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周绪银:特殊年代的伟大创举 基建工程兵精神永远——纪念基建工程兵成立57周年、部队集体转业40周年感谈(组图)
2023-09-04 08:38:57
作者:周绪银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深圳“重温拓荒记忆 传承奋斗初心” 庆“八一”关爱退役军人•致敬拓荒牛特别活动,“传扬铁军精神”联谊会,“铁血军魂”展览等纪念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40周年的活动,从南国广东鹏城到东北辽宁,从东方上海到西部成都,多地多形式开展,各地电台、网站作了广泛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八一建军节之际在深圳采访基建工程兵老兵,拍摄了《大潮起珠江,军魂铸鹏城》系列节目,从 8月12日起分4次播出,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我这位走过基建工程兵18年全程的老兵,深受感动,思绪万千。永不忘1966年,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共作出整编建立中国人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的重大战略决策。

1977年10月24日,《解放军报》公开发表了毛主席说:“这个办法我赞成”的指示。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备战备荒为人民,加速三线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66年2月2日,中央书记处开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提议把部分施工队伍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2月2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受周恩来委托到长沙就此事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提出准备把全国的300万工矿企业的基建队伍,在今后三、五年内逐步军事化,实行义务兵役制时,毛泽东主席说:“这个办法我赞成。”遵示,国家建设党组研究起草了《关于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的试点意见》上报中央。2月28日,中央书记处专门研究了施工队伍逐步整编为基建工程兵的问题,邓小平总书记主持,周恩来、叶剑英、李富春、余秋里、杨成武、肖华、吕正操、谷牧等参加。小平同志在讨论中说:“基建施工队伍改编为基建工程兵,这是一件大事,毛主席完全同意这个方针,好处是一旦有事,可以打仗。”根据中央书记处会议的决定和邓小平、周恩来的指示,国家建委党组对《关于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试点意见的报告》稿修改后,于3月11日上报党中央。周恩来在审定报告时,亲自在“实行劳武结合,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平时寓兵于工,战时能工能战,最能适应边备战、边建设的需要,是一项最有力、最好的备战措施。”后面加上:“一旦有事,好处无穷。”3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家建委党组关于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试点意见的报告》,决定把施工队伍逐步整编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的基本建设工程兵。7月27日,中央军委同意并转发国家建委党组《关于施工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试点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指出:“中央关于把基建施工队伍逐步整编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的基本建设工程兵的决定,完全符合毛主席关于‘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的伟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基建工程兵部队1966年8月1日正式成立。57年的历史证明,党中央关于整编建立基建工程兵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确实是党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伟大创举,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发展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民族古代屯田制的优良传统,结合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创立了人民军队是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思想。   

    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就实行了军民结合的屯田制度,以发展国家经济,巩固边防。屯田制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我国屯田从战国时已见端倪,经西汉至曹魏,成为一套完整的制度。之后历代王朝纷纷效仿,成为解决军队粮食供应,维护边疆安定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措施。

    战国时期,商鞅给秦国提供“移民以国有土地而令其耕作,再以所产粮谷供应军食”的策略,而秦始皇以“蒙恬筑城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的策略,则置县移民,提倡军民生产富国强民,备战事需求。

    西汉前元十一年(前169年),汉文帝采纳大臣晁错“徙民实边”的建议,先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而后实行军屯与民屯结合,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实行的“屯田制”,不仅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为历代封建统治王朝不同程度地仿效,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屯田既可以解决粮食等物资供应,屯田人员又可以成为戍守和维持边域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所以屯田这一措施为汉以后历朝各代所施行。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发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兵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明朝在北部边境大修长城,建置长城九镇的同时,从九镇之首的辽东到九镇之尾的甘肃大兴军屯。清朝在新疆的屯垦成绩更为显著:清朝前期各族军民共开垦地301.9万余亩,推动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解决了军粮,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促进了新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疆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屯田制是历代王朝统一边疆和保持边疆安定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客观上对西边域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28年革命战争中,毛泽东等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华民族古代屯田制的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建了一支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新型人民军队。红军建立初期,毛泽东就为红军规定了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工农政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多次指出:“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有八路军、新四军;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一面作战打击日本侵略者,一面与人民群众一起从事生产。军队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创造了南泥湾这样的“陕北江南”。在解放战争胜利即将建立新中国前夕的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又指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同时还是生产队。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开展大生产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坚定地履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职责。除现役部队直接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采取集体转业或分批转业复员的方式参加国家重点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建设。据有关方面统计,仅1950年至1958年,共有480多万退伍军人融入社会各个领域、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人民解放军广大转业官兵如种子撒在伟大祖国的广阔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南北临战的严峻形势,毛泽东主席作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加快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1966年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所大学校”。“军学、军工、军农、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有主有从”,“兼学别样”。在1966年2月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提议将我国基本建设队伍整编为基本建设工程兵时,毛泽东果断地说:“这个办法我赞成”。根据毛泽东同意的意见,中共中央决定整编建立基建工程兵,以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形式担负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业工程建设,确实是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决策。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

