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大将军与红军雕塑像——《红军强渡大渡河展览馆》雕塑大渡河回忆片段(组图)
作者:王凌霄
浏览次数:
2024-11-27 13:58:2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大渡河畔,石棉县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的广场上,矗立着雄伟壮丽的红军雕塑头像,他似一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镇守着雅安地区的三山五岳、镇守着奔腾咆哮的大渡河。

    这位雕塑红军头像的人名字叫叶宗陶,一位自学成才的青年、一位天妒英才的帅哥。

    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赞叹不已,很多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伫立在雕塑前热泪盈眶,久久不肯离去。

    红军雕塑像矗立在红军展览馆广场中轴线,好评如大渡河波涛狂奔而来,不管是雕塑圈内还是普通老百姓,瞻仰到这尊红军头像都激起对英雄的崇拜、对红军的缅怀,叶宗陶声名远播,连雕塑界权威都说,红军雕塑头像确实有一种惊天地、泣鬼神、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是什么因素让他冲破自己禁锢、跳到一个那么高境界的?他没有进过美术学院,他怎么能有如此高的襟怀?创造出如此高规格的雕塑?断定他获得某种令他震憾、令他颤慄的灵感才激发出他的天才。一时间探索他灵感出现的话题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遗憾的是天妒英才,才三十出头的他刚完成头像的最后一刻,为了使展览馆能够更完美,冒雨前行,被塌方的一颗顽石击中,倒在青春年华的路上。

    斯人已逝,探索他雕塑红军头像的灵感已经淡淡隐去。

    可是我没有忘记,因为我和他有一面之缘,又和他父亲一辈有交集,又和他两个兄弟相识,他父亲叶宪文的书法挂我墙上,他兄弟送我葡萄的画挂我房间。他父亲的书法是雅安一绝,隶书突破古隶陈规,独树一帜,初看书法锦绣典雅、似行云流水,再仔细欣赏,才发觉他的险峻奇弘,内藏玄机、变幻莫测,似有万壑涛声之势连绵不绝之势,令人叹为观止,他兄弟叶仲文善长画兰草,我见过他出的一本画册,里面全部是各种名贵兰花,小兄弟叶季文,也是书法、丹青双馨,在民国时期被人称为“叶氏三雄”。因为他们生活在旧社会,生活的舞台空间狭小,没有人能给他们兄弟发挥才能的天地,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而叶宪文的四个孩子,三个男孩子,叶宗陶、叶宗明、叶宗诚都堪称雕塑行家,他们生活在新社会,祖国给了他们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叶宗陶的红军头像令他一战成名、叶宗明从一个乳牛场挤牛奶的工人,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08奥运会时一幅北京奥运会雕塑大赛》获得中国美术协会金奖,兄弟大学毕业,在建委工作,如鱼得水,创造出多少炫丽灿烂的作品。

    今年十月分我应邀参加雅安市总工会搞《红色工运教育基地》展,我负责一章“工人文化”,其中不泛佼佼者,当然首当其冲莫过叶宗陶,他雕塑的《红军强渡大渡河》中红军头像现在仍然熠熠生辉,我们小组去安顺收集资料,在红军《强渡大渡河展览馆》的广场上,令人震撼的红军头像矗立在蓝天白云下,而我要研究他当时雕塑出红军头像的灵感来自哪里更加强烈!

    要充分理解叶宗陶创造时的灵感肯定只有找他的亲弟弟叶宗明,因为他也是一位大师大师,他的那幅震惊中外的《北京奥运会雕塑大赛》高台跳水,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金奖,是美术界最高荣誉。我仔细琢磨这幅雕塑,下面一行小字更令我怦然心动,吃惊得下巴久久合不拢,它又是一个美术家协会评委高屋建瓴的评价:“你是第一个用雕塑表现高台跳水、也可能是最后一个”, 想不到美术家协会的评委有这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真是高手,这是对叶宗明雕塑的肯定,更是对他雕塑的深刻的评价,也是对其他雕塑界的同仁一种鞭策。

    叶宗陶和叶宗明兄弟二人肯定是一脉相承,他们兄弟三人的雕塑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老百姓给他们兄弟一个美誉《小叶氏三雄》,因为他父亲叶宪文是雅安著名的书法家,他的 由雕塑家讲解雕塑家的故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才知道什么是雕塑家的灵感。

    11月8日,我们一行驱车到草坝镇塘坝村叶宗明居住的秋明山庄,他真正是一位文化人,一位山水画家,他选择这钟灵毓秀的半山腰,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静心泼墨,门前的标志 “秋明山庄”一看就知道这是取他老婆罗秋华一个字,加上叶宗明一个字,两口子果然伉俪情深。

