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延安时期毛泽东如何同性格怪异的文化人交往
2014-02-07 23:29: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赵连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一开始即诙谐地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一支是鲁总司令的。朱总司令的指的是“手里拿枪的军队”,鲁总司令的则是指“文化的军队”。他接着说文化的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文化人的重视。抗战中,大批文化人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斗争,怎样做好和这些文化人的交往,团结教育发挥好这支文化军队的作用,是当时毛泽东始终注意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是毛泽东同一些文化人交往的事例。

    与塞克的交往

    塞克原名陈凝秋,剧作家、画家和翻译家,其剧作《流民三千万》为抗战文艺的开山之作,被人们誉为“抗战吼狮”。作为党外人士的著名知识分子,塞克当年是延安文化界的“怪人”之一,不但留着一头在延安革命女性那里都看不到的长发,而且性格倔强孤僻,时有怪诞之语。常见他叼着大烟斗,一个人溜达到山里,不是挖石头磨砚台,就是刨树根子雕刻烟斗和手杖。1938年秋塞克来到延安后,毛泽东与他多有交往相谈甚欢。不料,有一次毛泽东派人请塞克来自己的窑洞聊天,塞克竟把头一扭,很干脆地回答:“我不去”。问他为什么,回答是“我进不得衙门,受不了在哨兵眼皮下走动”。毛泽东闻讯,马上决定塞克来的时候,一路撤岗!但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卫士们的反对。毛泽东只好又做卫士们的工作,向他们说,我这个朋友,脾气可大啦,如果你们不撤岗,他来了一看,扭头就回去啦,你们可吃罪不起呀!结果,毛泽东又派人去请,不仅撤掉了岗哨,自己还到窑洞前的山坡上遥遥相候。塞克这才来见。

    与萧军的交往

    萧军是鲁迅先生的弟子,当时也是延安文艺界的“怪人”之一,又是与毛泽东交往最多的知识分子之一。萧军狂放不羁性情暴烈,在延安时因为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流言蜚语,曾闯进文化俱乐部的会议上,狠狠地把短刀插在桌上,后在日记中写道“我是决心,如果真的冲突了,我决定用刀子对付他们。”毛泽东一直对他青眼有加,很喜欢找他聊天。而毛泽东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让萧军尊敬并亲近的人,只是仍比不上鲁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酒酣耳热之时,萧军曾对人公开说:“鲁迅是我的父辈,毛泽东只能算是我大哥。”萧军到延安是在1938年3月,因为想到五台山去打游击,他头戴狗皮帽,肩背褡裢,拄着木棍,孤身一人路过延安。毛泽东听说后很想见见这位闻名遐迩的鲁迅弟子,特派办公厅秘书和培元前去问候。当和培元热情地提出要为萧军安排时间见见毛泽东时,萧军却说:“不见了,他挺忙的,我也只住上一两个星期就走。”他不想见毛泽东,毛泽东便亲自到招待所上门拜访他,这让萧军大为感动。更让他感动的是,他应邀参加一次会餐,几张大桌子摆在陕北公学的操场上,毛泽东、陈云、李富春、成仿吾等人拉着他坐一桌。没有凳子,几个人就站在桌子周围,一个大陶碗盛着酒,一口一口轮着喝。忽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几个人以黄土下酒,喝了个痛快。就这样萧军在延安终于找到了英雄豪情,住了下来。到了1941年6月,《解放日报》连载周扬的一篇文章,文中一些观点引起了艾青、舒群、萧军等一批文化人不满,萧军便写了一篇商榷文章寄到《解放日报》,却被退了回来。他大感不公平,直接去找毛泽东评理。但是,毛泽东并没有用自己的身份帮助萧军,他对萧军说《解放日报》不给登,你不是自己办了一份《文艺月报》吗?你可以登在《文艺月报》上啊。于是,萧军果真把文章登在了《文艺月报》上。可能正是因为萧军与周扬的争论而找到毛泽东评理,让毛泽东注意到了延安文艺界的一些纷乱现象。萧军最先向毛泽东提出了“党应该有个文艺政策”。当时萧军心情恼怒准备离开延安去重庆,到毛泽东住处辞行,毛泽东极力挽留他留下来。谈话中萧军问毛泽东,党有没有文艺政策啊?毛泽东说哪有什么文艺政策,现在忙着打仗,种小米,哪还顾上。萧军表示应当有个政策,否则争论不休,没有标准,难明是非。毛泽东当即表示这个建议好,并委托萧军帮忙收集文艺界的各方面意见。此后,毛泽东和萧军书信往来十余次,不仅谈论文艺问题,还善意坦诚地提醒萧军的毛病:“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故提议如上。”

