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陈明本:赵一曼对信仰的追求
作者:陈明本
浏览次数:
2025-04-25 14:48:5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走上革命道路过程中理想信念形成的背景,论述了其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的过程及她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在其人生精神世界中的作用。

    关键词:赵一曼   信仰   作用

    一、赵一曼追求理想信仰的背景

    赵一曼生活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充满屈辱的血泪时代,在苦难的日子里,赵一曼思考着救自己,救天下劳苦大众之路,最后选择共产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理想信念,这是她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决定的。

    1、农民起义失败。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一落千丈,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急速加剧,农民起义的武装斗争一浪高过一浪,不可遏止地席卷到叙州府。咸丰九年,李永和、蓝朝鼎于云南昭通牛皮寨起义反清,转战叙州府达三年之久。同治元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两次率师从贵州攻入叙州府,先后攻占兴文、长宁、筠连、高县以及云南副官村(今云南绥江县)五县,欲渡金沙江北上,在横江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战,后来兵败大渡河边。而后是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宜宾县的商州镇也闹起了义和团,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2、辛亥革命不彻底。

    1911年,辛亥革命最早的爆发是以赵一曼家乡附近的荣县独立开始的,随后在武昌取得成功,接着清政府统治便在全国范围内土崩瓦解,顺利程度甚至远超出了革命者的期望。这种现象可以说明人们对于腐朽统治的反抗情绪压抑良久,一触即发。但是革命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风暴过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仍旧是中国发展最大的障碍。可以说辛亥革命只是砍倒了一棵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合抱的大树,它们的根仍深埋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清末同盟会领导的江安起义和叙府起义,都惨遭失败。

    3、资本主义方案行不通。

    “实业救国”“政党内阁”是民初的两大经济、政治思潮,但是两者却都难以完全付诸实现,更别说产生什么良好的效果。辛亥革命后,从民国元年至24年(1912—1935年),宜宾先后遭滇军入川、北洋军攻占和川滇军阀混战、四川军阀混战等战祸,政治混乱,民生凋敝。民国七年,四川由军阀划分势力范围进行割据统治的“防区制”形成,此后地方军阀统治宜宾达18年之久。“防区制”下的地方军阀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既自委官吏、自办财税、横征暴敛、收刮民脂民膏,又大肆收编地方封建武装、招安绿林土匪扩充实力,镇压革命。其时宜宾社会的黑暗,如沉重的阴霾令人窒息。

    4、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冲破黑暗在宜宾传播。

    郑佑之是宜宾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民国8年,他任宜宾县柳嘉乡高级小学校校长,以讲台为阵地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共产党员宣言》、《新青年》等书刊,使他初步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民国11年春,郑佑之与当时在泸州川南师范任校长的恽代英通信结交,郑佑之对恽十分敬仰。是年暑假,他从宜宾乘船专程前往泸州,面会了恽代英。这次会面两人就中国前途和个人信仰等问题谈得很多很深,使郑佑之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飞跃。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民国14年(1925年)秋,经过郑佑之、尹绍州、曾润百、陈林等的宣传组织,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宜宾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党、团员联席会议的形式领导革命运动,开始秘密筹建中共宜宾党组织。民国15年1月30日,遵照中共中央第121号通告,由共青团书记曾润百主持召开党团同志会议,成立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的中共宜宾特别支部,票选郑佑之为书记。中国共产党宜宾特支的成立,划破了宜宾的黑暗长夜,从此,中国共产党将宜宾人民带向光明。

    二、书信指引赵一曼信仰共产主义理想

    以书信形式指引赵一曼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是其姐夫郑佑之。

    郑佑之写给赵一曼的书信上百封,目前发现的有21封。

    1、鼓励赵一曼外出求学。

    1921年12月11日,郑佑之给赵一曼来信说:
    “……你尽可以放心看书,多得些见识,将来绝不至饿饭的……你分地方的事,是难办到的,不过家门中既赞成你不出阁,当然要替你谋衣食,只要你母亲说提点地方来给你,众家门是无法反对的(若有人反对,尽可请他打主意——问他要吃的)。若是家门不反对,你幺弟不反对,也就不愁了。纵然你哥哥不赞成给你地方,总要使你衣食无缺。他若是怕分地方时,你才让一步,叫二姐出来转拐,要他出钱送你读书,他答应出钱送你,你才答应不分他的地方,这也是一个法子。”①