    山庄周围除三户艺术家的别墅外,几乎无人居住,空旷的山野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一垄一垄的茶叶整齐得让人爱恋,一幢别具风格的楼房清新典雅,门前的花园栽有龙竹、茉莉花,首先吸引眼球的是雕塑“高台跳水”,运动员从在圆环机构的空中腾挪跳跃,英姿飒爽,蓄势待发,临近水面,笔挺身姿跃水中,没有丝毫水花,好优美、好潇洒,这不就是去年那个激起全世界人民沸腾的一跳、让评委们都吃惊得合不拢嘴,结果全部打满分的全红婵的一跃吗?而叶宗明这幅作品是08年的,离他得奖已经16年了,这个叶宗明有先见之明啊,全红婵的一跳更会让这幅高台跳水魅力永在,这就是一个雕塑师的慧眼独具,所以他获得“08年北京奥运会雕塑大赛金奖”

    叶宗明夫妻笑吟吟的在花园门口迎接,秋华是我同学的妹妹,一别经年,风霜已经刻在额头上。

    一进他的创造室,那幅红军雕塑头像赫然在目。

    我悄悄地告诉他,今天拜访他的目的是想知道当年他哥哥叶宗陶雕塑红军头像时的灵感来自哪里。

(红军强渡大渡河雕塑像)

    当年我瞻仰叶宗陶雕塑红军头像,总觉得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大气磅礴、英勇刚毅、一往无前的精神凝聚在这花岗石的头像里,让我浮想联翩,叶宗陶的内心世界广袤无边,那种崇拜英雄的情结我懂,想起我小时候和他第一次见面,他那时就说过他要画一幅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画,想不到十多年后他的愿望实现了。

    那是我读小学时,在中大街一个娃娃书铺看连环画,我在看一本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连环画,一个小朋友过来悄悄地给我说:你在五小读书,你妈妈是老师,我们交换看你干不干。他拿的是一本黄继光的连环画,为了节约钱,他说我母亲是老师,又是一个学校,一下就拉近我们的关系,我们就亲热起来,我当然同意交换看,节约一分钱啊,看完后他拿着书,翻到一页指给我看,这幅画好精彩,船工在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上为红军驾船,这位红军威风凛凛的立在船头,手拿驳壳枪,回个头喊:同志们冲啊!他说好威武。

    几年后我遇到他,他坐在一辆解放牌汽车上等人,他招呼我上车,他已经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他问我在哪个中学读书,我说在雅二中,他说他“你认识一个名字叫王X衡的同学吗?我说认识啊!他说:我要给她画一幅画!以后我们就没再见面,不知道他给那位同学画没有。

    大约是在1969年,我在京剧团门口遇到他,他兴冲冲的告诉我,他昨天去石棉县安顺场,找到当年为红军划船的帅仕高,他为他画了几幅头像,他非常满意。帅仕高给他讲了红军当年强渡大渡河的英勇状况,我当时非常佩服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说他今生今世就想为红军塑造一个雕像的愿望。他回来后立即画红军17勇士强渡大渡河后,反复琢磨、反复否定,1980年初他画出第二稿,画面上有营长孙继先,右手握着盒子枪,左手握大刀,向前冲锋,一个战士手握卡宾枪,另一只手握手榴弹,准备扔出去,再一个就是船工双手掌舵,这幅画参加了 “四川青年美术作品展”获得成功。让他崭露头角。

    再过几年,我见到的是他雕刻的红军头像。他雕塑的红军塑像很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名声大振,都说雅安出了一个雕塑天才。我每次瞻仰叶宗陶雕塑的红军头像,总感觉那种不可阻挡的气吞山河气势。创造出那幅惊天动地的雕刻?灵感来自哪里?我一直揣着这个疑问,想知道他当时是怎样搞红军头像创造的,还非常有轰动效应,全国各地来参观的游客赞赏不已、各个媒体争相报道,可惜我一直没有再见到他,以后就传来噩耗,天妒英才,他倒在去他雕塑的石棉县安顺的路上。

    叶宗明告诉我,说起叶宗陶塑造《红军强渡大渡河红军头像》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如何成功的、如何获得灵感的,我今天详细的告诉你:

    1980年11月份,雅安文化部门正式决定修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标志》把叶宗陶调来参加筹备组,在石棉县文化馆、雅安市文化局、雅安市文化馆的最大鼎力支持下,他以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基础上反复修改,设计了几种方案,他都不满意,他觉得这是百年大计的红色纪念碑,责任重大,意义非凡,红军强渡大渡河,粉粹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在红军强渡大渡河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史学家说:没有强渡大渡河的的胜利,就没有中国工农红军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每读到这句话,叶宗陶就热血沸腾、泪流满面,他不仅觉得责任重大而且信心百倍。他对大渡河的敬重也油然而生,必须有一幅在大渡河畔、两边崇山峻岭,当年石达开就在这里“折戟沉沙”然而红军强渡大渡河,冲出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以前创造的作为《强渡大渡河》的标志性建筑显然分量不够,这雕刻必须起“镇得住”一切的作用,“镇得住”三个字成为他创造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基调,他否定了前面的作品,他又到安顺场实地考察,登上当年红军渡河时曾作为指挥所的旧碉楼,极目望去,只见大渡河波浪湍急,滚滚波涛,又下到当年起渡的周家碾房,荒野河滩,卵石遍地,它们可记录着当年红军的脚印啊!又来到当年登陆的安靖坝、桃子湾,看见了当年红军以势如破竹的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红军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断地冲击着他的脑海,那么宏大的气场、那么伟岸的身躯、那么顽强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分量重大,气贯长虹,这些基础铺垫有了,可以作为雕塑的补充,但还缺乏画龙点睛的灵魂之笔,他还不满意。

    他又去拜访老船工帅仕高,帅仕高听到叶宗明想雕塑一个“镇得住”的形象时,他激动的说:大将军的形象就镇得住,他虽然不是首长了,但他确实是有镇得住的气势,并且他就是当年的红军战士,他就是强渡大渡河的红军战士!他给叶老师讲了见到大将军的情景,那是1966年4月,大将军在石棉矿住了三天,视察了矿山、职工医院会见了技术人员,专门会见老船工帅仕高,会见时我不知道他就是大将军。

    大将军第一句话:你是帅仕高吗?我们老朋友了,早就想到安顺场看看你们,当年你和一老一少两个船工划一只船嘛!

    “首长,你咋个记得这样清楚?”

    “我是当年的红军战士,今天是代表那些乘你们的渡船过河的所有红军战士来看望你”。

    说着就给所有的老船工行了一个鞠躬礼。

    我今天以一个红军战士来看望老朋友的,当年你们冒着枪林弹雨,不怕牺牲为红军划船,红军感谢你们!

    我不知道他的身份,认为这是一个单位的领导来看望我们,身边人告诉我他就是当年中央红军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啊!他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大将军啊,身份何等高贵,可他却说是红军战士的一员。现在大将军仍然那么刚毅、那么坚强,眉宇间目光仍然深邃、坚定。显示了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他还拿出10元给我,让我好好医眼睛,他说钱虽少,但代表一个红军战士的心意。那时候10元钱已经不少了(摘自川矿记忆,石棉矿报,《彭总在四川石棉矿》作者钟持琼 1982年9月2日 )。

    叶宗陶的构思清新起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大将军身经百战,运筹帷幄,威震八方,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农民船工冒死划船,这样的场面就是红军长征精神,而强渡大渡河是关系红军生死攸关的一场战役,这是何等惨烈、何等悲壮的战役,大将军既是指挥者又是战士,他的穿着、他的五角星军帽,确实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眉弓、目光、鼻孔、嘴唇、既伟岸又坚毅,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不就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的原型吗?碉楼,城堡一样的碉楼,一块一块的石头垒切,头像、碉楼一结合,庄重、稳健、威镇四方,他击季节拍案,高兴得血脉喷张,他推开窗户仰望苍穹:”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顿时他的艺术细胞象闸门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他没有犹豫、没有倦意,他说:一定要有新鲜感,一刻不能停”他挽起袖子、抓起泥巴,噼里啪啦,做了一个通宵,一气呵成。他把红军英雄镌刻在花岗石上,让红军钢铁般的意志融入骨髓,深邃坚毅的双目锁定了红军必胜信念,他不用枪林弹雨、不用惊涛骇浪,他把红军头像镶嵌的花岗石里,花岗石与与红军魂组成的铁血柔情,给人留出无暇想象空间,因为长征道路还很坚险、还有血与火的考验,远比人们想象的艰难万分,红军战士将会冲锋陷阵、他们的热血或许会洒在大渡河畔、他们的身躯或者永远留在大渡河里、活着的红军战士将继续用血肉之躯冲进血雨腥风中,直到中国革命胜利。

