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邹善水:从闽西红土地走出去的抗日英豪(组图)
作者:邹善水
浏览次数:
2025-07-24 16:18:2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邹光春夫妇合影。邹凤勇摄

邹光春直接参战作战证明书。邹凤勇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阳光明媚,青山如黛。巍巍鳌峰山下,闽西连城县四堡镇雾阁村里,人们赞颂着一位抗日英豪,他既是抗日战士,又是发展农业生产最普通的生产队长,陂受村民赞颂。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镇雾阁村抗日英豪邹光春嫡孙邹凤勇。

    邹凤勇回忆说,爷爷邹光春是参加过抗战时期宜昌保卫战的抗日战士,在世时,常对儿孙讲叙他参加抗击日本倭寇的战斗故事。教育后代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做新时代的爱国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邹凤勇记录了爷爷邹光春的抗战故事。民国廿九年(公元1940年农历10月14日),在“抗日救国,匹夫有责”的抗战救亡感召下,闽西红土地上年爱国青年年仅17岁的邹光春一心要保卫家园抵抗外敌,只身从长汀县四堡乡(当时的四堡乡属长汀县辖)来到宁化县湖村,报名应征加入抗日部队国军第66军,时任军长是宋瑞珂(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原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同年随军开往湖北宜昌集中军事训练后编入150师199团1营2连。因邹光春参训特别认真,实弹射击的成绩特别突出,被选为1营2连的机枪手。受训一年后,参加师部实弹射击比赛夺得第一名。回连队后被择优当上了上士班长。1943年,150师199团在宜昌外家河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在8天7夜的战斗中,邹光春因作战勇敢,射击敌人毙命力极高,机枪猛烈扫射把敌人打得几乎无还手之力,日寇在150师部队强大的火力攻击下,狼败溃退到长阳;邹光春亦以战功卓著被晋升为排长。而后,日军再次调集援兵反扑,先后又打了十余天,邹光春同战友再次把敌人打得丢盔卸甲,退至江北。后部队调至三斗坪一边休整,一边修筑和加固防御工事。

    1944年至1944年,邹光春随部队在沙罗关、刘家坪一带与日军展开多次激战。邹光春因屡立战功而被调至军部特务营任二连二排排长。同年11月,邹光春随部队在溢阳关、溢山关一带与日军展开血战,战斗至漠盘州,敌我双方均损失惨重。1945年2月,部队与日军展开更为惨烈的战斗,邹光春的战友几乎都牺牲了,身边有的战友被敌军倭寇的战斗机投弹炸的血肉横飞,脑浆和鲜血溅满了邹光春等幸存战友的头脸和身上,连长也不幸牺牲。此时,部队已被日军包围,眼看有全军覆没之危。就在阵地上,军官们临阵研究突围策略,邹光春大胆建议:集中仅剩的迫击炮集中火力往敌处猛轰,撕开一道缺口后组织剩余官兵冲锋,这支抗日部队终于冲出重围。此次战斗中,邹光春脚部被弹片击中负伤,仍继续勇猛战斗,脚上的绑腿因粘满鲜血而无法解开。战斗进行到最后,阵地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之后,部队撤出战斗,经观音堂到边山河休整和修筑工事。

