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尹康宁:服从分配 挥枪杀敌(组图)
作者:尹康宁
浏览次数:
2025-08-28 14:19:1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接下来就是等待部队整编。彼时,红六军团番号己改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这一调整意味着部队结构和人员配置将迎来一系列变化。父亲作为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的警卫员,也面临着岗位的重新安排。父亲因未曾上过学,档案上注明为“文盲”。按照当时的规定,文盲战士通常会被编入后勤部门,承担炊事员、担架员、挑夫或饲马员等工作。这一安排对父亲来说,意味着要离开首长的警卫员岗位,转向全新的后勤工作领域。面对岗位调整,父亲没有丝毫犹豫。在革命队伍中,“服从分配”是每个战士的基本准则。他明白,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是为部队服务,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尽管警卫员与后勤工作的职责差异较大,但父亲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长征途中,父亲在张子意主任的帮助下开始识字。当时部队行军频繁,学习条件有限,父亲珍惜烽火中的学习契机,张子意主任发现父亲有学习意愿,便鼓励他从身边的事物学起。行军休息时,主任会在地上用树枝写字,教父亲辨认简单的笔画和常用字,这成为父亲文化学习的起点。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父亲的识字方法充满了战时特色,战火纷飞的长征年代,父亲为了识字,主动承担起发放行军标语的任务。每次分发战士背包后的战斗口号,他都会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写法,把不认识的字记在心里。通过接触这些带有战斗气息的文字,他慢慢对汉字产生了兴趣,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行军宿营,张主任带红军宣传队在路边的石壁写革命宣言,在树干上张贴战斗标语成了父亲学习的“黑板”。这种在烽火中学习的方式,让他在艰苦环境中也能坚持识字,文字逐渐成为他与战友交流、鼓舞士气的工具。同时,他把每天路过的地名、宿营时的口令都当作学习材料,在行军间隙默默背诵,逐渐认识了不少常用字,这些与战斗实际和军旅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字,让他更容易记住,久而久之,认识的常用字越来越多,也让他在战火中危境和长征苦难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但和上过几年学的同志相比差距甚大,这是面临岗位调整的现实问题。

    整编中父亲已做好准备,听从组织安排去后勤工作,他小时喂过牛和马,要是去后勤就选干马夫这一行。

    1937年父亲仍留在717团任排长,加入了晋西北战役的战斗序列。

    9月2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的将士们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永安村举行了抗日出征誓师大会。‌

    那天的阵势史无前例。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密密麻麻一字排开,万余名将士席地而坐,整装待发。刚刚摘下中国工农红军八角帽上的红五星,戴上青天白日徽记的灰帽子,他们心里憋气。目睹着日军源源不断开进中国,中华民族正生灵涂炭,他们义愤填膺。或许正因如此,当我父亲带领全排战士进入会场时,扑面而来的,是满场的整齐肃然,还有沉重的喘息和压抑着的怦怦心跳。

    大会由朱德、贺龙作动员报告,部队随后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1938年2月,日军为消除晋西北对绥远、晋北的威胁,调集万余人分五路进犯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120师在贺龙指挥下采取围困战术,切断日军补给,迫使日军弃城北逃,并在三井镇伏击歼敌。经过38天作战,收复岢岚、五寨、偏关等七座县城,共歼敌1500余人,缴获军械物资。此役稳固了晋西北根据地,打乱了日军进攻计划。

    1938年12月命令下来时,父亲已在战火中迅速成长为719团三营机枪连指导员,他是部队里为数不多的文盲战士担任这一职务的人。

    冲锋号响起时,他总是第一个跃出战壕;面对敌人的火力封锁,带领战士们利用地形冲锋陷阵杀敌;在撤退时总是抡先断后留下掩护战友;每一次战术部署,他都将连队的安危与任务的完成看得比自己更重。他用在长征中积累的战斗经验,灵活调整战术。作为连队党代表,他始终站在最危险的地方,用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战士。战斗中,他既要互相支援,有力配合,又要关心战士的安危,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让连队凝聚力显著增强。

