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歌舞>>正文
特稿:沂蒙姥娘 网络广播剧(图)
作者:汇声 刘莹
浏览次数:
2025-07-24 10:28:2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沂蒙姥娘》封面

    根据庞松石记述红色家史创作
    编剧: 汇声  刘莹
    由心灵的呼唤朗诵群、山东老干部之家朗诵团演播
    剧组人员:
    导演:汇声
    监制:张慧
    录音合成:雅玲
    后期制作:汇声
    旁白:刘莹
    石大娘由庞松石扮演
    石金鼎由刘博学扮演
    石金芝由陈元舜扮演
    石金铎由姜苏华扮演
    石健由惠勇侠扮演
    金兰由张男扮演
    庆法由朱和顺扮演
    邻居甲:卢夔琳
    邻居乙:张生妹
    匪兵甲:朱和顺
    匪兵乙:孟兆海
 
    《沂蒙姥娘》故事梗概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沭河岸边的石家村,有一位被人称为“当代佘太君”石大娘。她把三个儿子送到前方去打日本鬼子,全都壮烈地牺牲了,他强忍丧子之痛,接着又送女儿和两个孙子参加八路军,爱国之心令人敬佩。善良质朴,坚忍刚强的“沂蒙姥娘”形象,是千千万万沂蒙山老解放区妇女的缩影。
    本剧是根据庞松石记述的红色家史创作,由汇声、刘莹执笔完成。庞松石饰演了剧中的主要人物石大娘,也就是她的姥娘石李氏,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本剧由心灵的呼唤朗诵群和山东老干部之家朗诵团合作演播,网上排练录音,后期制作完成。大家用心投入作品,作为建党100周年的献礼。
    (汇声 稿)

    引子
    第一幕  小村喜事
    第二幕  兄弟英烈
    第三幕  前赴后继
    第四幕  感天哭棺
    第五幕  义薄云天

    引子

    (音乐《沂蒙山小调》起)
    旁白:我出生在老家沂蒙山区的沭河岸边。生下来母亲就把我送到姥娘家抚养,姥娘是当地人对外祖母的称呼。在这里我长到了五岁,对姥娘和姥娘家的人感情很深。
    我讲的就是俺姥娘的故事。姥娘石李氏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一双旧式小脚就没走出过十里八乡,可是她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女人。在我乐善好施、当过郯城县议员的姥爷去世后,30多岁守寡的姥娘一人拉扯起5个孩子,最小的只有6岁,也就是我的母亲石健。姥娘凭着她从小在《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古书唱词里懂得的中国传统道理,精忠爱国,深明大义,被郯城的老百姓誉为“当代佘太君”。
    故事的开头,就从俺三舅石金铎的婚事说起吧。那是1938年冬天,年关将近,石家村响起了一阵阵的鞭炮声,俺家有喜事儿了……

