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中红网-杨国庆:为永远的战士塑像——浅评吉方君的中篇小说《准备战斗》
作者:杨国庆
浏览次数:
2025-01-06 10:27:3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黄冈市群众艺术馆主编的《赤壁》2018年第2期的《准备战斗》生动而又悲壮地书写了一位小名叫“五驴子”,姓名为高五雷的志愿军战士的传奇经历,他和战友们都是永远的战士。作者很成功地用文字用心血为他们塑造了一座伟岸的塑像。读后使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崇敬无比。不由得生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激越感慨和无比激动的真挚赞叹。

    首先,小说用有趣和典型的细节为永远的战士塑像。特别精彩的是,小说开篇就用特写镜头推出一个典型细节,七十八岁的高五雷老人因中风昏迷卧床三天,在大家为他准备后事的时候,他老伴在他耳边大声喊了一句:准备战斗。他一下子竟坐了起来。一个永远的战士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就在读者面前矗立起来!然而从他的一生经历来看,他是从常人一步步走过来的。小说接着倒叙了他传奇般的人生故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即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是一首好诗”一样,“五驴子”出生时是一个很平常的婴儿,小时胆小怕事,甚至到十四岁时夜里还不敢出门屙尿。这样的胆小与战场上的“孤胆英雄”相距甚远,判若两人。为什么他小时竟如此胆小呢?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他刚出生时原本地主的家境已经破落,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两个哥哥去当了红军,两个姐姐出嫁,母亲怕他四处乱跑走失,就时常对他讲鬼怪故事进行“她认为的最有效的恐吓教育”,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胆小的个性。这也如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的那样:“那些在禀赋上最优秀的灵魂,如果受到的是劣的教育,它们就会变得出格地恶劣”。小说很真实地述说了五驴子胆小个性形成的历史原因。一个男人特别是一个战士如此胆小的话,那他的性格与行动是很矛盾的,是要出事的。恰恰不然,他因此得到了好处又吃了不少的苦,可谓成也胆小,败也胆小。一九四九年初他被保长王大麻子抓壮丁送到国民党军的白团长那里,王保长没想到白团长甩了他两耳光,说五驴子是胆小鬼,“一听枪响就尿裤子”,很快放了回来。小说开开头部分就用悬念写了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插曲。可是白团长怎么知道他是一个胆小鬼呢?原来前两年他母亲怕他抓走,就送他到安徽亲戚家躲难,谁知一到那里没有几天就被抓了壮丁,给那个白团长当勤务兵。副官白晓星怕他跑了就让他和伙夫卢叔在一起睡。五驴子因胆小夜里小解不敢出门,就将小便拉在酒坛里。不久白团长宴请老乡同僚,喝酒时感到味道不对,卢叔巧妙打圆场让他躲过一劫。随后他跟白团长到师部开会,夜里他起夜不敢出屋就将小便拉在团长的马靴里。这可闯了大祸,他要枪毙五驴子。卢叔和白副官苦苦求情才免五驴子一死。他被赶回家。可以说是因这个胆小的个性因祸得福。这个细节虽说对描写他的性格不太光彩,但很真实地叙说了他成长的过程,因而显得即风趣又可信,即逼真又搞笑。同时也为五驴子后来的性格锤炼和升华作了铺垫,读者看到了一个永远的战士不断成长的历史轨迹。

    其次,小说用生动、逼真的情节为永远的战士塑像。一九四九年五月,五驴子的家乡解放了,村子成了解放军的扎营地。两次被抓壮丁的他再也不怕兵了,而且也变得大胆起来,他几次到军营去玩,很喜欢和战士们接触,感到他们很亲切。第二年秋天村里很多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他因年龄不到十八岁没有批准。次年他当红军的大哥回县里当县委书记,到村里看望军烈属,与武装部长协调这事,他才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叫“高五雷”的志愿军战士。从此在战场上尽显英雄本色。小说用许多绘声绘色的情节写了他刻苦训练和机智擒敌的场面。他由于先前特殊的经历和军事训练基础,在部队一个多月就成了“神枪手”和“神炮手”,还接受了战前动员教育。巧合的是,原来的副官白晓星,卢叔和叫“刀头”的班长都成了志愿军战士。白晓星当教员给高五雷和战士们讲课,诉说敌人的暴行激起了大家的仇恨,他要大家全力以赴做好战斗准备,为祖国和朝鲜人民讨回血债,这个战前动员情节书写了高五雷和战友们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战斗热情和意志的决心,懂得了是为保卫祖国而战,为保卫世界和平的正义而战。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言:“我们看到正义本身是灵魂本身最美好、最可贵的事物,而灵魂应该做正义的事。”高五雷自此成为了有高度阶级觉悟和国际主义情怀的革命战士,为捍卫正义“准备战斗”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他还接受了向敌人喊话的英语培训,在他英勇、血性的个性中增添了文化和智慧的成分,为他后来在战场上抓俘虏提供了必要条件。他被分在尖刀班,第一次战斗很紧张,似乎听到一个声音:“五驴子,你个胆小鬼!”但枪声响起时,他“心口竟然平静下来”。阵地上火光一片,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他一口气打光了子弹,在他和战友们的有力打击下,“联合国军”包头鼠窜。这里有个情节凸显了“刀头”白翰林的孤勇和大无畏杀敌的感人情景,为了节省子弹,他跳出堑壕与敌人拼刺刀,只见他在敌群中左冲右突,一连挑翻几个敌人,还将一个敌人连刺数刀。可是指导员说他杀敌最多,立功最大,犯错误也最严重,因为使其他战友受了伤。他诚恳表示接受表扬也接受批评。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的宽广情怀。接下来的战斗,高五雷一连换了三次弹夹,摁倒了冲到跟前的几个敌人。他又与敌人拼刺刀。“刀头”与一个敌人扭打被压在下面,他就用手榴弹锤敌人的腮帮子,“刀头”翻起来将敌人砸死。这几个情节如一副立体油画一样,将战士们奋不顾身杀敌的场景逼真地描绘了出来。还有一个情节表现了高五雷去兄弟连队阵地借无后坐力炮途中,机智活捉美国鬼子的事情,写出了他机智灵活有哲理般智慧的个性的另一面。很好地回应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们的护卫者是战士又是哲学家。他在树丛中发现一顶钢盔,马上明白遇上了敌人,决心拼了。掏出手榴弹扣弦高喊“缴枪不杀”。接着他想起战前的外语培训,就用英语喊了起来,又说了一些优待俘虏的外语。不费一枪一弹就抓了十几个美国兵。在与敌人的偶遇的情节中,高五雷大智大勇,智慧擒敌的机灵举动写得扣人心弦,又淋漓尽致。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小说还用悲勇而壮烈的画面为永远的战士塑像。战斗是异常残酷和惨烈的,勇士们为了守住阵地连续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这彰显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高五雷的战友连发五炮,打废敌人四辆坦克,他俩很快成为敌人炮击的目标。他扛着炮弹箱刚跑几步就严重负伤。在医院昏迷多时才苏醒过来。他排不出尿,一个志愿军女护士就用口替他吸尿。而她恰巧就是王大麻子最小的女儿王小花,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她也是为了保家卫国争当花木兰样的巾帼英雄报名参军。她的善举感动了高五雷,也感动了读者。再次使人想到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善是最大的正义!

