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12日上午,深秋的北京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往日平静的香山碧云寺突然热闹起来,一群人面带着敬慕神情进得门来,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浓眉朗目,气质非凡,很快就有人认出,这是周恩来总理。
为孙中山守灵36年 家中曾穷得揭不开锅
香山碧云寺闻名海内外,不仅因为它集明清两代建筑工艺之大成,在考古和建筑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学术价值,更因为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1925年在北京病逝后曾葬于这里,此后来碧云寺拜谒、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1929年,遵照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遗体迁移到南京的中山陵,但衣帽等物品还是葬在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众所周知,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生在广东香山县,周恩来总理挑选11月12日这一天来到碧云寺,显然是来参加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活动的。从上面这幅珍贵的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周总理身旁有一位慈眉善目,须发已白的老者,腰杆挺直,步履有力。他就是令人充满敬意的衣冠冢守灵人、昔日孙中山的卫士长——谭惠全。
1925年3月,随着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谭惠全就带着家人在碧云寺坡下不远处的水泉院安了家,一住就是36年。守灵!多么令人震撼且需仰视的字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可子女为父母守灵也不过三年,而且很少有能耐得住寂寞终其事者,谭惠全无怨无悔,忠心耿耿地为孙中山先生守灵36年,不惜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这是何等灿烂的人间真情!
最初,国民政府在北京西山设置了一个守灵办事处,定期拨些款项,除谭惠全一家人外,还驻守着一些孙中山先生的卫士。短期守灵可以,年纪轻轻谁忍受得了长期孤苦?当时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机会与风险并存,正是精英们一显身手的好机会。到了1929年迁灵的时候,守灵办事处的一大批人趁机离开了碧云寺,有些人去了南京。可衣冠冢也离不开人啊,谭惠全和极少的几名卫士毅然留了下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北京沦陷。国民政府鞭长莫及,按期拨发给留守人员的钱款全部停止。没有了经济来源,谭惠全等几名留守者陷入巨大的贫困之中,其他留守人员不堪其苦,纷纷离去,只有谭惠全侠肝义胆,痴心不改,与家人一起默默地生活在这荒凉的大山里,独守着残灯孤寂。
谭惠全的幼子谭志泉生于1938年,正是家境处在最为艰苦的时期,儿时的记忆里,家中一贫如洗,无米无粮,五六个孩子常常饿得直闹,除了院子里那眼甘冽清澈、源源不断的清泉可以尽情享用外,再无进食的东西。其实凭借谭惠全的名望以及手艺,养家饣胡口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不仅武功高强还烧得一手地道的广东菜,在亲朋好友中口碑极佳。当时,不少在北京的广东饭馆都愿以优厚的报酬请谭老先生下山,但均被婉拒。谭惠全在山上开垦了一小块荒地,种些玉米、蔬菜充饥,始终没离开碧云寺半步,全家的收入只靠谭志泉的母亲缝缝补补挣点辛苦钱。一直熬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谭惠全老人被安排在园林部门工作,有了固定收入,全家才彻底脱离了苦难的日子。
周总理细问“恩饷” 老人每月工资多出60元
1956年11月12日这一天,周总理的兴致非常高,步履轻盈,神采奕奕,不停地与工作人员交谈。正在上高中的谭志泉也夹杂在人群里紧跟着总理和父亲。他感觉总理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真是无所不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周总理饶有兴趣地问起了金刚塔上的九龙柏含意。有人回答,象征着清朝九个皇帝,“不是十个皇帝吗?”周总理立刻反问。“是啊,最后一个不是被孙中山推翻了吗?”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饱受了无数风风雨雨,碧云寺和衣冠冢仍保护得那么好,周总理对谭老先生的忠于职守给予了肯定,对谭家的生活情况十分关心。询问中,总理忽然提出了一个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