    第一幕 小村喜事

    (欢快的《山东小曲》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孩子们嬉笑声,大声喊着当地流行的童谣)
    孩子们:“重(chong)沟石村石大娘,抗日工作做得强,娘送儿来妻送郎,三个儿子上前方!”(重复)……
    石大娘:呵呵,孩子们,别夸俺 ,奶奶做的还很不够哪。快来,吃花生,还有大枣,(孩子们一哄而上“奶奶我要”)别抢,别抢,都有呢,呵呵呵呵。
    乡亲甲:石大娘,今天你家老三金铎娶媳妇啦,恭喜呀!
    石大娘:同喜同喜,快里屋里坐,炕头上坐。
    乡亲乙:哎,大娘,你家老三成亲,老大老二回来了吗?
    石大娘:没有,他两个哥哥在外边都忙,回不来,家里都是女人和孩子们张罗。这老三在外边也忙,还是我捎信儿强把他叫回来的。
    乡亲甲:大娘,那媳妇咋样啊?
    石大娘:好着呢,邻村他大表姑给说的这门亲事,姑娘叫金兰,模样周正,一手的好针线活,俺看着就喜欢。
    乡亲乙:大娘,再等上个一年半载的,您又要抱个大胖孙子啦,有福啊。
    石大娘:哎,小子们都在外边打鬼子,等打跑了鬼子,咱老百姓才真有福享哪!呵呵~
    (屋里嘻嘻哈哈的说笑声)
    旁白:姥娘站在小院门口,一个个送走了前来贺喜的乡亲们。三舅金铎不知何时站在了姥娘的身旁。
    金铎:娘,外边怪冷的,回屋睡吧,都忙了一天了。
    石大娘:嘿,你这个三小子,怎么出来啦?还不回新房里陪你媳妇去?
    金铎:(尴尬地)娘,俺,俺跟她只见过一面,咋就成俺媳妇了?
    石大娘:你个臭小子!咱乡下人不都这样?你整日价在外边东奔西跑地,啥时候能娶上个媳妇?金铎啊,你是娘最小的儿,你娶了媳妇,娘的心事儿就了了。你妹妹年纪还小,留在娘身边,你们不用挂着娘,啊。
    金铎:可她比俺岁数大呢。
    石大娘:你懂什么?媳妇大会疼人儿。还杵在这里干什么?快回屋去,这个傻小子,呵呵。
    (温情的琵琶曲响起)
    旁白:洞房中,油灯忽明忽暗,新娘坐在油灯下,羞涩地低头不语。
    金铎:你,你来俺家还过得惯吧?
    金兰:嗯
    金铎:俺在外边总不着家,你不憋屈吧?
    金兰:嗯
    金铎:俺这次回来,只能在家待三天,又要回队伍上去,你没不痛快吧?
    金兰:嗯
    金铎:俺走了以后,你在家好好伺候咱娘,大嫂二嫂都有孩子,家务活你多干点。
    金兰:嗯
    金铎:怎么老是嗯、嗯的,你倒是跟俺说句话呀。
    金兰:(羞涩地)俺给你做了一双鞋,你试试看合适不。
    金铎:做了双鞋?你咋知道俺的脚多大尺码?
    金兰:上回见面,俺不敢看你的脸,低着头只看见了你的脚,看着看着就记住了。
    金铎:呵呵,你可真行。嗯,正好合适,怪道俺娘说你心灵手巧呢。
    金兰:你这一走,啥时候才能回来?
    金铎:嗯,说不上。但能肯定的是,等赶走了小鬼子,俺一定回来,跟你好好过日子,行不?
    金兰:嗯,你可别让俺干等啊。
    金铎:不会的,俺石金铎说到做到。金兰~
    金兰:金铎~
    (音乐减弱)

    第二幕 兄弟英烈

    旁白:那是1941年4月25,在石埠村的一间民房里,担任苍马办事处石埠乡民主乡长的大舅石金鼎,秘密迎接参加会议的八路军武工队的干部,召集这次会议的就是担任苍马武装部部长的二舅石金芝。
    石金鼎:(开门声,悄声地)二弟,同志们都来了吧?
    石金芝:都来了,大哥,有你的安排,我们才有个落脚开会的地方。
    石金鼎:这里也不是很安全,敌人的耳目很多啊。二弟,自从你率领武工队伏击了鬼子,敌人对你恨之入骨,发誓要你的项上人头,你可要当心哪。
    石金芝:大哥,放心吧,我石金芝的头没那么好拿的,人们不是叫俺“铁打铜铸石金芝”吗?
    石金鼎:可不能大意啊。
    石金芝:知道了。庆法!
    庆法:到!
    石金芝:在外面加强警戒,一有动静,马上报告!
    庆法:是!
    石金芝:(压低声)大家都到齐了?现在开会。同志们,眼下日本鬼子疯狂地蚕食我们的根据地,对解放区进行严密的封锁。咱们苍马根据地只剩下在徐家贺城、旺南庄、岭南头、曹庄一带,南北不足20里地,东西不到5里地,就这么一块弹丸之地,日伪军笑话咱是“一枪可以打透的根据地”。中共山东一区党委为加强我们地区的力量,派富有斗争经验的115师东进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白涛同志,到苍马来领导我们的斗争。白涛同志来到以后,积极组织地方武装力量,把零星的抗日武装集合起来,成立了苍马游击大队,配合115师东进支队打了几个打胜仗,保住了我们的这块“弹丸之地”解放区。下一步,我们要扩大战果,夺回我们失去的根据地。
    与会者:好!
    石金芝:下面我来布置这次作战任务——(悄悄说话声)
    (急促的敲门声)
    庆法:石部长,不好了,敌人发现我们了
    石金鼎:二弟,赶快转移,我掩护!
    石金芝:不,大哥,你有三儿三女,一大家子人,你不能…,我掩护,你快走!
    石金鼎:论公我是这个乡的乡长,在我的乡里要听我的!论私在家里我是哥你是弟,也要听我的!(响起枪声)敌人是冲着你来的,不能让敌人得逞!咱哥俩长得像,还是我掩护你,快!快带你的人从东边撤!(拔枪冲了出去)
    石金芝:大哥——
    庆法:石部长,快走吧
    石金芝:撤!
    (石金鼎开枪吸引敌人)
    敌人甲:报告长官,前边有人向西边跑了,好像是石金芝,是抓活的还是打死他?
    敌人乙:石金芝是个死硬分子,抓活的也不会开口,看看他弟石金铎就知道了,快追,给我往死里打,往死里打!
    敌人甲:是!
    石金鼎:(喘着粗气)坏了,没子弹了。二弟,你跑出去了吗?(枪声密集)娘,俺这个当大儿的没能给您尽孝,来生再报答您老的养育之恩吧。(冲出去继续吸引敌人,敌人疯狂开枪,石金鼎中弹倒下)啊——(一声壮烈的音乐)

