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身体、天气等等条件不允许我去做这件事,我相信你们会很好地完成这个工作的。我和恩来年轻时都做过党支部工作,也一直重视支部工作,所以这件事也要依靠党支部,不要惊动更多的人,也不要麻烦组织。你们在北京找一找,到玉泉山、八一湖等有水的地方看一看能不能撒骨灰。”
听了这一番话,三个人更理解邓颖超的心情,当即表示:“请大姐放心,我们一定完成好。” 当时举国上下一片悲恸,“四人帮”却采取了种种手段阻止人民的悼念活动,但广大群众还是冲破重重阻力,用各种方式寄托对周恩来的哀思。因此,高振普提出,为尊重亿万人民怀念总理的感情,是否把周恩来的骨灰在再放几天,然后再撒。邓颖超摆了摆手说:“我的请求,中央已批准,已有了安排,就不要再提了。我再向你们说一遍,你们要认清,撒骨灰也是一场革命。由土葬到火化是一场革命,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又是一场革命。我死后骨灰也不保留,也请党支部负责。这是我和恩来同志共同进行的一次革命啊!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邓颖超还说:“撒掉骨灰,又不能让群众发现,以免成为后人纪念之地,找好地方后报告组织,由我带你们少数人在夜间撒掉。”
那些天,北京特别冷,天空也像亿万人民的心一样寒气袭人。高振普三人多处察看,但找来找去,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他们又考虑:作为周恩来这样的伟人,怎么能随随便便撒掉骨灰呢?全国人民能答应吗?于是,他们回来后,把情况和想法报告给邓颖超,认为应由组织上去实现总理的愿望。
最后还是由中央做出决定:派飞机去撒, 并由罗青长、郭玉峰(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树迎和高振普4个人去执行撒骨灰的任务。撒的地点也是根据周恩来生前遗愿由中央同意的。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的追悼会结束了。晚7时半左右,邓颖超带着工作人员走进了大会堂西大厅,周恩来的骨灰就安放在那里。在向周恩来遗像和骨灰肃立默哀后,邓颖超打开骨灰盒,她的双手在颤抖,双眼含满了泪水,但坚强地说:“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你安息吧!”
在场的人全都放声大哭起来。
晚8时许,周恩来的骨灰盒由张树迎、高振普等四人捧着去执行撒骨灰的任务。邓颖超乘车去了机场,目送着飞机起飞。那一天,天空特别的亮,飞机飞出去好远还可以看得见。
飞机平稳起飞后, 在北京上空撒下了第一把骨灰,撒下对首都北京深沉的爱;
飞机飞越密云水库,撒下了第二把骨灰,也播下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情;
飞机向天津飞去,把第三把骨灰撒在天津,那是周恩来、邓颖超起步闹革命的地方;
飞机飞到山东的滨州,把最后的骨灰撒向了黄河入海口。骨灰与鲜花随着滚滚的黄河水,流入浩瀚的大海!
周恩来没有留下骨灰,也没有立下墓碑。可是在祖国大地上、人民的心坎上矗立着一座无形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