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半个世纪的红色记忆——写在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楼50周年之际
2008-08-08 10:51:55
来源:商丘日报
作者:梁宣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了。在那个年代里,毛主席的到来实在让人幸福和振奋;对黄楼村村民及全市人民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与关怀,激励着人民艰苦奋斗、忘我劳动,来报答毛主席。也使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迅即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焦点。

  毛主席离开之后,干部群众热血澎湃,主席的音容笑貌久久留在脑海中。大家鼓足干劲,当年秋季粮食就取得了大丰收。年底,徐家林出席北京群英大会,向毛主席报喜。

  50年来,这里勤劳的人民时时牢记毛主席的嘱托,沐浴着党的好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成绩,使这片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这里经济稳步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村村通了柏油路,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推广,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种地、买农机、买家电国家还给补贴。麦收使用联合收割机,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今年夏季小麦平均亩产已突破1000斤大关。他们培育特色蔬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规模养殖,涌现了一批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代庄草莓”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梁园林鸡”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魏庄养猪小区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他们通过招商引资,大上工业项目,带富了一方群众。

  现在农民几乎家家有了电视机,通了电话,大部分年轻人买了手机,有的还买了电脑,通过互联网联系业务。当地政府还大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社会困难群体得到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局面逐渐形成。

  毛主席视察黄楼的历史见证人之一——77岁的黄老汉,今年盖起新楼房,他的外孙女也考上了大学。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我们是托毛主席、共产党的福啊!”

  让群众过上美好日子。这不正是毛主席老人家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希望看到的吗?他们如果看到这里的变化一定会感到欣慰。

  永远怀念的情结

  一个普通的村镇由于毛主席的到来,从此,这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几十年风风雨雨,这里人民依然恪守着对一代领袖的热爱情怀。领袖的风采、朴素的话语、求实的作风、科学的态度已经牢牢根植于人民心中。

  为了记住8月8日——毛主席视察黄楼的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在毛主席视察走后,商丘地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提出把道口乡改为双八乡,9月份改名为双八公社,几经变迁,如今叫“双八镇”。

  1958年,在毛主席视察试验田看红薯的地方,建了座纪念亭子,1967年在毛主席视察时打井的地方建了现存的这个纪念亭。

  1968年,在毛主席视察黄楼10周年之际,又建设了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当年7月1日兴建,到8月8日竣工开馆。这座纪念馆是河南省境内最大的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展馆,总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共有五大部分组成,展出有毛泽东同志从青少年时代到逝世一生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300余幅,和毛主席视察黄楼时的珍贵照片及部分油画12幅。

  纪念馆落成后,这里几乎成了一块圣地。每年的8月8日,群众都自发组织文艺活动,跳起民族秧歌,敲起腰鼓、盘鼓,唱起民间大戏,表达他们的怀念之情。当地群众自发维护这里的一草一木,院墙坏了,党员群众便自发搬几块砖,弄点水泥,把它垒好。政府还对它进行了5次大的整修,形成了目前花园式的格局。

  说到纪念亭和纪念馆,一位义务看守和义务解说纪念馆和纪念亭的老人让人难以忘怀,他就是李西坤老人。李西坤老人老家在堰师县,1978年,他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黄楼村这个毛主席视察过的地方,当了一名小麦技术员。1983年他开始看守毛主席纪念亭,2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毛主席驻足的地方。不幸的是,前不久,他因车祸去世。如今,他的弟弟又接过他的班,当起了毛主席纪念亭义务看管员。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首席翻译忆往事:主席见斯诺曾开腔说英语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特稿:伟大的毛泽东到底伟大在哪里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庆祝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开通十六周年
·骆义飚: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特稿: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姚老庚: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