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谈时,正为促成国共二次合作而奔走的周恩来,就宋庆龄关心的当前时局,以及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方针,作了详细介绍。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对于当年上海这样一座各党、各派、各种政治力量、各界上层人士聚集的中心城市,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与否,影响深远。
1937年7月3日,获悉国民政府准备重新审查“七君子案”后,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在沪的潘汉年让其参与斡旋,以不判罪只到庐山谈话为上策,以判轻罪而宣告满期释放为中策,以释放请到南京做事或出洋为下策。
同样,宋庆龄也在为营救“七君子”而努力。她发表声明,谴责国民党违法逮捕沈钧儒等7人;她与其他救国入狱运动发起人亲赴关押“七君子”的苏州,自请入狱,以示抗议……
那年7月底,“七君子”获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经营救活动后,更为壮大。
但恰如1937年7月9日上海滩大报《申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标题,“华北形势突变”。
的确,“突变”。在那个沉沉黑夜的时刻,报纸的字里行间,都处处弥漫火药味。战火,一点即燃。
1937年8月10日,《申报》刊载《日军官武装直冲我飞机场 竟先开枪击毙我保安队士兵》;1937年8月12日,《申报》 刊载 《空气突趋紧张大队日舰集沪》。
1937年8月13日,《申报》刊载记者在“今晨二时后,驱车往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各处,作最后巡视。但见凡通华界之各铁栅门,均已紧闭,每处均有武装万国商团团员警卫把守。遥视闸北方面马路电炬,虽仍如昔日光明,但马路上闲无一人,状至凄凉,盖无形中已入于战时状态矣。沪市情形昨日间十分紧张,因此一般吴淞、闸北以及江湾等一带居民,纷携箱笼,争向租界区域搬迁……”
就在这一天,日军发动袭击,淞沪会战爆发。
再翻开1937年7月9日《申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报道做了整版,在密密麻麻的铅字间,最下方有一则短讯——《庐山谈话会 各组召集人已定》。
1937年7月,在庐山,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向蒋介石建议,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并尽速发动全国抗战。
时隔两个多月后的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拖延已久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至此,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本文感谢叶孝慎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