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一流大学”的含义不仅要从结果方面去衡量,更重要的是要从大学发展的内在源泉、动力角度去认识。从后者意义上说,“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学风。大学要建设“一流学风”的大学。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二是要采取多种具体措施。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学风;学习素质教育;学习改革
“建设一流大学”是近些年来许多大学领导动不动就大喊特喊的一个口号和目标。2010年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提出建设“一流大学”问题。但究竟什么是一流大学?究竟怎样建设“一流大学”?在笔者看来,许多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一些学者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同年4月媒体报道,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一流大学有三个条件:一是一流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一大批优秀成果,三是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刊载华中科技大学的周光礼先生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质”的文章中讲到,一流大学要具有七个特征即:一是一流的国际声誉,二是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三是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四是培养出大批的精英人才,五是具有充足而灵活的办学资源,六是具有完善的管理构架,七是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文章结尾总结到:“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特征,我们可以这样描绘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世界领先的学术成就和卓越的人才培养,其关键是具有世界级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的两个基础条件是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充足的办学经费。”“世界一流大学是一所有灵魂的大学,它一定有深沉而远大的抱负,不但引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有自己的价值信念和使命感,正是这种价值信念和使命感引导它选择大学的发展模式,建立组织的管理机制,塑造学术共同体的信任和认同,守望着社会的智慧和良知。”吴邦国委员长在2011年两会召开期间视察清华大学时,也谈到他对“一流大学”的理解。他说:“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应该成为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许校长提出的“一流大学”的这三个条件、周光礼先生阐发的七个条件和吴邦国委员长提出的三个条件笔者都非常赞同。一个“一流大学”确实需要一流的教授人才,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优秀人才,有一流的管理和充足的办学经费等。但许校长这里提出的这三个条件和吴邦国委员长的三个条件只是就结果而言,究竟怎样才能有一流的教授人才,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优秀人才?大学究竟应该怎样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怎样成为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怎样成为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前提和基础究竟是什么?显然许校长和吴邦国委员长没有明确指出。周光礼先生的文章中既指出了结果如前四条和最后一条,也指出了前提基础即后五、六条,但也没有指出一流大学的内在发展的根本的内在要素。同时,如果按照许校长和周光礼先生所定的“一流大学”的标准,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大学根本不具备所谓“一流的国际声誉,一流的国际知名教授,较高的国际化水平”等,也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大学”,只有北大、清华等国内少数几个大学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那么建设“一流大学”的口号、要求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大学特别是地方院校就没有任何意义。由此笔者对于上述条件提出质疑。笔者认为,“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条件也是首要的根本的内在的条件、基础、源泉、动力是“一流的学风”。
一
为什么说“一流的大学”首先是“一流的学风”呢?
第一,大学的性质决定了一流大学首先是一流的学风。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不是企业、也不是机关,而是学校。或者说学校姓学,不姓工、不姓农,不姓商、不姓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首要任务或根本的任务就是学习,不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领导的任务、教师的任务也是学习。美国学者彼得·圣吉上世纪90年代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提出要把现代企业办成“学习型企业”,大学本身就是学校,就是专门学习的地方。既然是学习的地方,必然存在学风的好坏问题。一所大学要想成为一流大学,首要的就像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就是要自觉培育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中存在的强烈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极其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现实社会中一些大学名义上是大学,但实质上已经不同程度地成为玩弄权术的官场,追名逐利的名利场。学校的“学”味早已经被大学的某些领导和学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大学不像学校,谈何“一流大学”?
第二,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师资队伍不是天下掉下来,而是“学”出来的。许多讲“一流大学”的领导习惯引用梅贻琦先生的话“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由此他们认为,学校花大价钱聘请几位知名学者、教授、院士,或几位海外博士,学校就成一流大学了。固然,知名的学者、教授、院士确实能够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作用。但单纯有这样几位知名学者、教授、院士,大学就可以自封“一流大学”吗?非也。从中国当前的国情出发,某些所谓知名教授、学者、院士和海外博士未必都有真才实学。笔者曾在一篇短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的大学所谓“教授”、“博导”、“大师”颇多水货。北京大学的厉以宁、吴敬连、张维迎、贺卫东等人知名度确实相当高,但他们肚子里的玩意是马克思主义的呢?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呢?另外,一个一流大学,绝不是简单的一个或几个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大师,而应该是一大批。同时,即使引进的人才、几个大师或师资队伍有真才实学,本身也需要不断提高、发展。靠什么?靠自身的不断学习,靠学校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
第三,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学科优势不是单纯“研究”出来的,而首先是“学”出来的。大家知道牛顿谈到自己能够成功的原因时说,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际上就是指出了学习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没有最大限度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已经为无数个有杰出成就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要真正有一流的优秀成果,不肯勤奋刻苦学习、不会按科学规律方法学习的人,总是寻找各种捷径进行所谓“创新”的人永远做不到。如果说他们也有所谓的“创新”和“科研成果”,只能说是东拼西凑的“垃圾”成果。目前国内流行的所谓大学排行榜所依据的许多科研成果就是这样的垃圾成果。所谓一流的学科优势,无非就是学科人员的自身研究素质和研究成果居于同学科的全国或世界的领先地位。而没有学科人员的自身不断的学习怎么能会有学科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及其研究成果呢?
