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特稿精选-王春龙:山东舰到香港的故事
作者:中华爱国艺术家 王春龙
浏览次数:
2025-07-07 12:16:4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2025年7月3日上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携多型舰载战斗机、直升机和陆战队员,浩浩荡荡地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维多利亚港。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到访,在香港社会掀起了一阵“航母热”,也勾起了无数香港市民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当下祖国强大的自豪。

    香港,这座有着独特历史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然而,自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后,香港便开启了一段被列强侵占的屈辱历史。随后,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南地区,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香港人民遭受着殖民统治的压迫,祖国母亲也因香港的离去而肝肠寸断。

    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才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香港发展的新起点。在回归后的这些年里,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保持着繁荣稳定,与内地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而此次山东舰的到访,更是为这份紧密的联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山东舰缓缓驶入维多利亚港时,香港特区政府船队、驻香港部队舰艇、直升机伴航伴飞,香港特区红色消防船行“水门礼”,以最高的礼遇欢迎祖国军舰的到来。山东舰飞行甲板上,700余名海军官兵身着白色军装,整齐列队排出“国安家好”4个大字,向香港同胞送去真挚的祝福。这一幕,让岸边早已等候多时的香港市民激动不已,他们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众多翘首以盼的市民中,有一位80岁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当他终于登上山东舰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老人回忆起自己和母亲经历过的被列强欺负的时代,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列强的军舰在中国的海域横行霸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看到祖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如此雄伟壮观,强大的人民海军英姿飒爽,老人心中的激动和自豪难以言表。他举起拳头,高呼:“中国人民军队万岁!”这一声呼喊,饱含着老人对祖国强大的欣慰,对人民军队的敬意,也代表了众多香港市民的心声。

    除了这位老人,还有许多香港市民也表达了他们对山东舰到访的兴奋与自豪之情。一位中学一年级的潘姓学生大清早6时许就出门了,只为第一时间看到航母编队。他表示年仅5岁时已看过辽宁舰来港,当时由爸爸带领,而这次则是相约朋友一起来,他直言“有种自豪感觉,见到的是自己国家的航母编队” 。还有退休摄影师姚先生,今年七十多岁的他知道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后,特地选择到靠近山东舰的海岸拍摄。他说:“这里的地标是南丫岛三个烟囱及风车,作为山东舰的背景一起拍下来,正好证明是在香港。”黄女士则专程乘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海怡半岛海滨长堤观赏山东舰航母,她透露,过去曾观赏其他国家例如英国及美国的军舰,但这次是首度目睹祖国的军舰,心情既开心又兴奋。

    山东舰的到访,不仅让香港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了祖国国防现代化的成果,也为香港的青少年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香岛中学把登舰参观的名额奖励给各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每班两到三个名额。登上山东舰的学生们,眼中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他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不时发出阵阵惊叹。香港学生杜培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就想更有能力去报效国家。”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欢迎仪式上致辞时表示,这次海军山东舰编队4艘海军舰艇访港,特别振奋人心。这次山东舰编队访港,将让香港市民亲身体验国家现代化军舰的宏伟与先进,更认识国防现代化的成果;他们更能近距离看到海军的英姿,感受军队的专业优秀、坚毅精神和无私奉献,加强市民的民族自豪感。

    时隔8年再有海军航母访港,香港舆论认为意义重大。从8年前的辽宁舰编队到本次山东舰编队访港,北京传递出多个重要信号:展现国家对“一国两制”及香港的支持;在今年国家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航母编队访港说明国家在重要历史节点同香港社会一起纪念抗战胜利,一起重温历史、面向未来,有利于增进民族情怀和国家认同;在国家日益希望推动港人了解国情的背景下,航母编队访港有助于香港社会直观了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情况 。

    香港是个重要的国际窗口,航母编队访港说明中国有实力、有决心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从辽宁舰到山东舰的改进,可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海军的进步和实力,既鼓舞了国人,又能震慑潜在的威胁。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未来海军舰艇访问香港会成为常态化的行动,会把最新的舰艇向香港同胞展示并组织开放活动。

    在接下来的访问期间,山东舰在维多利亚港西锚地,湛江舰、运城舰在昂船洲军营码头面向香港民众、青少年学生等群体开放,并开展军事体验、训练展示、国防知识讲座等互动交流活动。香港市民们踊跃参与,他们登上军舰,触摸着先进的装备,与海军官兵亲切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海军的了解和对祖国的热爱。

    山东舰到访香港的故事,是香港与祖国紧密相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国防力量日益强大的见证,也是香港市民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的体现。它将在香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精选-天眸:《星火》——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下一篇:无
·红色联播-王春龙:永远跟党走——谨以此文献给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4
·中华传统-王春龙:三月三:我们永远的父亲节
·特稿精选-王春龙:挺直中国的脊梁——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61周年!
·红色联播-王春龙:百年辉煌,盛世华章——谨以此文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4
·红色联播-王春龙:红色文化伴我长大——谨以此文献给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
·红色联播-王春龙: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
·特稿精选-王春龙: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谨以此文纪念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
·中红网-王春龙:传承五四精神,奔赴时代新程——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五四青年节
·中红网-王春龙:丹中友谊源远流长,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组图)
·中红网-王春龙:西藏解放感谢共产党(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精选-王春龙:山东舰到香港的故事
粟裕长子粟戎生考察湘军旗粟裕纪念馆,“ 我
《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一书首发仪
红色头条:《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
特稿精选-天眸:《星火》——献给中国人民抗
特稿精选-天眸:今天的“七一”当书南街村
《开国上将郭天民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简在湖
红色联播-陆世亮:铁心向党 赓续荣光(组图
警卫战士出身的共和国上将——万海峰(组图
“两弹一艇”精神传承联谊会会长宋京波一行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