    二、基建工程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20世纪60年代,我国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走向建设四个现代化,一方面又面临美苏双重压力,党中央决定进行整军备战。196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三线建设的部署,大规模“三线”建设工程展开。在备战备荒为人民时期整编建立的基建工程兵部队,坚定贯彻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建设方针,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承担起以三线建设为主的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工程建设任务,水文地质普查、铀矿勘探生产、黄金矿勘探生产任务。广大指战员听党指挥,不辱使命,英勇拼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6年8月1日,基建工程兵第1支队在四川省江油市举行命名授旗典礼。

    基建工程兵主要由中央直属基建施工队伍整编组建,并从铁道兵、工程兵调入一批部队加强,最多时有9个军级指挥部、3个部办公室(师级),32个支队(师),156个团、5所技术学校,近49万人。这是一支思想革命化、装备机械化,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基本建设战线的突击队、生力军。

    基建工程兵实行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制度,传承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作风,军政素质强。从兵种到团营连基层,建立加强党的组织,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部队一切听党指挥,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战斗。按照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建设了一支军事、政治、技术干部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带领部队勇毅前行。加强军队政治工作,贯彻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严格组织纪律,加强军事训练,培养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党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部队实行义务兵制度,年轻力壮,机动灵活,行动快速,能打敢拼。注重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加强施工生产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施工生产任务。

第41支队在贵州省盘县矿区建成月亮田、老屋基、火烧铺煤矿。图为月亮田煤矿外景

    基建工程兵续存18年,在我国经济建设各条战线拼搏,贡献非凡。“文化大革命”中一心一意搞建设,先在西南、西北三线承担建成一大批国防工业工程和冶金、煤炭、水电、化工、交通重点工程。随之部队逐步转移中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承担大中型工程建设任务。在改革开放时期,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方针,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前进,建设第一流的基本建设队伍,为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在国家基建设投资缩减的情况下,基建工程兵部队精简数量,提高质量,发挥优势,“找米下锅”,实现减人增产,不仅不要国家补贴,而且还向国家上交可观的利润。

铀矿部队指战员跋山涉水普查勘探矿藏。

    基建工程兵建筑安装部队1966年至1983年的18年间,在冶金、军工、钢铁、煤炭、水电、化工、交通、城市建设战线建成大中型工程168项。座座军工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座座煤矿、水电火电站(厂),条条公路和栋栋高楼,遍布祖国大地,推进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工业的发展。铀矿部队1971年组建至1983年的12年间,在东北、华北、西南、中南12个省区共完成铀矿地质勘探面积30.7万平方公里,提交矿床42处,落实勘探基地16处,初期点66处,为国家探明大量铀矿工业储量,生产大量矿冶产品。水文地质普查部队1974年组建至1983年,担负完成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及湖南共15个省区最艰苦地区水文地质普查任务,共完成普查面积232.54万平方公里,提交地质成果报告250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供水、国土整治和战备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基建工程兵黄金部队1979年组建至1984年的5年间,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河北等16个省区进行黄金地质勘探和生产,提交地质勘探报告43份,探明大型金矿14个,中型金矿32个,生产黄金2.6万两。基建工程兵通讯部队1979年成立后,加强教育训练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新华社的战备通讯任务。这一组组显著的数字,记录着基建工程兵指战员的战斗历程,付出的艰辛和心血,彰显出基建工程兵确实是一支我国经济建设战线的突击队、生力军。