    1924年,郑佑之给赵一曼的另一封信说:
    “今年自从你读书不成后,我竟觉得莫得片纸只字来安慰你。你托我注的英文,我也未与你寄来,你一人孤坐房中,无书可看,二、四姐又不常来,你或者怕要厌恨我们讲改造社会的人,不能彻底帮助你吧。
    ……
    以前,我望你出门读书,可以渐渐地得着独立,现在又怀疑你出门读书,未必靠实了。”

    1924年10月25日,郑佑之在给赵一曼的信中说:
    “你现在的困难,不在无人问路。而在无钱出门。在成都求学的费用,至少要安排80元。即使我负担30元,二姐负担15元,也还欠40元之谱。你如能筹足40元(至少30元)之学费,我劝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2、指引赵一曼信仰共产主义理想。

    1924年4月23日,郑佑之写信对赵一曼说:
    “女子能入青年团,我望幺妹做宜宾女界的革命先锋。
    多看书报,多劝化些人,才是要紧的事业。
    ……

    1925年1月11日,郑佑之在给赵一曼的信中说:
    “介绍马克思学说的书目,是《中国青年》二十四期。现在我已经买齐了,请勿念!我在成都得病,三几天就好了。我赶快回来,是因为要成立支部,要办普岗寺民校(因为我不回来就无人办理)。
    ……
    注意看这两期六十八、六十九《妇女周报》和国民会议各事。”

    1925年2月27日,郑佑之在给赵一曼的信中说:
    “假如你要寄往《民国日报》便是上海望平街(《妇女周报》亦可),假如你要寄往天津国民会议促成会,便是天津河北达仁学校邓颖超转天津国民会议促成会;假如你要与李峙山寄去,就请你亲笔誊过,亲自写一封信寄女星学校。”

    1924年上学期,郑佑之与在成都的何珌辉联系,以通讯方式介绍赵一曼加入了青年团。在郑佑之书信指引下,1926年春,赵一曼终于走出白杨嘴这个小山沟,来到宜宾城开始了求学生涯,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1926年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

    三、共产党主义信仰在赵一曼精神世界中的作用

    1、坚定不移的精神支柱。

    郑佑之以书信将赵一曼指引上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她区别国民革命和社会革命,明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树立坚定不移的精神支柱。

    1924年,郑佑之在给赵一曼的一封信里说:
    “你宣传主义,是顶好的,但你要晓得,现在是国民革命的时候,不是社会革命的时候,你宣传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总宜少说,并且还要看人。
    ……
    你莫轻易就信这般穷苦的农人会赞成共产主义,他们多半是口里赞成共产,心里还想把田主人的地方据为己有。再次一等的,便只是想限制田主人少进一点租,或是与他们平分,或是比田主多分点,他的心也就足了。

    这里且把国民革命解释一下:
    国民革命是对外打倒估到我们的外国人,对内打倒军阀及其走狗(官吏等)。
    国民革命成功以后,然后才有贫(无产阶级)富(有产阶级)之争,才能进行社会革命。
    我们现在一面要帮着国民革命的工作,一面要亲近、训练这一般农民,准备在国民革命一成之后,好夺取政权,建成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好像俄国的样子。”

    1926年5月,“五卅”运动一周年时,已来到宜宾城求学的赵一曼按照党的的指示,和其他党团员一起组织学生抵制英国油轮靠岸,开展反帝斗争。1926年11月,赵一曼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后来在东北的抗日战斗中,不管多么艰苦,敌人如何穷凶极恶,她始终以共产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坚信郑佑之说的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定会胜利。

    2、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郑佑之给赵一曼的书信培养了赵一曼充满自信、勇往直前的精神。

    1921年12月11日,郑佑之写道:
    “凡是做一件事情,既不可把他看容易了,也不可把他看难了;看容易了便会粗心,太看难了,也会害怕。
    但是个人的自信心,却不可不坚固。在俄国,列宁便是第一个自信心很强的人;在中国,孙文也是一个自信心甚坚的人。
    幺妹,你既有这宗觉悟,这宗进步,尽可以自信,不必灰心气馁,各自一步步地朝前走!
    ……
    个人的事业个人去做,怕什么艰难,怕什么压迫,尽管向万恶的旧势力冲锋!”