第四,培养一流的人才归根结底也是靠学习氛围熏陶出来的。一个大学生的成才确实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的指导和教育,但他不是靠一个两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的成才归根结底是一个学校整体的软环境主要就是指学校的学习氛围、学术环境熏陶影响出来的。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学校的全体教师、学校整体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成才往往起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媒体近两年不断揭露目前高校学生“厌学”现象,实际生活中岂止学生“厌学”?领导也“厌学”,教师也“厌学”,后者“厌学”是前者“厌学”的根源。在这种学校整体“厌学”的状况下,谈何“一流成果”?“一流人才”?“一流大学”?
因此,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风实质上是一个大学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内在动力,是最根本的因素,是学校的真正灵魂和生命线。一个大学的学风状况越好,这个学校的领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就越高,就较容易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和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学校的外在影响力也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流的学风,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学风不过硬而标榜为“一流大学”的大学实际上是表面上的、虚假的“一流大学”。
另外,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西方国家的办学经验和许多管理措施、方法有许多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我们国家的国情、性质与西方和资本主义国家有许多不同点。如办学的指导思想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人才,教育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许多特点,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一流大学不能完全按照西方国家一流大学的模式照抄照搬。我们应该办出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化大学。那种简单地照搬西方国家标准衡量中国大学是否是一流的做法笔者是不赞同的。
笔者并不反对“一流大学”的提法,也不反对大学领导追求“一流大学”的目标,笔者所反对的是对“一流大学”含义的片面理解。正是有了上述的错误理解。我们国家一些大学领导在追求“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之下,疯狂地扩大校院地盘、规模,盖大楼,不择手段地网罗有名分、地位、权力的知名教授、博导和院士,以及大量引进海外博士,疯狂地用金钱刺激教师的科研主动性,导致大量垃圾成果的出现。媒体报道,也就是在中国大学排名最靠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变相地成为美国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毕业生中出现为金钱而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国行为。这样的大学怎么能够成为“一流大学”呢?
许校长谈话中有一句话,“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一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笔者认为说对了一半。这里所说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其实就是笔者所讲的一个大学极其厚重的文化学习氛围。但“一流人才”的目标绝不能定位在是否获得诺贝尔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未必就不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钱学森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比获得诺贝尔奖的某些华裔科学家伟大得多。
按照笔者对“一流大学”的理解、解释,普通院校如果真能够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上真下苦功夫,真正像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各级领导、教师、学生学习风气极其浓厚、学习态度极其认真、学习方法非常科学。尽管还不能达到国际声誉、达不到北大、清华等全国重大大学较多的拔尖人才,但我们相信,这种学习风气一直延续下去,并成为这个学校内在发展的真正的灵魂和积淀,那么这个学校一定会出现知名的教授、学者、学科和优秀人才。因此这样理解“一流大学”的含义不仅对于全国重点大学,对于普通院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既然“一流大学”首先是一流的学风,那么建设“一流大学”就要从建设“一流的学风”开始。那么究竟如何建设“一流学风”的大学呢?
转变教育发展理念
学风建设是从属于整个教育工作的,能否建设“一流学风”的大学,首要的条件就是转变教育的发展理念。当前主要有三个转变:
1、从脱离人的发展的非科学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向“育人为本”为核心和根本宗旨的教育理念转变
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之多,但最主要的或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包括教育部的教育发展理念存在严重的问题。许多领导把教育特别是大学的发展单纯归结为规模的发展、硬件设备的发展、研究点的发展、项目和奖项的发展等。但学校最重要的发展内容“人的发展”,“育人为本”却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是目前中国大学学风较差、厌学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建设“一流的学风”必须转变教育的发展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核心思想。而学风建设正是紧紧围绕“育人为本”的根本目标进行的。
2、从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观念向素质、能力教育观念转变
目前中国大学许多领导也在抓教学工作、教育工作。但他们的重点不是放在如何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下功夫,而是在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方面下功夫。近些年来,中央一再强调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但许多大学领导置若罔闻,他们不懂得知识与素质的区别、技能与能力的区别。单纯以为学生知识增多了,素质自然就会提高,技能提高了,逆流自然就会提高。这是错误的观念。知识是素质的前提、基础,但知识不等于素质,只有学习者把知识内化转变为自身内在的要素,才是素质。技能是人的能力的一个方面,但不是能力的全部。用技能教育取代能力教育是错误。只有真正树立素质、能力教育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建设“一流学风”的大学。
3、从单纯的专业技能教育向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育转变
大学区别于中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专业化教育,也就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但在这种教育的同时,还有没有共同的做人的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伦理法制教育等。目前一些大学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中只写前者,而不写后者。而实际工作中,多数教师教学实践中也只是偏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这种教育观念是错误的。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先生2010年9月17日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讲到,教育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其中讲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爱因斯坦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正直的自然科学家深知道德品质对一个掌握专业知识的学生、学者、科学家的重要性。他在一篇谈论教育问题的文章中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所以大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做人的教育,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
