没敢和毛主席握手终身遗憾
1957年11月2日,徐柏龄作为机长飞国际航班,由伊尔库茨克飞回北京。当时苏联的同志告诉当时中国民航驻伊尔库茨克办事处商务员耿予道:“你们毛主席的专机马上就要到伊尔库茨克了,飞机就停在那边停机坪上。”这天,毛泽东主席要乘104飞机到莫斯科,参加苏联成立40周年的一个庆祝活动。途中经过这里,稍事停留,加油,再飞莫斯科。
“能在这里见到毛主席,我们太幸运了!”徐柏龄一边想一边和耿予道拔腿就往专机方向跑。“我们一直跑到毛主席跟前,当时内心里想,能够见到毛主席就很幸福了,不敢走上前和毛主席握个手或者喊一声“毛主席好”,结果我们只给毛主席拍到了两张照片。那时我们比较守规矩,不敢贸然走到毛主席跟前,当时离毛主席很近,只有几米。后来我们两个人感觉很后悔,如果我们那时喊声“毛主席好”,毛主席也可能就和走过来和我们握手了。
第一次为总理驾专机
激动兴奋一夜没睡好
1957年8月2日,徐柏龄第一次为周恩来总理驾驶专机。也是在这一天,苏联送周总理一架伊尔14专机,中国民航也就有了第一架首长专机。“在此之前,中央领导人坐的民航飞机都是航班飞机临时改装的。总理有了这架飞机后,并无据为己有,而是提供中央政治局领导人共同使用。这架伊尔14专机机号开始为600,为了保密起见,后改为670,随后又改为678号专机。现在这飞机退役后保存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第一次为总理飞专机是从北京到青岛。前一天,徐柏龄被告知此消息,非常兴奋也很担心,第一次为总理飞专机,他有点担心自己的技术。
当时机长是张瑞霭担任机长,徐柏龄是副驾驶。他们进行了精心准备,也许太兴奋那一夜他没睡好觉。第二天,机组就到北京西郊机场,在起飞之前,他们还参加苏联政府送给周总理伊尔14专机的一个仪式。这架飞机和其他的伊尔14不一样,经过改装,有包间,通讯导航设备较先进,还加了副油箱比其他民航飞机飞得远一些,在当时中国民航来讲可说是第一架专机。
交接仪式完了以后,周总理上飞机了,周总理对飞行员非常好。他上来以后没有直接到后舱休息,首先到驾驶舱,和每位飞行员握手,徐柏龄是第一次为周总理飞专机,所以总理比较陌生。
“周总理握着我的手,他第一次见我,就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徐柏龄,多大了,我说25岁。总理问我哪里人?我说浙江。周总理说,年轻有为啊!从这以后,我后来就为周总理一直飞专机。”徐柏龄忆起和周总理的第一次见面,依然历历在目。
从此,徐柏龄就一直为周总理飞专机,这一飞就是17年。
万隆会议背后的凶险
周总理逃过暗杀劫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没有远程飞机,中国民航的飞机飞不高,飞不远,也飞不出去,周总理出访到远的国家访问都是租用外国飞机,不仅花去有限的外汇,更重要的是飞行安全没有保障。许多年过去了,当年万隆会议的盛况和周总理动人心魄的风度及魅力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谁有知道那个划时代胜利的背后惊险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