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从宽处理,因为当时有当时的历史条件。
彭真这种不计前嫌、不计较个人恩怨、一切从大局出发、坚持原则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他的深思考、大智慧和大胸怀。
认真负责
1979年2月,彭真恢复工作。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刚设立的法制委员会主任,主持领导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时,再一次显示出他的“个性”:任务越繁重,问题越复杂,他的革命激情、工作热情就越高涨。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按照邓小平提出的加快立法的要求,他以77岁的高龄,投入到紧张的立法活动中。一部一部法律、一个一个问题、甚至一项一项主要条款,他都亲自调查研究,反复推敲,重大原则问题则请示中央决定。他经常强调说:“法是给全国立规矩的,一点马虎不得。严肃立法是严肃执法的前提。有问题,在法通过前改过来比通过后再改要好。”由于劳累过度,他曾因病住院,躺在病床上还要听汇报、做指示。一次,中央要开会讨论刑法草案重大原则问题。那一天,彭真发高烧39度。他对护士说:“小同志,请你给我打一针退烧针,只要退烧一个小时就够了。”他就是这样拿着汇报提纲走进中南海勤政殿的。在彭真的主持、领导下,3个多月就拟订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以及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7部法律草案,提请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1979年7月1日全部通过,开创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彭真的即席讲演是出了名的。许多听过彭真报告的人都说,彭真讲话平实在理,从不拿捏“官腔”,从不喜欢念稿子,就像跟大家谈心一样。会场的听众,对他所讲的总是发自内心地信服。看似是信口讲来,可就让人听起来那么过瘾,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其实,他何尝有过一次是“信口”讲话!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彭真讲话之所以引人入胜,重点突出,观点鲜明,是与他讲话前下的功夫分不开的。彭真的报告、讲话稿,很少要秘书或他人代劳,一般都自己动手,而且每次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次讲演前,他总要全面了解情况,抓住主要问题,反复研究思考,讲话提纲写了一遍又一遍,重要提法改了一道又一道,一天不讲,一天不停,若几天不讲,就几天睡不好觉。
彭真说:“这个习惯是在做地下工作时养成的。那时,对工人做工作,不能跑到资本家厂里,又不能开会,又不能跑到工人家给工人添麻烦。往往是利用工人上下班路上,用最简洁、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语言去和他们边走边谈。那会儿又不能拿讲稿,只能事先下工夫想清楚讲什么,怎么讲。”
彭真在每次讲话之后还要将内容整理成为“要点”进行反复推敲,一字一句审定。他几次要秘书学习陆机在《文赋》中讲的,“每自属文,恒患意不称物,言不逮意”。彭真对这句话做了新解,说:“意必称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本质地认识事物,这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言必称意,这是科学的叙述方法。”
1986年3月2日,彭真在公安部礼堂向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做报告,从上午9点半讲到下午1点,站着讲,未休息,一口气讲完。讲过之后,又对由3万多字的记录稿提炼为8000多字的讲话要点,进行推敲、修改了9遍,才印成正式文件。他说:“谁让你当了‘官’呢?讲了话,人家是要执行的。不搞准确,容易引起误解,影响下面工作,不认真不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