    风烟滚滚唱英雄,两边青山侧耳听!就在高五雷送到医院后,阵地上超乎想象的激烈战斗持续了七个多小时,敌人出动一百多一架飞机和一百多辆坦克,把阵地表面炸出一尺多深的尘埃。作者一句话描写一个场面,将世上绝无仅有的战斗场面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出来。到第十个场面时,“仅有三个战士坚守阵地”。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将这些悲勇、悲壮、悲烈的场面如特写镜头一样一一展示在读者眼前,塑造了一尊尊永远的战士们为保家卫国为保卫世界和平浴血疆场,为国捐躯的威猛塑像:“连长熊伟才打光子弹后,抓起一个炸药包冲向敌人。卢叔带着炊事班参加战斗。指导员杨建功中弹倒地,父亲一把抓过儿子没来得及扔出去的手榴弹,冲出堑壕与敌人同归于尽。神炮手方春喜……炸断一条腿后仍在战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机枪手林长顺中弹之后,抱住敌人拉响手雷。代理排长石宝成身中数弹后,仍死死地掐着敌人的脖子。“刀头”……砍死了十多个敌人,最后刀被敌人打落,仍咬掉了敌人的一只耳朵……营部教导员白晓星带着一个排赶来增援,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看着这感天地、泣鬼神的古今中外少有的战斗场面,无不为战士们气壮山河,光齐日月的悲绝大勇的献身精神悲恸不已,同时又为有这样的中华勇士感到骄傲!在回望这段不可忘却的历史时,我们又一次感受和体会到这句著名词句的悲美内涵:“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正像《英雄赞歌》唱的那样: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献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的忠言仍在我们耳边回响,仍在我们心中激荡。在这和平、安宁的新时代,我们幸福、和谐地生活工作,决不可忘记渐行渐远的抗美援朝历史,决不可忘记小说中那些随时“准备战斗”的永远的战士们和英烈们。2019年3月10日中国作家网刊发《文艺报》社举办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的消息,其中一位评论家谈体会时说到:“英雄情结是民族血气的集体无意识展示,发掘和触动这个情节于笔端,就会在天地间铸就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小说正是用多种表现方式,“发掘和触动这个情节于笔端”,向世人精心塑造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永远的战士的塑像,值得后人永远敬仰,永远缅怀。我们要永远记住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辉煌历史和战史,当年志愿军勇士们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打得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乖乖地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处处青山埋忠骨。至今还有数以万计的志愿军英烈们长眠异国他乡。抗美援朝这一仗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新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崇高地位。小说通过书写高五雷和战友们的善战、血战,反映了任何年代和时代都要赞颂英雄,崇敬英雄这一磅礴大气的崇高主题。

    高尔基说过,“英雄的事业需要英雄的语言”。“准备战斗”就是英雄的语言和英雄的心声。世界正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处于新时代的国人同样面临国内外各种经济上、安全上和军事上的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学会“敢于斗争”,像小说中的高五雷和战友们那样,随时发出英雄之吼——“准备战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赵朋洋:北京轻骑兵爱乐合唱团欢度2025新年(组图)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网-杨国庆:为永远的战士塑像——浅评吉
忆东湖:汽车班
【新书】《毛泽东教我们学处事》出版(图)
高佃亮创作《百蛇祥瑞图》进京推介蔚县剪纸
铁路游击队投身交通破袭战
陈昊苏:十二个月联组诗(四季套曲)
程道口战役:新四军自卫反击攻坚战
红色头条-赵行杰: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周恩
红色头条:纪念淮海战役七十六周年(组图)
红色头条-杨春长:遵义会议新悟——纪念遵义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