4、从重教轻学的教学理念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
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教学工作,但究竟什么是教学工作?许多领导和教师一谈教学或教学改革,就只是教师的教的方面。教学改革就是教的改革。一些教育理论也持有上述观点。他们把学生学习的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单纯或主要归结为教师教的因素。这种教学理念是错误的。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的。固然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外因原理,教的因素再重要,对于学的方面也是外因,学生学习好坏归根结底却取决于学生的学的因素。这个学的因素就是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多年所研究的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所谓学习素质就是学习者应具备的学习价值观、学习道德、对学习的强烈欲望、情感、兴趣、态度、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等。现代教育思想中一个首要的观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素质教育,即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的从改变学生旧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方法入手,通过多种途经、形式和方法培养提高、强化和发展学生学习素质,从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活动。在教育改革中,应该把学习素质教育提高到教育改革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校学习,而且为大学生重视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工作就是既要重教,更要重学。教要改,学也要改。教学改革要以学习改革为中心,或者说教改要围绕学改进行。学习改革,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素质教育。
以上四种教育理念是学校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一流学风”的大学的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它不仅是对大学所有领导的要求,也是对所有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要求。
第二,采取多种具体措施
1、从转变领导和教师的学风抓起。
要转变学生的学风,首先转变干部和教师的学风。必须客观地承认,学生学风问题的根源之一是领导、教师的学风问题。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谈到大学领导、教师学风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如: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不真正懂得学习,不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没有把学习同自身的素质、能力的发展内在联系起来,同世界观改造联系起来。他们学习知识也仅仅是为了教知识,把自己的头脑看作知识的转化器。他们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老化、陈旧,思维方式僵化、封闭。即使进行学习和科研,也仅仅同职务、职称联系起来,一旦职务、职称到手,学习、科研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一些干部整天忙于日常工作,很少有时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关专业知识,或者学是学,做是做,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思想没有学到手,反而把社会生活中的错误、丑陋的东西学来了。许多教师不会应用所教的知识,不能把所教知识转化为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错误思潮的鉴别力和批判力。教师的学习生活是纯粹个人的封闭性状况。教师之间的学习、各院系、各专业、各教研室之间学术和学科建设方面老死不相往来,资源不能共享,文人相轻,少数人甚至窝里斗,争权争名争利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领导干部、教师的学习观念、习惯、方法也必须改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干部教师的学风不改变,不改变学术研究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学生的学风转变根本就无从谈起。
2、重视对学习科学的研究和推广。
目前中国不仅绝大多数在校学生不懂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而且许多领导干部、教师也不懂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们的学习是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消极被动盲目的状况。人类在学习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方法。但这些经验、方法并没有为大多数人所掌握。同时这些经验、方法也还需要提炼、总结、提高,还需要根据现时代知识发展的新的特点丰富、深化、发展新的学习理论。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近些年来,也已经研究出有关学习方面的大量成果,出版各种各样的学习学教材数十种。但在笔者看来,学习领域对人类来讲,还是一个未真正开垦的处女地。人类的学习潜能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要建设“一流学风”的大学,一是希望高校的领导能够组织人员继续深入研究学习问题。二是把已经研究的成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推广。
3、强化整个学校的浓厚的学术氛围。
大学生学风的转变,不仅是依靠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方法、考试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依靠学校的整体氛围,特别是学术氛围。一个大学,也决不仅是大楼和大师,更重要的是大学整体的追求和探索真理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各级领导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讨论会。同时克服那种“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偏重请外来学者做报告的状况,要善于发现和调动本学校、本院系的教师做学术报告的积极性,要多组织本单位人员之间的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教师的讨论会也要多吸收学生参加。但是目前许多高校领导忙于规模、扩招、创收、研究生点、政绩等,而对于学校的软件建设较为忽略,不大下功夫营造大学这种社会组织特有的追求真理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这种整体上的氛围对学生的学风建设影响极大,同时也会带动干部教师的教风和学风的转变。
4、组织人员对本学校、本院系的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应当看到,各个学校的大学生学习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不同学校、不同院系的学生学习状况也不完全相同。各个学校应该抓住本学校、本院系学生学习存在的普通性的几个主要问题、普遍根源和特殊根源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把调查研究的状况通报给全体教师,要求所有教师结合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5、在大学生开设《大学学习学》课程。
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必要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学习的本质、现代学习观念、学习价值观、学习心理、学习道德、学习规律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这就要求把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大学学习学》作为必修课给学生开设。或者在大一学生入学教育时,系统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要求学生来到大学后,要努力和尽快完成三个转变即:从单纯的应试学习、知识技能学习观念向素质学习、能力学习、做人学习转变;从“要我学”的被动性学习向“我要学”的主动性学习转变;从盲目性学习、不会学习向学会学习、科学学习转变。要使大一学生尽快缩短对大学学习生活不适应的时间。大学生入校后,必须要确立学习观念和方法的变革意识,努力克服中小学长期应试教育带来的不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不良的学习风气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