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父亲陈云是我的良师
2007-10-30 15:30:36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作者:余玮 吴志菲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们来到中南海,工作人员把我们迎进陈云同志生前居住的地方。会客厅里还保持着简朴的原貌,墙上挂着陈云82岁时书写的条幅“多做就是少做,少做就是多做”。陈云的塑像被安放在大厅正中央,睿智而慈祥,让人一踏进这里就联想起这位老人不凡的一生。

  落座,二女儿陈伟华微笑着迎了出来,“我挺普通的,不知说什么好”。朴实的语言和外表,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她指着墙上的条幅说,“这正是父亲的‘养生之道’。父亲身体一向不好,说自己是‘木炭汽车’,走走停停,有时还要有人推一推。”

  1979年,陈云重新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已是74岁,而上一次他在这个岗位上是1954年,前后相隔了25年。晚年的工作,正处在中国历史性的转折和现代化建设启动时期。从大局出发,陈云根据自己的身体,总结出这句名言,意思是“坚持量力而行地工作,坚持做认为最必要的工作。”他经常提醒比他年轻的中央领导同志,不要每天24小时连轴转,“开会不要开死人。”

  陈云和妻子于若木有五个孩子,长女陈伟力、儿子陈元、女儿陈伟华、女儿陈伟兰和小儿子陈方。他们中有教师、有干部,也有企业家。虽然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都继承了父亲同一个特点――好学。直到退休,陈伟华仍默默耕耘在教师岗位上。对她来说,父亲既是慈父,更是良师。

  父亲的“万分欢喜”

  受前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的影响,陈伟华从小就向往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理想却在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匆被实现了。

  “文革”期间,陈云受到冲击,母亲于若木独自一人去了湖南“五七干校”,哥哥、姐姐、妹妹也先后被分配到了外地,只有陈伟华和正上初中的弟弟留在北京。

  1968年,高中毕业的陈伟华和其他同学一样,准备奔赴工作岗位。好不容易被分配到丰台区学校工作的陈伟华,却因为调阅档案时发现她就是主张“包产到户”的陈云的女儿,于是被退了回来。最后,陈伟华被分到北京怀柔县当乡村小学教师。

  怀柔,一半是平原,一半是山区。陈伟华自然想去条件稍好的平原地区,可偏偏被安置到长城脚下的辛营公社。小学校里,窗子没有玻璃,黑板是泥灰抹成的,用得久了黑漆剥落,白花花的。

  陈伟华回忆说,“文革”期间,父亲受冲击,一度被迫离开北京到江西“蹲点”,但这反而给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父亲15岁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工,养成了一辈子爱读书的习惯,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在“文革”动荡中。

  “翻开父亲读过的这些书,能清楚地看到他用不同颜色的笔留下的道道、杠杠、圈圈及批注。当时他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又身处逆境,但看着这些字迹,可以想见他老人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在读书,又是怎样专心致志地在思考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1970年12月,在怀柔农村任教的陈伟华给远在南昌的父亲写了封信,述说了自己的学习愿望。陈云接到信后,当天就怀着“万分欢喜”的心情给二女儿回信。他在信中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很多,但我看来,只要10本到15本就可以了。”他又教给女儿,怎样从《马恩全集》中找到必须看的《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封普通家信,却成了一本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

  1971年4月,陈伟华才有机会到南昌去看望父亲。一天吃过晚饭,陈云把陈伟华叫到身边,“你还要多了解世界的大事,爸爸送你一本《世界知识年鉴》,这几天你把它通读下来,我要提出问题你来回答。”在南昌探亲的20多天里,陈伟华和父亲在一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在读书中度过的。

  “南昌的生活条件比北京差很远,春天刮起大风,温度很低。父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11点以后。他在南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老秘书:总理晚年忍辱负重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陈云:“既扫自己门前雪,又管他家瓦上霜”
·陈云的家风:律亲
·特稿:赞陈云同志
·赞陈云同志
·杨文忠:赞陈云同志
·特稿:赞陈云同志
·权晶、陈麓尧:寻觅西路军和陈云的足迹——创建第一支航空队(组图)
·特稿:寻觅西路军和陈云的足迹——创建第一支航空队(组图)
·陈云:“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要减少戴大帽子(多穿衣服)”
·深入学习研究陈云同志管党治党思想 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