水文地质普查部队指战员向巴丹吉林沙漠挺进。

    基建工程兵平时劳武结合,以工为主,当祖国和人民特殊需要时,广大指战员听党指挥,响应人民召唤,义无反顾地奔赴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的战场,奔赴抢险救灾的现场,不怕流血牺牲,无私奉献。1979年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基建工程兵驻边疆的7个支队另2个大队,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指示,在所在军区党委和基建工程兵党委领导下, 紧急动员, 雷厉风行,全力以赴做好战备工作。运用基建工程兵懂施工、装备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参加修机场、修筑工事、布防挖战壕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战备任务,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表扬。基建工程兵成立至1983年期间,各部队充分发挥装备较好、技术熟练、突击性强,既能抢险又能抢修抢建的特殊优势,参加了90多次各种抢险救灾,抢救国家资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帮助人民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贡献突出。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基建工程兵领导机关和5个支队(师),快速出动14700多人,8个师级单位派出28个医疗队,火速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在这场宏大的抗震救灾中,基建工程兵部队不仅抢救出大批受灾群众,救治大批伤员,而且派出大批部队迅速抢修公路、水库大坝,抢建唐山钢铁厂、开滦煤矿,重新建设新唐山, 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实践充分证明,无产阶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周恩来关于建立基建工程兵“一旦有事,好处无穷”的论断,英明正确。

唐山大地震基建工程兵5个支队指战员快速开进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

    基建工程兵广大指战员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的战斗中,攀高山,跨河谷,走沙漠,越戈壁,战胜夏日酷暑,战胜冰雪高原严寒,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基建工程兵精神。这一精神是人民解放军革命精神的传承发扬广大,它永远激励着基建工程兵干部、战士及后代以及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基建工程兵部队集体改制转业,军魂永驻

    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人民军队大力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从1980年起,军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体制改革,进行精简整编。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决定,所属部队按系统对口集体转业,继续承担国家经济建设任务。1983年,基建工程兵21个支队、92个团,4所学校,17万多名指战员集体转业改编为国务院有关部和省市基建施工企业。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4个团移交军区,通讯部队移交总参谋部通信部。水电、交通、黄金部队6个支队、35个团、1所技术学校,5万余人,于1985年1月1日,改制列入武警部队序列。

    1983年基建工程兵部队集体转业改制以来的4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改穿武警服装的官兵,还是脱下军装的干部战士,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基建工程兵的精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砥砺前行,谱写了辉煌的新篇章。集体转业的干部战士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军魂永驻,勇于改革探索创新,把施工企业建成了敢打硬仗、胜仗的新队伍,在经济建设的行业以及全国发挥骨干先锋作用。看看以下几个部队改编的单位,他们创造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修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2009年该工程被评为“北京当代十大建筑”之一。

    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3万多名官兵集体转业改编的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40年传扬军队优良传统,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前赴后继,薪火相传,逐步发展壮大为今天国际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成为当代中国建筑领域的“国匠”。城建集团从北京到外埠再到境外,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承建工程建设,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北京市属建筑企业中始终名列首位。2021年以总资产超3300亿元、市场营销额超2400亿元、总产值超2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400亿元的优异成绩,名列北京市属国企前茅,企业净利润位列全国省市级建筑企业榜首。39年间,城建集团167次荣获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和詹天佑大奖,1811次获得北京市“长城杯”和省市优质工程奖。目前,城建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83名、“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第14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等多项荣誉。城建集团在传承中创新、融合中升华企业文化,凝练出以“创新、激情、诚信、担当、感恩”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国匠兵魂”文化,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政企融合开发建设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基建工程兵第21支队改编的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在40年的时间里,传承部队红色基因,面对困难努力拼搏向上,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成长为上市企业的历史性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智力密集型企业的历史性转变;从单一“建房”向综合“四商一体”价值创造理念升级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比翼齐飞”、央企优势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经营规模与创效能力的“齐头并进”。深耕中原大地,走向全国,拓展海外建筑,取得骄人业绩。2015年,七局营业收入达到531亿元,合同额1354亿元。2020年实现新签合同额2672亿元、营业收入1058亿元,5年翻一番,圆满实现“千亿七局”战略目标。这个军人和各路人才汇聚的七局,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2021年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建七局党委获中共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是对中建七局坚持抓党建引领企业发展,9000余名党员筑起企业发展坚强堡垒做法的肯定宣扬。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大漠创业,载誉航天工程领域。图为建设的酒泉发射场。

