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为中华之崛起而生”——周恩来侄女周秉德访谈录 |
2008-02-26 18:18:02 |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逄春阶 王红军 |
浏览次数: |
|
|
|
|
2月17日上午,在一栋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老式红砖楼的三楼里,我们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
在周秉德朝阳的客厅里,到处是总理的影子:墙上是那幅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拍摄的照片,下面是周秉德14岁时与伯父的合影,还有一位无锡艺术家用树叶特制的周总理像,而在画像对面摆放着大连一家公司制作的周恩来铜像。靠北墙的书橱里摆满了《周恩来年谱》、《周恩来选集》、《周恩来传》等与周恩来有关的书籍。
周秉德接受了我们1个半小时专访,谈起在中南海度过的难忘岁月,谈起伯父伯母对自己的关怀及教诲,年过7旬的周秉德女士依然是那么激动与忘情,时而激昂,时而沉思,恍然回到了往昔的西花厅。
题字爱题伯父少年语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们想听听您对周总理一生最凝炼的概括。
周秉德(以下简称周):他一生都在践行13岁时的那句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说他是为中华之崛起而生、为中华之崛起而亡的,他这一辈子没有任何个人的追求,对个人名利等各方面追求和考虑都没有。
现在有人让我写个字,我就是爱写这句话:“为中华之崛起。敬录周恩来少年语。”我觉得这句话是对他一生最高度的概括。他一切都是为了中华民族。他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经过探讨,觉得只有共产党、只有走共产主义这条路,才可以解放全国人民,可以推翻当时腐朽的政治,让人民走上幸福安康的道路。
记:他经常给您讲自己的革命经历吗?
周:伯父是非常忙碌的一个人,在家里也总是匆匆忙忙的,很少跟我们闲聊。他也特别不愿意宣扬过去他受了多少苦、立了多少功。我伯母讲过一些。比如,她讲到我伯父在长征途中生病的事。他是长征中的“总管家”,到了一个地方以后,他要先了解有什么敌情,有什么自然环境,有什么群众基础,下一步该怎样做,等任务布置下去后,天也亮了,大家也都该走了,他一天的休息时间经常只有两三个小时。他也吃不好,经常断粮、吃草根树皮。有一次,就在过草地之前,他病得很重,高烧40℃,多日昏迷不醒,经诊断是肝脓疡,但我伯母说,当时没有药品,最后给他找冰块,物理降温,才逐步好转。
陈赓大将的儿子陈知建曾说,他爸爸那时候是担架队长,毛泽东同志看到我伯父发烧非常着急,就和彭德怀讲,一定要想办法把周恩来的烧降下来,不然把脑子烧坏了了不得。彭德怀就委托陈赓无论如何要想办法。陈赓当时是中央干部团团长,他手下没有战士,只有老弱病残的干部,所以彭德怀给他调来了40名战士来护理我伯父。当时,彭德怀同志手里仅剩两门迫击炮,但他决定丢下它们,腾出这40人专门做护理。据说,当时彭德怀算了一笔大账,说,这两门迫击炮必须丢弃,不要说两门,就是两百门、两千门的迫击炮,也顶不上我们的周恩来。
记: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我们想了解在他生前生日是怎么过的?
周:老人家虽然为党外人士过生日、为烈士子女过生日,也为普通群众过生日,但他从来没有为自己过生日。当时,我们甚至都不明确他哪天过生日,他根本就不让人给他过,我们也就从来不敢提这个事。
伯父最讨厌搞特殊化
记:周总理不搞特殊,您在他身边应该体会更深。
周:我记得1951年和1952年有一段时间,伯母在颐和园养病,伯父有空就会去看看她,我们姐弟三人放假的时候也会一起跟着去。每次进颐和园伯父都一定要买票,卫士们的票都是他掏钱买。他去都是傍晚的时候,因为那时人少,但公园从不清场,老百姓在那儿随便闲逛,有的远远发现了他就打个招呼,有的没发现就跟他擦肩而过,有的胆子大的就跟他握个手,很随意,没有什么戒备森严。他深夜工作,早上起来,到公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