    机枪连在战斗中缴获轻重机枪装备自己,弹药充足,成为鼓舞士气,令兄弟连佩服和羡慕的英雄典范。

    多年后,父亲仍会提起那段岁月。他说:“18岁的自己虽然年轻,但从未害怕过。”因为身边有无数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大家抱着共同的信念,组成了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18岁,在如今不过是刚成年的年纪,但在抗战时期,许多青年已挑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年轻的指导员,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他需要在战斗中传达上级指令、鼓舞士气,同时关心战士们的生活与思想动态,确保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父亲的军旅记忆里,18岁是一段热血沸腾的岁月,年轻的父亲虽未及弱冠,但在战场上展现出远超年龄的果敢与担当。正是这份“冲锋在前”的信念,让父亲带领全连在多次战斗中化险为夷。无论是突破防线的关键攻坚,还是掩护大部队转移的艰险阻击,他总能以坚定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带领战士们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那些岁月里,父亲用青春与热血诠释了一名党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指导员的阵亡率超百分之90是高危岗位,参加过长征的指导员基本上很少有存活下来的,能担任这个职务是离死不远、死的最多、最快的人。抗日战争更激烈,指导员永远是第一个跳出战壕,高呼跟我冲杀入敌阵的急先锋,在遇强敌最危险时刻,都由指导员党代表带领党员组成敢死队冲锋陷阵,杀开血路。指导员是党代表永远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吃苦耐劳,骁勇善战,对战士无私关爱,安葬阵亡战士,搀扶伤员行军,他们的伤亡率远超过普通士兵,部队没打光,指导员先牺牲,后续替补紧跟上,因为指导员是全连战士们的精神支柱和主心骨。

    投入抗战后,他始终冲锋在前,无论是制定作战计划,还是参加战斗,都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果敢。父亲的军旅档案里,"指导员"与"连长"两个职务的记录交替出现,勾勒出档案记载上的特色,父亲任政指兼连长,他既要指挥作战,又要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双重责任让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作为文盲战士,父亲在指导工作时遇到不少困难。他无法读写文件,只能靠记忆力和口头传达命令。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他利用战斗间隙向文化水平高的战友请教,一点点学习基础知识。这种在战火中坚持学习的精神,成为他后来人生的宝贵财富。

    他在连队中独特的身影,两角色互相转换或身兼双任都是临危受命,从战前动员和战斗中的表现成为带领战士完成战斗任务的榜样力量。

    359旅719团最初于1938年由崞县独立团组建,后与津南自卫军合编。父亲档案记载1938年任719团3营机抢连指导员,参加过多次对日作战,彼时,父亲身为指导员遇上战斗就扛上机抢,根据地形快速选择制高点,指挥全连各排班机枪进行梯次配置,形成覆盖范围更广的密集火力网。当日军以密集队形冲锋时,扣动扳机对准目标横扫鬼子,通过持续扫射发挥火力优势,这是战斗中歼敌效果最佳时机,这种战术既发挥了机枪的压制作用,又减少了己方伤亡,体现了基层指挥员的实战智慧。在机抢连任指导员是父亲抗日战争中杀鬼子最多的时机。

(机抢连射击照片)

    719团对日作战打的较大规模的第一仗是1938年10月28日的‌邵家庄伏击战,成功歼灭日军运输队,取得显著战果。该日凌晨,719团提前进入伏击阵地,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形成包围圈。‌‌

    上午10时,日军12辆汽车运输队和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随着一声令下,步枪、手榴弹的火力瞬间覆盖目标。日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短暂混乱后迅速依托地形反击,机枪火力压制我方阵地。双方陷入激烈交火,父亲收起机枪,指挥全连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在提前预设阵地前灵活转移射击位置,以火力从不同角度打击日军的连续反扑,战斗持续约1小时,歼灭日军300余人,摧毁多辆汽车。‌‌

    1939年3月,日军分七路对冀中发动第五次围攻,企图围歼八路军第120师和冀中军区机关。父亲带领机抢连配属716团参加齐会战斗,齐会村是个大村,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第三联队吉田大队800余人直扑而来。

    4月23日八路军716团与日军激战8小时,杀伤大量鬼子兵。恼羞成怒的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向齐会及周边村庄发射燃烧弹和毒气弹。120师师部所在地大朱村也遭到了日军毒气攻击,贺龙和指挥部20余人中毒。

    父亲看到阵地上,这些大弹落地后并未爆炸,而是在地面旋转,发出“呲呲”声并冒出白烟,迅速在空中散开,异味在方圆几百米内弥漫,战士们很快出现中毒反应,有的当场晕倒,有的大声咳嗽,甚至撕开衣领挣扎,痛苦不堪。

    连营卫生员此前已进行过相关培训,判断日军投放毒气弹。指挥员迅速传令,要求战士们用湿布捂住口鼻。危急时刻,战友们甚至用尿浸湿布料遮档口鼻呼吸,并主动站到风头位置躲避毒气。不久后,风向转变,毒气被风吹散,穿戴防毒面具的鬼子兵乘机突破我前沿工事,阵地上立刻爆发激烈的近战,机枪手迅速调整枪口,对准烟雾中不断逼近的黑影,扣住扳机,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硝烟和尘土再次笼罩阵地,战士们跃出阵地与敌拼杀坚决守住阵地。

    尽管遭遇毒气袭击,八路军战士们并未退缩。父亲和全连在短暂应对毒气弹偷袭后迅速恢复战斗力,以顽强的意志顶住敌人的攻势。这场战斗不仅展现了日军的战争暴行,更凸显了八路军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坚韧与无畏的战斗意志。