    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改编的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40年不忘初心使命,坚持赓续红色基因,弘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铁军精神,始终将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立身之本,毫不动摇强化战略引领、加快转型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毫不动摇坚持科技创新、铸造精品工程作为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队伍不断扩大,越战越强,经营规模逐步跃升到中建排头、行业领先地位。2010 年,八局新签合同额 925.43 亿元,营业收入 555 亿元,实现利润 12.97 亿元,经营规模、工程质量和盈利能力等综合指标跃居中国建筑排头。2015 年,八局新签合同额 2242 亿元,营业收入1186 亿元,实现利润 39 亿元,分别是 2010 年的 百分之242、百分之213和 百分之300。 2020 年,新签合同额 3591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3066 亿元,实现利润 111亿元,实现了“再造一个八局”发展愿景,成为“中建排头,行业领先”。八局综合实力排名 ,2021 年上海企业 100 强第 9 名,沪苏浙皖长三角企业 100 强第14 名;全年新签合同额 6348 亿元,完成营业收入 3588 亿元,实现利润 125.5 亿元。中建八局强劲发展,在于局党委坚持发挥在企业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全方位弘扬铁军文化,建成了一支敢打胜仗的铁军队伍。8月19日,中建八局成立40周年实地研学活动在辽阳石油化纤总公司举办,局党委领导带领中青年干部,实地感悟基建工程兵第22支队在辽化建设中创造的“铁军精神”,并在辽阳石化建立“中建八局铁军精神教育实践基地”,举行揭牌仪式,以不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凝聚精神动力,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展现国资央企的使命担当。

基建工程兵部队深圳特区拓荒,建成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

    大潮起珠江,军魂铸鹏城。在深圳特区拓荒的基建工程兵2万转业官兵名扬全国全军。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5日解放军报文章“军旗永远跟着党旗走”指出:“1979年底,一批基建工程兵从冰天雪地的东北鞍山,来到南海边上一座小渔村。1982年冬天,两万名基建工程兵奉命南下,吹响了特区建设的冲锋号。这支集体转业后的建筑铁军本色不变,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深圳这个边陲小镇,仅仅40年时间,已经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崛起,凝聚着2万名基建工程兵官兵转业前后为民倾心奋斗的赤胆忠心。这支队伍改编的8个工程建筑公司,在深圳建成了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上千栋;参加了福田中心区、车公庙、深圳湾、科技园、安托山、龙珠等片区以及深圳机场、盐田港码头、皇岗口岸保税区等移山填海约40平方公里等项目的施工;深圳主要大道等市政道路和桥梁,深圳体育场馆、文化产业项目,高等院校、医院,许多居民住宅小区和商住办公楼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都有他们抛洒汗水热血的功劳。而且在高楼建设中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部队两万人中有8000多人调入深圳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机关中就成长有局以上干部53名和众多处级干部。他们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大胆改革,在土地管理、住房制度、基建管理制度、城市规划改革等领域创造出许多个“中国第一”。并涌现出任正非等全国知名的科技民营企业家,推动深圳经济科技发展。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两个结合结硕果,中华现代新文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新文明大发展大繁荣
·下一篇:无
·特稿:特殊年代的伟大创举 基建工程兵精神永远——纪念基建工程兵成立57周年、部队集体
·周绪银:百年征程中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创建基建工程兵(组图)
·特稿:百年征程中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创建基建工程兵(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周绪银:特殊年代的伟大创举 基建工程兵精神永远——
特稿:特殊年代的伟大创举 基建工程兵精神永远——纪
李春明:北京建都八百年祭(组图)
【京津冀协同项目】项目分析:京津冀协同解决养老问
陈昊苏:纪念韦国清同志诞辰110周年暨新四军第九旅成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龚全珍逝世,享年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龚全珍逝世,享年
红色头条:正义永在 胜利长存——纪念二战胜利78周年
将红色基因植入孩子心中(组图)
【刘现庄·文明村】感悟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精神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歌颂祖国 唱响云南 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艺术节启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