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言归正传,父亲头部有战伤加之年老记忆力差,在回忆革命征程时,只讲事情的摡况,至于时间、地点都说不清了。我依据父亲的档案简历,把父亲身前曾对我讲过的抗战往事编写成文往下叙述。
1937年10月,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派刘道生、陈宗尧带领300余人的战地救亡工作服务团,来河北平山扩充兵员,平山洪子店北依滹沱河,西傍太行山。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帮助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镇压汉奸,取消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召集动员1500多名优秀青年参加了平山团,平山团就是359旅的718团,他们从平山县的村村寨寨、沟沟坎坎,滤沱河边和地下煤矿中走来,加入抗日战斗行列,成为著名平山团,战功闻名,令敌胆寒。
父亲还有一段深入煤矿的特殊经历。
山西煤矿是日军必夺的战略资源,日本侵占东北抢占煤矿后又在入关后立即派重兵抢占山西煤矿。
当时的山西煤矿是挖煤工的“人间地狱”。父亲下到矿井深处,只见巷道昏暗潮湿,霉腐的气息混着煤尘直往鼻腔里钻。更触目惊心的是,井底角落零散堆放着矿工死后被抛弃的骸骨——这些用血汗换煤的人,连死后都得不到体面的安葬。
在煤矿里的经历让父亲第一次见到地下世界的黑暗、残忍,吸血鬼的矿主压搾採煤矿工的凄凉苦难残景和地下採煤原始景象。
在不见天日的甬道里,视力几乎失去作用。父亲进入地下世界,他多次用“煤黑子”来形容煤矿工人,父亲只能凭借偶尔露出的白牙,或是突然响起的咳嗽声、喘息声,才能判断前方或道边站着人,有时撞上人还看不见人。矿工们裹着破布般的衣裳,佝偻着背,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点刨着煤,每一次挥镐都像在透支生命。
目睹这般苦难,父亲更坚定了动员矿工参军的决心。那些在黑暗巷道里佝偻劳作的身影,那些被矿尘染灰的面容,那些因伤病蜷缩在工棚的叹息声。矿灯的微光在潮湿的岩壁上投下摇晃的光晕。他穿梭在巷道间,每到一处歇脚的矿车旁,他便蹲下身,用布满老茧的手拍一拍矿工们的肩膀,江西老表话语音里带着灼热的温度:"咱们脚下的煤是中国人的煤,日本鬼子要夺咱的煤,就跟红军打鬼子,把鬼子赶出中国〞。
巷道里的矿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星星落进了地缝。父亲的话随着矿车的吱呀声传开,在岩壁间撞出回响。
随着动员深入,矿工们逐渐觉醒。工作队与进步矿工一起组织罢工,拒绝为日军挖煤、运煤。矿井里的镐头停了,矿井里没了往日的轰鸣,运煤轨道空空荡荡。日军的“以战养战”计划在煤矿深井碰了硬钉子。在煤尘里摸爬滚打的矿工,熟悉爆破、擅长挖掘,在战场上炸碉堡、挖战壕、筑工事展现出独特优势。他们从矿井走向战场,让父亲见证了苦难中最坚韧的力量为359旅补充了新鲜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