    第三幕  前赴后继

    旁白:二十多天后,二舅石金芝的警卫员,我叫他庆法哥,急急忙忙到石家村来报信,找到我母亲石健。(急促的脚步声)
    庆法:小姑,可找到你了
    石健:庆法,你怎么在这里?俺二哥呢?
    庆法:小姑,俺~,俺没保护好石部长,石部长他——他牺牲了
    石健:啊?二哥牺牲了?不,不会的,大哥说,他会掩护二哥,不会让敌人伤害他的。
    庆法: 4月25在石埠村开会,被敌人发现,石乡长为了掩护石部长突围,中弹牺牲了。
    石健:啊?俺大哥也牺牲啦?庆法,你说说,俺二哥到底是怎么牺牲的?
    庆法:5月16那天晚上,我们驻扎在临沭西里庄。敌人佯装八路军摸进村子,除掉了岗哨。石部长听到动静出来查看,被敌人偷袭,中弹负了重伤。双方的激战一直持续到天亮,敌人被我们打退了,但石部长没能熬到天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石健:4月25,5月16,俺大哥二哥牺牲前后只差21天呀。庆法,俺大哥二哥的尸首在哪里?
    庆法:石乡长牺牲后,白石官庄的一个拥护共产党的堡垒户石焕荣,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偷偷把石乡长的遗体埋在自家的菜地里,对外就说是外地的亲戚死了,临时埋在这里的。不到1个月石部长也牺牲了,他的遗体也抬到了白石官庄,和石乡长一起埋在了石焕荣家的菜地里,等待有朝一日启棺厚葬。
    石健:那要捎信给俺三哥,让他无论如何回来看看娘。
    庆法:小姑,别,别捎信了
    石健:为什么? 
    庆法:俺金铎叔,也….
    石健:什么?你说什么?
    庆法:俺金铎叔,早在两年前就牺牲了。
    石健:啊?
    庆法:本来组织上准备派担任滕县县委宣传部长的石金铎同志去延安学习,但是被该死的叛徒出卖了。39年5月,滕县的汉奸头子申宪武抓住了金铎叔,关在峄县二龙庙一个叫刘家车峪的地主的仓房里。吊打、灌辣椒水,百般折磨,石部长坚贞不屈,誓死不投降。敌人用尽手段没有效果,就残忍地枪杀了石部长。临刑时他大喊:“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共产党万岁!”
    石健:三哥,俺的好三哥呀!(哭)
    庆法:小姑,别哭了。上级说,俺大叔二叔牺牲的消息,组织上会告诉奶奶,但是俺三叔牺牲的消息,暂时先别告诉奶奶,接二连三的打击她会受不了的。组织上正派人去寻找石金铎部长的遗体,等找到了,兄弟三个会一起安葬的。
    石健:嗯,俺知道了。
    旁白:姥娘得知了两个儿子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可她没有当着人流一滴眼泪,默默地忍受着丧子的痛苦。党和政府为表彰石金芝同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夏庄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大会,数千人聚集到悼念会现场,为抗日英雄送行。当时姥娘被请上了主席台,苍马办事处的负责人刘白涛同志在追悼大会上讲了话。
    (脚步声,开门声)
    旁白:回到家,姥娘和我母亲石健坐在一起说话。(开门声)
    石健:娘,您累了一天了,喝口水吧。
    石大娘:哎,(喝水声。音乐起)妮儿呀,你大哥二哥都没了,他们是为国捐躯,为民除害,死得值,娘没什么可说的。可你三哥自打成了亲,就没回过家来,他不回来看娘就算了,咋也不回来看看他那刚过门的媳妇?唉,被窝还没暖透呢,就走了,怎么对得起人家金兰闺女哟!
    石健:娘,俺三哥他——
    石大娘:他怎么啦?
    石健:俺三哥——,俺三哥在鲁南一带工作很忙,听说组织上要派他到延安学习,说不定来不及回家,就去延安了。
    石大娘:去延安?那敢情好,好好学习,好好进步,娘不拖后腿。
    石健:娘,您真是俺的好亲娘!
    石大娘:妮儿啊,娘只有你这么一个最小的老生闺女,本打算把你留在娘身边哪儿也别去。可现在小鬼子还没有赶跑,咱队伍上需要人哪。娘想把你和你大哥的两个儿子也送到咱队伍上去,参加八路军,你愿意吗?
    石健:参加八路军?当然愿意,俺早就想参加八路军了,可娘你…..
    石大娘:别挂着娘,有你三个嫂子呢。你和你两个侄子都还年轻,到队伍上好好干,替你大哥二哥报仇哇。
    石健:(自言自语地)还有俺三哥——
    石大娘:你三哥?
    石健:(突然意识到失言,改口道)啊,还有俺三哥在队伍上打鬼子,替俺大哥二哥报仇。
    石大娘:金铎,我的儿啊,你在哪里呀?娘把你送出去干大事,可娘没有一天不挂牵着你,盼着你早点平安回家。唉,把娘的头发都熬白啦!

