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025年5月24日,是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成功90周年的日子。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缅怀。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目标是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大渡河,作为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极为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蒋介石妄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将中央红军围歼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然而,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并没有被眼前的艰难险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所吓倒。
5月24日晚,中国工农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过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国民党川军驻守,渡口有敌军筑堡防守。当晚,红1团巧妙部署,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则率第1营冒雨分3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战斗,成功击溃国民党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幸运地找到1只木船。
5月25日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正式打响。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追击炮弹精准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分成两批,冒着国民党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奋勇前进。当快接近对岸时,国民党川军向渡口疯狂反冲击,杨得志果断命令再打两炮,再次正中国民党川军。勇士们克服了惊涛骇浪和敌人的凶猛火力,成功登上对岸。随后,他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有力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国民党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国民党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在后续的行动中,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顺利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在战斗过程中,勇士们听从党的指挥,凭借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英勇无畏的精神和紧密的团队协作,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央红军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他们心中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严明的纪律,将生死置之度外,勇往直前地冲向敌人的阵地,这种精神令人动容。
强渡大渡河的胜利,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困死在大渡河以南的美梦,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不仅体现了红军将士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坚韧不拔、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
如今,90年过去了,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在当年党的英明领导下,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强渡大渡河的历史事件和革命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其新时代优秀领导人带领之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红军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缅怀。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我们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