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北京798大山子艺术区,人民出版社《光影往事》丛书发布,会址选在了丛书策划人、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的“菊香书屋”。孔东梅2001年留美归来,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意在纪念外祖父1949年至1966年8月住过的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新红色文化”开发是公司的主攻方向。
7册、50万字、1000余幅图片的《光影往事》,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代红色摄影师眼中的开国伟人以及从全民族抗战到新中国建设发展50年时间的历史。入选的摄影师有中国老一辈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中国革命摄影奠基人沙飞,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职摄影师徐肖冰、齐观山、侯波、杜修贤和吕相友。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聂荣臻之女聂力、周恩来侄女周秉德、陶铸之女陶斯亮悉数到场。老人们卸去羽绒服,拿起了香槟。周秉德和年迈的侯波热烈拥抱时说,“现在找这些照片好难啊!”
镜头里白求恩衣袖高高卷起
“光影往事”中《梦开始的地方》的摄影作者吴印咸出生于1900年,是丛书七位入选作者中资历最老的红色摄影家。1920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的吴印咸用3块银元买了一台勃朗尼方匣照相机开始自学摄影。
1938年9月,吴印咸投奔延安,在刚成立的“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担任技术及摄影负责人,次年10月1日拍摄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第一个镜头。而他的收入,则从上海滩时150元的月薪变为一个月1块钱的津贴。
在聂荣臻的建议下,吴印咸和同事开始跟拍白求恩大夫。吴印咸在跟拍的过程中很快与同样热爱摄影的白求恩熟悉起来。一次,吴印咸去医疗队正巧碰到白求恩仿照老乡用毛驴驮粪的工具,造了一个驮药的工具。围观的群众建议起名“白求恩药驮子”,白求恩却给它取了意味深长的名字——“卢沟桥”。用两头牲口驮上两副“桥”,就可解决战地手术的需求;两个驮架子放上一块门板或一副担架,就成了很好的战地手术台。
1939年11月,白求恩到晋察冀根据地医院巡视,遭日寇突袭,他根据“救护工作务必靠近火线”的原则,在离火线仅2.5公里左右的一个村庄破庙里搭起了临时手术台。趁着一缕夕阳从前侧照在白求恩身上,吴印咸迅速摁下了快门:镜头里白求恩衣袖高高卷起,身着围裙,脚上穿着充满浓郁中国民间气息的草鞋……
在以后的革命岁月里,吴印咸的后辈徐肖冰、吕相友等摄影家也拍摄过包瑞德、斯特朗等同情、帮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国际友人。
毛泽东亲自到机场迎接邓小平
像“光影往事”的总序所言,红色摄影家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无一例外都拍摄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其中几位还长期负责中央政治新闻报道和领袖生活记录”。徐肖冰和侯波夫妇就是深入介入领袖拍摄的摄影师。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次日,毛泽东与朱德在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接到陈毅进驻南京“总统府”的电话后,兴奋的毛泽东当即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当秘书拿来一张南京解放的号外时,徐肖冰不失时机地抓拍到毛泽东看解放南京号外的情景,留下了解放战争胜利最生动的写照。
上个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日趋恶化。1963年7月21日,邓小平带领的访苏代表团回国,吕相友去机场执行拍摄任务。他敏感地发现很少到机场亲自迎接回国代表团的毛泽东主席也到场了,迅速拍下了毛泽东与刘少奇、陈毅等一起迎接邓小平的珍贵照片。在此十年后,毛泽东谈到邓小平的功绩时,还称赞邓小平访苏坚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