    第四幕  感天哭棺

    旁白:1946年,艰难困苦的抗战终于胜利了。组织上派庆法哥照顾烈士的遗属,并且赶在清明节,把石家三位烈士的遗骨移棺回乡安葬。这天姥娘和三舅母站在村头翘首遥望,像在等着什么人回来。
    (脚步声)
    庆法:奶奶,三婶子。
    石大娘:庆法,可把你盼回来了,俺托你办的事办成了吗?
    庆法:办成了,俺大叔和二叔的遗骨已经入殓启棺,马上就到了。这边的丧事,俺会帮您打点好的,请奶奶放心。
    石大娘:那,你三叔找到了吗?
    庆法:找到了
    石大娘:找到了?太好了!
    金兰:快说,你三叔是胖了还是瘦了?
    庆法:(支支吾吾)胖,胖了
    金兰:好,人呢?人在哪?
    (噗通跪下声)
    石大娘:庆法,你这是干什么?
    庆法:奶奶,三婶子,俺对不住你们,俺三叔来家是不假,可回来的他是个死的呀……(哭)
    石大娘:啊?金铎也……
    金兰:(哇地哭出声)金铎,天天盼夜夜想,盼了七年,想了七年的人啊,谁知道你早就不在啦!(呜呜~)
    (农村丧事唢呐曲)
    旁白:三副棺材停放在村子庙堂里,小小的石家村丧乐齐鸣,幡帐飘扬,白花花的纸钱满天飞舞,按照当地的风俗,全村百姓给石家三英烈举办了一场隆重的丧事。
    庆法:奶奶,按咱老辈的规矩,出殡是要孝子在前头领棺带孝、摔老盆的,可俺三叔三婶,他们….
    石大娘:是啊,金铎成亲只三天就走了,这一走就没回来,他俩没有孝子可怎么出殡呢?她三嫂子,不行你就过继个儿吧?
    金兰:俺一没房子二没地,过继个儿,能给人家什么呀?娘,您別犯难了,我来领棺,送金铎上路!来,给俺披麻戴孝!
    石大娘:俺的好媳妇。
    (“砰”地一声摔瓦盆声,全村人一起恸哭,感天动地)
    金兰:哎呀,俺滴个天呀,你好恨的心哪,一声不响地把俺一个人甩下了,俺可怎么活呀,呜呜….
    石大娘:俺可怜的媳妇,不哭,从今以后俺就是你的亲娘,有俺一口就有你一口,娘不会屈着你。
    金兰:娘——!
    石大娘:咱老石家的女人,要学那杨门女将,“有尔在国不破,有母在家不亡!”。男人没了还有女人,天塌下来咱也能顶着,要把孩子们拉把大,咱这个家不能散! 启棺,上路!
    (沉重悲壮的乐曲响起,众人抬棺前行,哭声震天)
    (二胡的悲声)
    旁白:直到丧事全部结束,夜深人静之时,小院里才传出了姥娘撕心裂肺的哭声。
    石大娘:(哭喊,悲痛的音乐)我的三个儿呀,娘身上掉下的肉呀,你们全都撇下娘走啦,可痛煞为娘啦,呜呜——

