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回忆周恩来在铁岭的日子
2008-01-12 17:27:36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王云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非常记忆·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

留给第二故乡的永恒怀念

——王刚俊的儿女等人回忆周恩来在铁岭的日子

    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携夫人邓颖超到铁岭视察工作。时任铁岭县委办公室主任的王刚俊有幸参与接待工作。王刚俊的儿女们对记者说,据其父生前回忆,在从沈阳到铁岭的途中,邓颖超对陪同的同志说:“周总理来铁岭前,在沈阳时,回想少年时期在铁岭的情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他登的第一座山是铁岭的龙首山,他进入的第一所学校是铁岭的银冈书院。他早想来铁岭,这是他的第二故乡。”今年的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32周年纪念日,3月5日则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此,记者近日赴铁岭采访,亲身感受第二故乡的人们对周恩来同志深深的爱戴、敬仰和怀念之情。“感谢东北的高粱米”

    1月7日,在铁岭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馆长张艳秋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铁岭的学习、生活情况。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三堂伯来到铁岭,进银冈书院小学堂读了半年书,因为当时他的父亲、伯父都在那里做事。后来他又去沈阳念了两年书。

    张艳秋说,周恩来由南方刚到学堂时,便学着广交小朋友。他为人正直,同情贫苦同学,乐意帮助他人。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同学曹荣曾多次追忆自己摔坏砚台的事。他说:“周总理在念书时,对同学很好,同学们打架,他见到就劝,不让打起来。他吃东西时,总是想着和同学一起吃。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砚台掉到地上,摔坏了,我怕回家挨骂,就哭了。周恩来看到了就劝我说:‘不要怕,别哭了,我给你一个。’他就把砚台给我啦!”

    铁岭的北国风光让周恩来感觉非常新鲜。他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户外游戏、赛跑、跳绳、拔河、踢毽子,放学以后还常去攀登龙首山,每次往返要五六里路。据当年的同学回忆,周恩来觉得自己不如东北小同学体魄强健,于是他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寒风中坚持跑步、做操。没多久,身体逐渐锻炼得强健起来。当年在东北,要常吃高粱米饭,这让他很快就改变了南方的生活习惯。后来,周恩来曾风趣地说:“我身体这样好,要感谢东北的黄土、大风、高粱米饭,给我很大的锻炼。”他还曾在同亲戚谈话中说:“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经常一天工作16个小时至18个小时,这种过人的体魄和精力,与他少年时代喜爱身体锻炼不无关系。银冈书院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北最早实行西方教育的新式学堂。银冈学堂开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珠算、音乐、图画、体育、手工等课程,使周恩来第一次较系统地学到西方文化知识,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在这里,他刻苦读书,虚心求教,因时而学,各种进步书籍使他茅塞顿开,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特别是著名思想家蔡元培的著述,更给他以新视角、新思想的启迪。周恩来自幼就有惊人的记忆力,很快成为班里学习成绩突出者,从未因学习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据当年的同学回忆,周恩来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两个学生之一,每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都对答如流,深得老师的喜爱。周恩来还常和同学们去郊区农村,接触社会和实践,进一步开阔眼界。

    张艳秋认为,对于周恩来来说,铁岭银冈书院无疑是他的一块福地,这里使他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正如他1946年9月在南京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中所说:“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他还说:“我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因何评价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纪念馆启动百日安全竞赛活动
·周恩来纪念景区举行冬季消防大练兵(组图)
·周秉德首次在淮安周恩来纪念地作报告(组图)
·管理局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图)
·《风范—周恩来精神情景报告会》首次走进省会南京(组图)
·景区讲解员在井神公司示范演讲(组图)
·周恩来故居开展安全保卫知识测试(组图)
·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打造党性教育移动课堂 努力把周恩来精神传播更广更远
·关于举行周恩来纪念地2016年度文化业务考试的通知
·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工作(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