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的征程上,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浇灌出了这片红色的土地,用生命建立起了一个光明的中国。生逢盛世,看着温馨的万家灯火,感受着平淡的人间烟火,抬头望见了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思绪万千,到底是什么支持着无数革命先辈走上救国的道路?于是,我跟上了江西师范大学“重访新中国出发之源,苏区精神代代相传”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三下乡”的步伐,怀惴着这份疑问来到了江西省瑞金市华屋村,我相信,在这里我可以得到答案。
青松印记:见证革命烈士信仰追寻之路
夏日的微风,穿梭在绿叶之间,拂着我们的脸庞。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跟随队伍踏上了一层层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巨大的松树,松树上绑着红色的绸缎,旁边有一块碑,上面记载着一位烈士的生平,再往上走,我看到了几棵同样的松树,数了数一共有十七棵松树,这就是华屋村著名的“十七棵松”,这17棵松树是华屋村的战士在长征之前种下的,现在这17棵松树已经茁壮成长,却不见17位儿郎归乡,他们已经长眠于长征路上。这里的每一棵松树都承载着华屋十七位战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它们不仅是一棵棵具有特殊意义的古树,更是激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
图为宣讲团成员为纪念革命烈士在华屋村步道系红丝带
图为宣讲团成员在“十七棵松”根雕前合影留念
古村印记:见证华屋红村现代化建设之路
我们走进了华屋村的古建筑群,遇到了三位热情的当地村民,我们与他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当谈到对当下生活的看法时,村民叔叔说:“这些由砖瓦建成的古楼存在安全隐患,经相关部门考察,政府为我们新建了安全稳固的现代化住房并在农业发展上提供了大棚种植策略和新兴技术”。就刚刚参观了的“十七棵松”,我们还了解到每年清明,村民们都会去祭拜红军先烈。随着十七棵松故事的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慕名前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这是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体现出华屋现代化建设的特色道路。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为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收益。在一番交谈后,一位村民带我们去参观了他们的村史馆,在史馆中,我们了解到革命烈士们的光辉事迹乃至整个华屋村的红色历史,也激励着革命后辈们始终秉承先烈们坚定信仰、矢志报国的精神并不断向前。
图为宣讲团成员参观华屋村村史馆
图为宣讲团成员同华屋村当地村民交流
强农印记:见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位热情的村民还领着我们来到了水果种植基地,在基地负责人的陪同下,我们陆续参观了火龙果和百香果种植大棚。据负责人介绍,我们了解到火龙果和百香果的种植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需要我们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运用现代化灌溉技术,实现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基地还采用了生态农业模式,在种植百香果的同时也养殖蜜蜂和家禽,借助蜜蜂对百香果授粉,通过家禽为百香果除虫,实现多模式生产,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他们还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来扩大销量。当然,这些技术和方法也并非老板一人的成果,政府为支持红色老区发展,为当地农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帮助老区人民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这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忘记过红色革命老区的人民,始终关注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关心着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同时革命老区的人民也一直秉持着不断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向前发展。
图为宣讲团成员参观华屋村水果种植基地
图为宣讲团成员品尝当地果蔬基地种植的百香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