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原则、“反修”有功。
诸如此类的珍贵照片在“光影往事”中不一而足,它们共同为红色中国留下了一段宝贵的影像资料。
领袖们“手不释烟”
《镜里波澜30年》的编著者邱丰在吕相友2007年7月22日去世前,曾与之有过深入交谈。邱丰回忆说,“从早年拍摄毛泽东,一心想将毛主席的形象拍摄得高大、光辉,到上世纪80年代,拍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更着眼于领导人自然、生活化的一面。对吕相友来说,实际是一个将领袖人物还原到普通人层面的过程。”
吕相友1966年拍出了他的代表作《毛主席接见红卫兵》,1976年9月拍摄了毛泽东灵堂全景,1979年独家全程拍摄了贺子珍到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经过,《被告席上的江青》系列照片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照片。
毛泽东、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手不释烟”,他们吸烟的场景成为红色摄影师们拍摄的最多的题材之一。
据邱丰转述,1962年9月的一次宴会上,吕相友抓拍了一张毛主席抽烟的照片,效果很好,麻烦的是“从照片上能看出毛主席的牙齿由于长年吸烟,已经被熏黑了,在当时,这张照片如果刊登在报纸上,当然对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有损害”。
于是,摄影师们费心地将照片中毛主席被香烟熏黑的牙齿进行了修正,但百密一疏,一张毛主席牙齿没有修好的照片还是在1966年9月发表在报纸上了,结果招致红卫兵的冲击。受惊一场之后,1966年10月,吕相友特意拿着刚拍摄的毛主席照片去中南海请示陶铸,陶铸又转呈周恩来总理,周总理特意批示:在刊登毛主席的照片时,要注意将照片的黑框修成白框,防止群众冲击报社,更要注意将毛主席的牙齿修好。
1983年,吕相友受命拍摄邓小平在大连棒棰岛的休假,抓拍了很多邓小平和女儿、外孙及外孙女共享天伦之乐的照片。《镜里波澜30年》在评点邓小平听外孙女讲故事的照片时说:“脸上的笑意和认真不亚于在听一场重要的会议报告”;而游泳归来看到儿子邓朴方坐在轮椅上的身影,“就亲切大声地喊着儿子的名字,还走过去将儿子喜爱的可乐递到他手上,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