    1924年7月18日的信中说:
    “我告诉你的‘不’字三个:不要灰心,不要怄气,不忙逃走。”

    1924年8月的信中说:
    “你做的文章已经在《妇女周报》和《女星》上面登出来了……
    你前年开笔做文章,到今年还不上两个对年,已经做得出这样的文章,真是我生平所未见;你有这宗天分,这宗勤快,不愁操不成器的,你好生安心看书吧。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中国之俗语也。”
    1927年,赵一曼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奉命回国。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在宜昌生下了“宁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别子出关,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1932年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年,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
    追寻她的战斗足迹,不管是在白区的秘密工作,还是在东北抗日前线,赵一曼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3、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在生死关头,他们大义凛然、置生死于度外。

    1924年,郑佑之在给赵一曼的信中说:
    “我的家具多已送人,我的地方已决定我死后捐入平民学校(捐地方的遗嘱去年写好,现在已向朋友们说出来了);我自料我还活十来岁就该死(不遭人杀死,便该累死),所以抱独身主义来实行社会革命。自然,革命的实现,期会还远得很,但我是要这样做起去的。”

    1931年,郑佑之在重庆被捕,12月30日在重庆罗家湾英勇就义,时年40岁。其弟郑瑞符将遗体载运回乡,安葬于普岗小学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墓修葺,1985年于墓前立碑,碑文是:“中国共产党首届四川省委委员郑佑之烈士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赵一曼被俘后,日本人使用了老虎凳 、灌辣椒水、新式电刑等酷刑。身负重伤的赵一曼痛得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在日伪档案中发现的一份编号为“特密4759号”的《关于审讯赵一曼女士效果的报告》中这样记载:“7月26日对赵一曼的电刑操作准确,新式电刑器具功能发挥正常,给了赵一曼超负荷的最大压力。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 ②

    1936年8月2日,日军将赵一曼杀害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赵一曼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

    赵一曼从白杨嘴走出川南山沟,共产主义信仰在其成长和精神世界的形成中产生了巨大作用。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她的精神世界迸发出伟大的爱国主义力量,毅然奔赴东北,投入反满抗日的战斗,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注:

    ①以下郑佑之书信均选自《郑佑之文稿》第47页至117页,中共宜宾市叙州区委党史研究室编,2019年10月第1版,宜叙新出内资(2019)022号。
    ②见《宜宾地区党史人物传》第四卷《赵一曼》第25页,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编,1991年12月版,宜地文出(91)241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黄晓婷:浦城县全面完成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赵一曼对信仰的追求
·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
·长命女.中华英雌赵一曼不死
·魏庆:今天所有人都应铭记,给孩子讲赵一曼写给儿子的感人至深的遗书
·特稿:今天所有人都应铭记,给孩子讲赵一曼写给儿子的感人至深的遗书
·赵一曼 革命烈士传 52
·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学习赵一曼、张思德、江竹筠等川籍革命先烈的故事
·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黄伟、何茜雨: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纪念馆前,石油物探人的铮铮誓言(组图)
·特稿: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纪念馆前,石油物探人的铮铮誓言(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陈明本:赵一曼对信仰的追求
特稿:赵一曼对信仰的追求
黄晓婷:浦城县全面完成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不
特稿:浦城县全面完成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不动
赵惠琳:为每颗心点亮红色:建瓯创新思政教
特稿:为每颗心点亮红色:建瓯创新思政教育
唐波:历史中的关口坝(组图)
特稿:历史中的关口坝(组图)
特稿:藏头诗: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
特稿:从江:七冠连珠谱写新时代双拥答卷(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