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中,无数将士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于战火纷飞间写下了一封封饱含深情与壮志的家书,字里行间尽显对家国的眷恋、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明理》特别策划推出《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一同翻开这些承载着历史重量的家书,透过质朴的文字,去感悟先辈们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赓续炽热的红色血脉。

赵一曼母子合影。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主动请缨北上抗日,以“赵一曼”之名化身哈尔滨工人运动先锋,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1935年冬率部与日军血战身负重伤被俘,受到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珠河被敌杀害。
临刑前,她要来纸和笔,给心爱的儿子写下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这封写在生命倒计时里的家书,字迹潦草,力透生死。“宁儿”的呼唤与“为国牺牲”的宣言交织。她用“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道尽革命母亲的隐痛——未能见证儿子成长的遗憾,最终化作“用实行来教育你”的泣血箴言。
颤抖的笔尖,刻下对幼子的万般不舍,更镌刻着超越个人生死的家国大义。墨痕间澎湃着咚咚咚的心跳声,那是母亲留给孩子的最后挂念,是战士献给山河的永恒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