    完工后,他躺在板凳是呼呼大睡。

    雕刻完成,但最终还必须要有权威部门的认可,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他和同志们一起去四川美术学院,向雕塑系的教授们征求意见,教授们一见图案开始就惊讶,继而是兴奋,这不就是我们专业人员想要的效果吗?他们专门安排时间开了一个座谈会,各抒己见,最后叶毓山院长一锤定音地说:叶宗陶这个稿子设计新颖,主题突出,时代感强,雄健粗犷、整体团块、言简意赅、具有大渡河畔地方特色,红军乘船渡河的浅浮雕、设计非常妙,是头像的一个很好的补充,红军头像为主,这是表现红军长征一往无前的精神,就这样,可以定稿了。

    听完叶宗明对哥哥的讲诉,终于明白,红军雕塑头像为什么有那种坚毅、霸气、威镇四方的感觉,原来叶宗陶在大将军身上找到的灵感,难怪红军头像那么气概非凡,他曾经指挥过百团大战打败过倭寇、统帅过千军万马击溃过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我们的主席都夸奖他:谁为我横刀跃马,唯有彭大将军,在朝鲜战场上,他担纲主帅,纵横在三千里江山,击溃过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美国名将李奇微、范弗里特,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这位将军身上自然有股不一般的威严气概,自然有威重如山的气质,以大将军的形象雕刻出来的形象当然“镇得住”堂子,并且他当时就是红军战士中的一员,红军战士的衣服、军帽、红军战士的眼神、坚毅,大将军身上要有尽有,他就是最集中的体现了红军精神,这样的造型不仅符合当时的状况,更接地气,创作出来就会形似、神似,配合红军头像下面的浮雕,他创造的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雕塑,所以不仅老百姓喜欢,那些曾经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特别青睐这红军头像,他们久久不肯离去,因为他们熟悉这头像的气息、熟悉那顶红五星的红军帽,他们嗅到当年铁马冰河、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听到嘹亮的冲锋号,他们期盼这头戴五角星的指挥官能发出命令,他们会跟着他指的方向。虎吼着扑上去,用胸脯应着刺刀,来一场血与火的战斗,马革裹尸还是军人的荣誉!

    老红军们久久不忍离去,因为他们的眼泪还没有擦干,因为他们还在怀念那些为共和国牺牲的战友。

    老红军们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斯人已去,雕像永在。

    红军雕塑像宏伟的矗立在安顺场,叶宗陶永远地倒在去安顺场的路上!他是含笑九泉地,因为他完成他毕生的遗愿。

    1981年7月20日,叶宗陶到石棉去为了完成展览馆的圆满完成,那天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那时的公路经常发生垮塌状况,到荥经泗坪段时,又遇塌方,飞石击中他的头部,他倒在塑造英雄纪念碑的路上、倒在青春年华的路上,33岁的生命就此嘎然而止。大渡河边耸立的红军雕塑像成为他遗留给世人的丰碑。

(叶宗陶雕塑像,作者叶宗明,以上照片均是王凌霄摄于2024年11月8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缅怀毛泽东(献给毛泽东主席诞生131年纪念日)
·下一篇:无
·特稿:缅怀毛泽东(献给毛泽东主席诞生131年纪念日)
·特稿:缅怀毛泽东(献给毛泽东主席诞生131年纪念日)
·特稿:山内——红旗不倒24年(组图)
·特稿:仰望长征,热血澎湃(图)
·“国典香竹”秋季高端文化交流活动系列之六十九在京隆重开幕(组图)
·中红网-贾斌:《北上无音讯·归来有忠魂》长征精神的传承与致敬——纪念中央红军
·特稿:《矿工传奇——刘先胜传》正式出版发行(图)
·特稿:英雄来自人民,祖国人民迎接英雄回家——将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特稿:人民空军接英雄回家 视频唱响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
·特稿:为一首诗付出一辈子的女人——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马家大院杨大玉守护红军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王凌霄:大将军与红军雕塑像——《红军强渡
特稿:大将军与红军雕塑像——《红军强渡大
特稿:缅怀毛泽东(献给毛泽东主席诞生131年
华军:缅怀毛泽东(献给毛泽东主席诞生131年
特稿:缅怀毛泽东(献给毛泽东主席诞生131年
陈民安:山内——红旗不倒24年(组图)
特稿:山内——红旗不倒24年(组图)
沂蒙精神进小学课堂,长理学子传红色薪火(
中红网-陈业秀:痛悼叶嘉莹先生
福建省连城县赖源乡计生协:帮扶果农种植“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