    与柯仲平的交往

    柯仲平是延安街头诗运动的发起者,又是延安秦腔剧团(后来的平民剧团)的创办者。创办秦腔剧团时,毛泽东送给他300元钢洋,买了毛驴、汽灯等必需品。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二次会议上,柯仲平发言时,结合自己率领剧团到各地演出大受欢迎的情况说,剧团离村的时候,群众恋恋不舍地送得很远,并给了许多慰劳品。他幽默地讲道:“我们就是演《小放牛》,你们瞧不起《小放牛》吗?老百姓都很喜欢。你们要到我们所在地区找剧团,怎么找呢?你们只要顺着鸡蛋壳、水果皮、红枣核多的道路走,就可以找到。”到会的许多人都笑了,毛泽东也笑了,接着他的话头说,普及工作还要和提高工作相结合,不能老是《小放牛》,你们如果老是《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1942年9月,毛泽东为办好《解放日报》第四版副刊,与副刊主编舒群反复商讨亲笔抄录了一份16人的撰稿人名单,柯仲平是其中之一,并在他的名字下注明:“以大众化文艺及文化为主,其他附之,每月一万二千字。”随后,即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按名单发出了通知,请大家参加毛泽东的“枣园之宴”。开宴那天,大家边吃边讲,直到夕阳西沉,明月东升,才尽兴而散。只有柯仲平仍旧坐在那里,吃吃喝喝,没完没了。毛泽东叫警卫员送来3个碗,给柯仲平、舒群和他自己斟得满满的,说,喝吧,老柯、大舒,酒逢知己千杯少。又对柯仲平说,你带个剧团,常年奔波“他乡”,辛苦了。喝吧,这是慰劳酒!柯仲平说,感谢你,是你批给300块钱,让我搞起这个剧团。毛泽东说,让你去受苦受难……柯仲平说,过惯了,我愿意同老百姓在一起。月亮渐高,夜色又浓,舒群悄悄地写了一个条子,想背着毛泽东递给柯仲平,劝他罢饮归去。不料却被毛泽东看到截住了,他笑了笑把纸条撕掉,挽留两人继续喝下去。直到柯仲平喝到不能再喝,毛泽东才送到屋门口,望着他们走了。柯仲平酒喝多了,骑在马上左右摇晃,终于跌了下来,舒群下马搀扶,但已扶不起来,结果两人东倒西歪都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好梦正酣的时候,被人叫醒,抬头一瞧,发现竟然是毛泽东站在面前,还有延安唯一的一辆华侨所赠汽车,送他俩回去睡觉。

    与华君武的交往

    华君武是一位漫画家。1942年正月,华君武和蔡若虹、张谔3位画家在延安军人俱乐部举办讽刺画展,展示的60余幅讽刺画内容主要是批评当时延安出现的某些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党八股,恋爱、开会不遵守时间、乱讲自由、自高自大等不良现象。毛泽东参观了画展,并表扬了他们3位。4月的一天,毛泽东又请他们到杨家岭作客,其间进行了一番争论。毛泽东对华君武画的《一九三九植的树林》发表观感说,那是延安的树吗,我看这只能叫清凉山的植树,延安许多地方植的树都是好的,也有长得不好的。这幅画把延安的植树都说成是不好的,这就把局部的东西画成全局的东西,把个别的东西画成全体的东西。漫画是不是可以画对比画呢?比方植树,一幅画画长得好的,欣欣向荣的,叫人学的;加一幅画画栽得不好的,枝叶被啃光的,或者甚至枯死了,叫人不要做的。把这两幅画画在一起,或者是左右,或者是上下。这样画,是不是使你们为难呢?华君武说,两幅画对比是可以画的,但是不能每幅画都那样画。那样画讽刺就不突出了。有一次桥儿沟发大水,山洪把瓜地的西瓜冲到河里,鲁艺有人下河捞,捞上来不是交还给农民,而是自己带回去吃,这样的漫画可不可以画呢?毛泽东回答说,可以,也可以展出,而且可以画得尖锐些。但如果发表在全区性的报上,那就更要慎重,因为影响更大。对人民的缺点不要老是讽刺,对人民要鼓励。以前有个小孩,老拖鼻涕,父母老是骂他,他改不了。后来有一天小学的老师看见他没有拖鼻涕,就表扬鼓励了他。从此,那小孩就改了。对人民的缺点,不要冷嘲,不要冷眼旁观,要热讽。鲁迅的杂文集叫《热风》,态度就很好。争论过后是吃饭,几杯酒下肚,华君武问毛泽东:听人说,您爱吃辣椒,连吃西瓜都就着辣椒吃,有没有这回事?毛泽东说,这有个来历。长征时,我有一次正就着辣椒吃饭,有人送来了当地产的西瓜,便放下饭碗吃西瓜。就着辣椒吃西瓜就是这么传出来的。华君武又问,打仗时勇敢冲锋并不难,但是如果被敌人捉去了严刑拷打,经受不住怎么办?毛泽东回答一句话:你想着为劳苦大众嘛!这句话令华君武终生难忘。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历史
·下一篇:贺龙:“这首先是我的责任”
·特稿:伟大的毛泽东到底伟大在哪里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庆祝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开通十六周年
·骆义飚: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特稿: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姚老庚: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