    邹光春因作战英勇,杀敌众多而被提拔为上尉连长。1945年8月8日,日军投降,邹光春随部队从沙市上游过河下至苏州,后邹光春随部队又开赴武汉,在四马路接收日军正式缴械投降。之后邹光春又随部队碾转到黄陂,从古城调至河南信阳州驻扎。到1946年10月,乘稍事休整间隙,邹光春请人写信寄回老家,不久后,便收到老家的回信。因邹光春没文化看不懂信,便请了一位姓杜的北方文化人看信。后邹光春问其对时局的看法,那位姓杜的战友说:还是回老家好,跟国民党是不能持久的。中国的战况,从北方来看,有打“平型关大捷”、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随着沈阳、长春、山东枣庄、济南、徐州、天津的解放,南京蒋介石的王牌军张林甫的溃败,就等待着北京傅作义部的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此后,邹光春于1946年10月中旬以回家乡结婚的名义,向上司请假回到老家福建省长汀县四堡乡雾阁村。到家后,邹光春娶妻结婚、成家立业,农闲时做些小生意,耕种粮田。当时原由长汀县管辖的四堡,地方上有一支势力颇大的土匪队伍,匪首江雄生是邻乡清流县长校乡江坊村人,想拉拢邹光春入伙以扩充其实力,并曾三番五次,软硬兼施地说邹光春有两兄弟,一定要去江雄生部下才可避免抓兵。邹光春义正词严反问他:“抗战打鬼子,我是国军里的上尉连长。要我去你们那,是你领导我还是我来领导你?”问得江雄生无言以答,只好灰溜溜走了。邹光春回家后,因战功卓著,当地土匪恶霸也不敢骚扰邹光春,邹光春也不参与他们的组织欺压百姓。邹光春只是在家耕田和做些小买小卖挑担生意。直到家乡解放,四堡由长汀县划归连城县管辖后。1951年解放军253团到四堡乡进行土改、镇反、分田分地。邹光春当时积极加入农会,积极参加民兵组织,以训练好当地民兵为已任,并积极参加剿匪反霸。在全区民兵训练、三乡比赛中,邹光春在雾阁乡民兵训练比赛中由区委评定为第一名。之后四堡区公所区委书记兼区长陈立泰、潘加荣副区长、武装部彭正洲部长,曾多次动员邹光春出任四堡区武装部的武装委员一职。邹光春却考虑到自己没文化,担心不能胜任区武装委员工作,所以不肯出任,坚持在村里只当农业互助组组长。农村实行公社化后,社员一致选举邹光春担任生产队长。1958年以来,邹光春身先士卒不负广大社员的期望,带领的生产队发展农业生产,成为全社粮食增产幅度最高的生产队;在计划经济时代,每10分的工分值达2.60元多。1980年冬,集体所有制解散分田到户,邹光春已年过六旬,但在农业战线上邹光春仍是老当亦壮,坚持参加农业生产,深孚众望。有人赠联颂邹光春,上联:“抗日英雄门第”,下联:“劳动模范人家”,横披:“四堡一人”。至2012年9月17日无疾而终,享年91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黄中泉、吴梦茜:“朝着胜利的方向——中共中央驻地巡展(1921-1949)”三明站(永安)启动仪式举行(图)
·下一篇:无
·从闽西红土地走出去的抗日英豪(组图)
·特稿:从闽西红土地走出去的抗日英豪(组图)
·闽西红土地松毛岭上“非遗”夏令营让孩子们快乐度暑假(组图)
·邹善水、张鹏飞、罗盛达、傅水明:闽西红土地松毛岭上“非遗”夏令营让孩子们快
·特稿:闽西红土地松毛岭上“非遗”夏令营让孩子们快乐度暑假(组图)
·黄红梅:信仰之火永耀红土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而作(组图)
·特稿:信仰之火永耀红土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而作(组图)
·第三届红土地文学评选活动在酉阳揭晓(组图)
·闽西红土地 连城县龙岗书画社揭牌开馆(组图)
·邹善水、罗福仲:闽西红土地 连城县龙岗书画社揭牌开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从闽西红土地走出去的抗日英豪(组图)
邹善水:从闽西红土地走出去的抗日英豪(组
特稿:从闽西红土地走出去的抗日英豪(组图
黄中泉、吴梦茜:“朝着胜利的方向——中共
特稿:“朝着胜利的方向——中共中央驻地巡
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红色头条:刘伯承与抗日战争 ¦ 出师
红色头条-吴淳:论毛泽东对规律的认识方法与
红色联播-胡山: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
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