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毛泽东谈“物质无限可分” |
2008-02-03 12:13:20 |
来源:红网 |
作者:党的文献 |
浏览次数: |
|
|
|
|
一、徐涛的回忆
毛泽东同志对自然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1953年,我那时20多岁,被分到毛主席身边做保健医生。当时主席已经60岁了,他将我当作一个年轻的朋友
。当年的一个秋日,我跟主席在菊香书屋前面的小院子散步时,谈到了物质结构的问题。当说到提出物质是由更小的成分构成的观念时,主席缓缓地说:“墨子在公元前5世纪就提出‘端’是组成物质的最小成分,比外国人提得早。”主席问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你听说过吗?”我说不知道。主席说:“这出自《庄子》。据说古希腊人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主要代表。在古希腊文里,原子就是不可分割的含义。古代化学家为了适应封建帝王的要求,搞点石成金或炼长生不老丹,都走了邪路,所以对原子的理论没有深入,直到18世纪还一直认为原子就不能再分了。”说到这里,主席又问我:“后来‘原子不可分’的论点又是怎么打破的?”我简单地向主席介绍了门捷列夫的“周期率”以及居里夫妇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都不断证明原子内部还有着更复杂的结构。主席听完,用肯定的语气讲道:“你看他们的头脑就是好独立思考,不跟别人脑子走,不信原来多年的成说,不怕名人权威。”当我讲到卢瑟福的原子构造理论时,主席说:“正是此人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还是此人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设想。”主席读了不少自然科学方面的材料和书籍。他喜欢由浅入深,一步步地谈问题。接着,主席又提出了问题:“你说这质子、中子还能再分吗?”主席很肯定地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物质无限可分,我信!”
又有一天,主席问我:“你见过最小的东西是什么?”我说在显微镜下见过几微米大小的细菌。接着,他又问我:“你见过分子、原子、原子核吗?”显然,主席关注的仍然是物质无限可分的问题。
毛主席正式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应该是在1955年1月15日召开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是和钱三强谈的。
1963年8月,《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复刊第一期,刊登了从俄文转译的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文章提出基本粒子并非最后不可分。毛主席看后,极为赞赏。8月18日,毛主席在北戴河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提到坂田昌一的论文,并阐发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8月24日,主席又将周培源、于光远请到中南海,谈到了坂田昌一的文章。
一直到主席晚年,物质是否无限可分依然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他在会见杨振宁、李政道时,还讨论了基本粒子问题。
毛主席逝世后,1977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美国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格拉肖的讲话表达了一位科学家对一位有着卓越见解的哲学家、政治家的崇高敬意。
二、钱三强的回忆
在1955年召开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以哲学家的见解提出了原子的内部结构问题。
毛泽东说:“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我随口回答:“是这样。”他又问:“那质子、中子又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他的问题并不离奇,要回答准确却使我作难,只好照实说:“这个问题正在探索中。根据现在研究的成果,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所谓基本粒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
毛泽东略加思考,然后说:“我看不见得。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不过,现在实验条件不具备,将来会证明是可分的。你们信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