    白求恩率医疗队也赶赴前线,把手术室设在距离战场几里远的一座庙内,持续工作60多小时,挽救了许多八路军指战员的生命。

(白求恩大夫抢救伤员照片)

    齐会战斗,八路军共毙伤敌人700余名,生俘日军7名,缴获步枪200余支、轻机枪10余挺、炮弹40余箱、子弹万余发。齐会战斗是八路军首次取得在平原大量歼敌的典型战例,对坚持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起到推动和鼓舞作用。

    父亲还曾在719团二营六连任指导员。这个连队战士刺刀拼杀威震敌胆。父亲任指导员使用驳壳枪,20发可连发,又称其为冲锋手枪、小机枪。

    三八大盖步枪以射程远、精度高著称,适合中远距离作战。但它每次击发后需手动拉枪栓完成退壳与供弹,在冲锋或遭遇战中,需在跑动中观察敌情,打一发须拉动枪栓推弹上膛再射击,火力持续性受到限制。驳壳枪近距离火力较强,紧急情况下,需腾出握持步枪的右手,换用左手持枪,再用右手掏取驳壳枪、开保险、击发,动作繁琐耗时,影响战术反应速度。

    父亲在使用三八大盖和驳壳枪时,发现两种武器的互补性,他用布条把驳壳枪紧栓在三八大盖前左侧握枪处,形成“双抢配套”,便于快速切换操作,这种改造实现了两种武器优势的互补,实现了无需换手即可快速切换武器:远距离作战时,正常使用三八大盖精准射击;近战或遭遇突袭时,右手无需离开步枪,左手即可快速操控驳壳枪连发,形成近距离火力优势压制敌人。这种 让指挥员在保持步枪火力的同时,拥有驳壳枪连发速射的应急压制能力,两种武器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父亲的这一简单改造解决了实战中的武器切换难题,这种基于实战需求的创新,简单组合的使用枪械发挥其特长带来便利,后来都学着用,成为连营指挥员标配的用枪模式。战士们在获取盒子炮后也装备上,发扬合成兵器火力优势,大量杀伤鬼子兵。

    1940年4月,120师359旅任命父亲担任719团二营教导员。

    1940年8月20日~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收复了大片失地,建立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华中、华南等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的积极抗战,引起了日寇的极大恐慌,他们将侵华的86万侵略军中的54万军队压向解放区战场。在解放区周围建立了许多碉堡,封锁、分割各解放区,对解放区实行“囚笼政策”。为了砸碎敌人的“囚笼”,八路军主力部队集中了100多个团约30万兵力,其中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有20个团参加百团大战。

    八路军百团大战向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攻击,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截断铁轨,火烧枕木,炸毁路基和桥梁,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粉碎了敌人大规模的报复“扫荡”。

    12月5日,百团大战以我军取得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一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3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抗战期间,120师359旅战史记载的‌岢岚围困战‌、王董堡伏击战斗、大道口伏击战斗、三交镇阻击战斗、平社战斗、关城镇反击战斗、三井镇围歼战斗、石湖河阻击战斗、高村车站进攻战斗、五寨阻击战、田家庄伏击战斗、上、下细腰涧伏击战斗、收复晋西北七城之战等等,都有父亲所属719团三营机枪连和二营的战功。

    22年的戎马岁月,父亲在枪林弹雨中走过了四段血与火交织的战斗历程,他曾对我说:“我打过日本鬼子和美国兵,这二个世界上最强的军队都是我们手下的残兵败将。”血与火的战场教会他的不仅是生存与战斗,更让他在集体中感受到了超越个人的信仰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尹康宁:煤矿深井 扩红征兵
·下一篇:无
·抗日虎将叶成焕:不畏牺牲杀敌寇
·王立华:杀敌不如诛心!毛泽东只用了7个字(组图)
·朱家麟:奋勇杀敌的铁血抗日将领
·惠斑:抗美援朝铁血誓 溅血杀敌志愈坚(组图)
·特稿:抗美援朝铁血誓 溅血杀敌志愈坚(组图)
·特稿:七律·爱兵模范杀敌英雄之王克勤
·黄伟明:九死一生杀敌寇
·徐锐:河南理工学子追寻红色历史,抗战老兵讲述战场杀敌(组图)
·特稿:河南理工学子追寻红色历史,抗战老兵讲述战场杀敌(组图)
·七律·爱兵模范杀敌英雄之王克勤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尹康宁:服从分配 挥枪杀敌(组图)
尹康宁:煤矿深井 扩红征兵
戴伟国、邱燕红:福建漳州:一场跨越80年的
特稿:福建漳州:一场跨越80年的“开学第一
南雄举行纪念八路军南下支队万里远征到南雄
肖锋:南雄举行纪念八路军南下支队万里远征
特稿:南雄举行纪念八路军南下支队万里远征
顺昌县开展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
红色头条:新华社快讯:名单来了!这些外国
红色联播-天眸:向中红网汇报《百篇红色网文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