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他率部转战华北敌后,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他组织指挥了一系列经典战役战斗,那是岁月长河中闪耀的璀璨光芒。他用非凡的军事谋略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传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我们怀着崇敬之情,精选了抗日战争时期一系列生动的故事,重温刘伯承同志率领一二九师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感受那段艰苦卓绝却又热血激昂的岁月。我们将铭记历史,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这精神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937年7月7日夜,北平城西南卢沟桥头炮声震地,火光烛天。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所部英勇抗击日本华北驻屯军的突然进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揭开了序幕。
8月6日,驻扎在甘肃省镇原地区红军援西军总部待命的刘伯承、张浩,接到中共中央命他们赶赴洛川冯家村开会,并令援西军撤回到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整顿的电报后,率援西军日夜兼程到达石桥镇,将司令部设在石桥镇以西的小磨村,由参谋处长李达主持整顿工作,立即马不停蹄奔向冯家村。
8月22日,刘伯承和张浩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为了使全党和红军适应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国内出现的复杂的新形势,制定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而召开的。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行动路线和基本任务,指出争取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明确红军必须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由国内革命战争的正规战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游击战转变,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使游击战争担负配合正面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会议于 25日结束。当天,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宣布将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下辖3个师,林彪为第一一五师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贺龙为第一二〇师师长,萧克为副师长;刘伯承为第一二九师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不久,南方红军和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刘伯承任第一二九师师长
9月1日,刘伯承与张浩赶回援西军驻地。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召开领导干部座谈会,传达洛川会议精神。9月4日,在连以上干部会议上继续作了传达,并宣布了改编的组织。以援西军为主改编为第一二九师,红四军的第十、第十二师改编为第三八五旅的第七六九、第七七○团。红三十一军的第九十一、九十三师改编为第三八六旅的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团。陕北红军的第二十九、三十军,独立第一、二、三、四团和第十五军团骑兵团改编为师直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骑兵营。另有一部分干部组成了教导团。全师共1.3万余人。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三八五旅旅部和第七七〇团,连同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重营,脱离第一二九师建制,留防陕甘宁边区。第一二九师准备出征的人数是9160余人。随后,宣布了干部名单,除刘伯承、徐向前的职务已明确外,张浩任政训处主任(10月下旬改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倪志亮任参谋长,宋任穷任政训处副主任。

▲129师北上抗日誓师大会
9月6日,援西军举行改编和出征誓师大会,陈赓担任誓师大会总指挥,参谋处长李达协助。此时正是西北黄土高原秋高气爽的季节,可这一天却显得有点特别,一清晨,天低云浓,细雨点点。援西军所属部队,陆续向设在石桥镇的会场开进。不一会儿,雨点密起来,滴在人们脸上,感到冷飕飕的。陈赓和李达商量,打算请示师长,大会等天晴了再开。他们刚商量妥,就见刘伯承、张浩带着一群人骑着马来了,军装已被淋湿。
刘伯承问:“你们干什么去?”
“报告师长,雨越下越大,是否……”陈赓正要提出请示。
“不行!”刘伯承神情严肃,一下子打断了他的话,“军人嘛,就是要风雨无阻,决定了的就不能随便改。今天是我们改编和出征的誓师大会,更不能改,必须按时举行!”
“是!”陈赓和李达拨马回头,执行命令去了。
雨点成串地落下来。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会场。随着一连串此起彼伏的口令声,队伍迅速地移动、调整着,刹那间,近万人面向检阅台,列成了一个庞大的方阵。
检阅台很简陋,野地里竖起四根立柱,上架几块木板,立柱外侧贴上了标语。刘伯承、张浩等立在检阅台上,无遮无盖,任凭风吹雨打。一位参谋找来雨衣给刘伯承披上。刘伯承说:“你知道为将者应当‘冬不衣裘,夏不张盖’吗?”参谋赶紧将雨衣收起来了。
陈赓宣布誓师大会开始,请刘师长讲话。刘伯承高声宣布:“今天是我们的改编和出征誓师大会,也是我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宣告诞生的日子。”随后,他谈到了改编的意义。他先简要概述了全国和华北抗日的形势,指出:卢沟桥事变后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热潮,国民党政府在我们共产党和民众的推动下也已投入了抗战。目前上海方面正在激战。华北方面日军于7月底攻占平津后,正分三路急进,一路沿平绥路西犯晋察绥,一路沿平汉路南犯河北,一路沿津浦路进窥山东。华北是敌我势在必争的战略要地,恶战是免不了的。紧接着,他又说:“经过我们共产党的努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了。我们共产党人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我们要把主要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抗日救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我们要把阶级的仇恨埋在心里,跟国民党合作抗日。”说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同志们,对改编这件事需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换帽子算不了什么,那不过是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不会变的,红军的优良传统不会变,我们解放全中国的意志也不会动摇!”他拿出一顶军帽,指着青天白日帽徽说:“这顶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跟红军帽告别吧!”说罢,他把那顶黄军帽戴在头上,然后发出命令:“现在换帽子。”随着他的话音,全师人员一齐戴上了黄军帽,把换下来的红军帽仔细折叠起来,揣进怀里。换帽之后,举行了授旗仪式。刘伯承一一拿起各旅、团的大旗,授到指挥员们的手里。

▲即将改编的红军,举行抗日誓师阅兵大会
阅兵仪式开始了。部队顷刻间变换了队形,分列广场四周准备受阅。刘伯承和张浩、宋任穷乘马绕场一周,一一检阅了第一二九师的各支部队。这时候徐向前、倪志亮还在延安,没有到任。干部战士看到刘伯承全身湿透,两腿紧夹马身,腰板挺直,右手标准地行着举手礼,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不禁产生由衷的敬意。刘伯承已经四十五岁了,从投身辛亥革命起,出生入死几十年,带着一身创伤。如今肩负师长重任,还是那样一丝不苟,处处率先垂范。联想到他在长征中率部一路过关夺隘,到左路军、援西军后带兵、练兵等样样受人称道,大家对今后在他领导下进行对日作战,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阅兵完毕,刘伯承回到检阅台上,带领大家宣誓,誓词是:
日本帝国主义,它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姐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为了抗日救国,我们已经奋斗了六年。现在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功。我们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上前线去杀敌。我们拥护国民政府及蒋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日,服从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严守纪律,勇敢作战,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回家!
我们是工农出身,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民众谋利益,对友军要友爱,对革命要忠实,如果违犯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的纪律制裁,同志的指责,谨此宣誓。
刘伯承领读一句,近万个声音复诵一句。这气壮山河的声浪,回荡在会场上空,显示了第一二九师全体将士誓死抗日救国的钢铁意志。
誓师大会后,全师转入紧张的教育和训练,准备出征抗日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