    第五幕 义薄云天

    旁白:1948年1月,我降生了。当时父母都在部队上,由于战斗紧张日夜辗转,带着我实在不方便,母亲无法,只好又来找姥娘了。
    石健:娘!
    石大娘:哎,闺女,回来啦?这就是你刚生下的小妮儿,来,让姥娘抱抱,嗷嗷。起名了吗?
    石健:大名还没起,先起了个乳名,叫“换新”,咱们就要胜利了,要换个新中国了。
    石大娘:换新,换新,好!
    石健:娘,又要给你老人家添麻烦了
    石大娘:说什么呢!孙子孙女是俺石家的根儿,外孙女也是俺石家的根儿,留下,娘给你带大!
    石健:娘,这些年您太苦啦!那年敌人大扫荡,跟区上失去了联系,您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出去讨饭,二哥的两个小儿子都在讨饭的路上,经不起病饿,先后夭折了。
    石大娘:唉,俺那可怜的小孙子哟。
    石健:要不俺再到区上去找找领导,给家里点补助?
    石大娘:不用,领导上大事都忙不完,别再给公家添麻烦了,娘能克服。再说,还有庆法呢,隔三差五地就来家帮一把,跟家里人一样。
    石健:娘,孩子这么小,您拿什么喂她?
    石大娘:办法总是有的。村子里有生孩子的,娘就抱去东家嘬一口,西家嘬一口,总能吃个半饱。再不行,俺就嚼烂了干粮对着嘴喂,你放心,饿不死她。
    (门“吱嘎”一声,三舅母走进来)
    石大娘:她三嫂,快进来,咱娘仨拉拉呱。
    石健:三嫂!
    金兰:哎。俺石健妹妹回来啦?
    (《沂蒙山小调》音乐响起)
    石大娘:金兰哪,这么多年,你进了俺石家的门,没过上一天舒坦日子,娘心里总是不落忍哪。要不,娘给你找个好人家,再嫁了吧?
    金兰:娘您说什么呢!俺是烈属,要对得起烈属的名分,俺哪儿也不去,生是石家的人,死是石家的鬼。娘,俺这辈子就在石家了。
    石大娘:唉,你真是大仁大义的好媳妇呀!
    金兰:这是俺石健妹妹的妮儿吗?真俊哪!来,让舅母抱抱。(婴儿的笑声)
    石健:三嫂,你要喜欢,换新就给你当干闺女吧。
    金兰:(对着石大娘)娘,行吗?
    石大娘:咋不行,你无儿无女的,让这小妮儿晚上给你暖暖被窝。
    金兰:嗯呐,好闺女,好闺女!(孩子的咯咯笑声)
    (音乐继续)
    旁白:姥娘家又添了一张小嘴,在沂蒙山区这个穷苦的地方,多养活一口人是不容易的。姥娘忍饥挨饿,省下来的喂我,她说:“这妮儿不光是咱家的孩子,也是咱队伍上的孩子,无论如何不能亏着她”。在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庆法哥一直兑现着照顾烈属的承诺,对我们一家老小不离不弃。在我婴儿的时候,曾睡在庆法哥挑的行李担子里躲避过国民党还乡团的追剿报复。就这样,我在沂蒙山姥娘家长到了五岁,直到解放后的1953年才回到父母身边。解放后,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姥娘的晚年很幸福,一直活到了93岁,最后安详地走了,和三个烈士儿子葬在了一起。
    旁白:2005年,临沂市重沟镇政府在石家村为著名的三烈士开辟墓址并立碑,碑文上写道:
    群众:六十年,弹指间,当年日寇铁蹄踏碎我河山。民族危,国将亡,永不屈服的中华优秀儿郎,背负民族希望,筑起铁臂铜墙……长眠于此的石金鼎、石金芝、石金铎同胞三烈士,齐鲁罕有、沂蒙独尊,革命气节千秋照,爱国精神继世长……”。
    旁白:沂蒙山,我的家乡,你的巍峨包容,坚毅挺拔,造就了沂蒙山人像你一样的精神品格。我那善良坚忍、义薄云天的姥娘,我那三位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舅舅,我那过门三天、守寡终生的三舅母,我那有信有义、一言九鼎的沂蒙汉子庆法哥,我要把你们的故事讲给后人听,讲给所有人听…..(音乐渐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歌声中的红色文化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沂蒙姥娘 网络广播剧(图)
许言:辽东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郑州老
特稿:辽东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郑州老
尹宪成、朱洪芝:散文诗:纪念八一建军节 深
特稿:散文诗:纪念八一建军节 深情缅怀毛主
特稿:山东淄川:“瓷艺父子”同台秀(组图
蒙世清:昭通市胡伟胜荣获“中华魂”演讲全
特稿:昭通市胡伟胜荣获“中华魂”演讲全国
华军:革命战士游击队,游击队员写春秋(组
特稿:革命战士游击队,游击队员写春秋(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