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9月9日,接受中共中央派遣的毛主席,亲自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
在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刻,毛主席不仅没有慌乱失措,反而胸中豪情万丈,挥笔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
从这首作品开始,毛主席诗词的内容和风格,都与之前产生了极大的不同。
曾经属于青年人的“书生意气”,变为了革命者的“横槊赋诗”;“橘子洲头”的抒情,变成了“千里冰封”、“残阳如血”的壮怀激烈。
也是从秋收起义,毛主席正式开始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的光辉历程,承担起了为穷苦大众摆脱压迫的光荣使命。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跟着毛主席,打仗才会赢,队伍才能建立根据地,革命就能有出路。
可是,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毛主席鲜有败绩的神话?在他传奇形象的背后,还有哪些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
勇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夫战,勇气也”,这是曹刿的论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豪情。
从古至今,凡是成大事者,无不具有超凡的勇气,面对麻烦的问题,还没开始做就畏畏缩缩,不用想也知道做不好。
1919年3月,毛主席因为母亲生病,从北京返回了湘潭老家,没有能够参加到“五四运动”当中,但是,五四的风潮却席卷到了全国。
毛主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当年7月,将自己作为主编和撰稿人,以宣传最新思想为宗旨,创办了《湘江评论》杂志。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青年毛主席在创刊词中写道:
“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毛主席如此直白的语言,也正是他自己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真实写照。
长征途中,毛主席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在遵义会议上再次被推举为最高指挥员,红军队伍从此像有了灵魂一样。
面对国民党的步步紧逼,红军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毛主席大胆施策,最终造就了堪称“战术艺术品”的“四渡赤水”。
仅仅这一场战斗,就融合使用了“金蝉脱壳”、“调虎离山”、“敲山震虎”等数条计谋,毛主席后来也说,这是他最自豪的一场指挥。
到了抗战时期,面对号称“不可战胜”的日本侵略者,不少悲观主义者早就大发狂论,认为中华必败,可能还要亡国。
有的还早就找好归宿,跑到日本鬼子手下去当汉奸,做走狗,然后还转过头跑来残害中国人民。
可是毛主席就是不信这个邪,我泱泱华夏岂能被东瀛小虫蚕食殆尽?于是他就要求前线的八路军,一定要找机会打一个漂亮仗。
这一天到来的很快,七七事变爆发后仅两个月,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挥下,八路军在面对号称“钢军”的日军第5师团时,取得了轰动全国的“平型关大捷”。
这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狠狠地扇了那些传播“恐日病”,和“亡国论”的人一巴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与信心。
解放战争更是典型的例子,国民党军队许多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飞机、大炮、坦克,应有尽有,并且在军队数量上还占据优势。
毛主席依旧气势不减,不仅在战争开始前,亲自跑到重庆和老蒋“过招”,在战争开始后也是冷静指挥,平淡以待,好似成竹在胸。
毛主席亲自指挥了辽沈、平津、和淮海战役,国民党是越打越少,共产党的队伍作为弱势方,人数反而越打越多。
终于,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向着国民党反动派开出了最后一枪,“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举宣告南京国民政府的灭亡。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面对国内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还是毛主席站了出来,敲定了出兵朝鲜的决定,还讲出了那句传世名言:“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第一次让宇宙无敌的美军尝到的失败的味道,还为新中国带来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和平局面。
1956年,已经63岁的毛主席在视察武汉长江大桥修建时,曾不顾阻拦,三次畅游长江,一次甚至从武昌横渡长江,直接到达了汉口。
上岸后,毛主席就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何等的豪情与勇气啊!
勇气,不仅是毛主席“挥斥方遒”的重要法宝,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面临困难时的强心剂。
实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主席自己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没有人是“天生的圣人”,毛主席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能领导,他曾经也只是一个韶山冲里成长的普通“伢子(湖南方言,小孩)”。
只是毛主席比一般的孩子更努力,更善于总结经验。毛主席在家乡念了六年私塾后,发现不能读死书,还要去外面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毛主席16岁离开家,去外地求学前写给父亲的诗,当时的毛主席就已经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亲自去做,去看了,才能真正了解到事情本来的样子。
毛主席后来在《实践论》中写到:“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就得去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但是有人会说:“又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亲自去做,那怎么办?”
别急,毛主席下一句就给出了答案:“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看到了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着大家去发现总结,中华上下五千年,什么事情都能在以往找到相似的经验,人类文明不也是这样传承和发展的吗?
但是书中的东西,不能照搬,而是要结合实际寻找共性的规律,毛主席对此也有过论断:
“能够理解贯穿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
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没有留过洋,没上过军校,甚至没摸过几次枪,却能指挥千军万马夺取胜利的原因。
可能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毛主席经历战斗无数,留下的唯一一张持枪影像,竟然是建国后观看全军大比武时的摆拍。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家乡韶山,看着人民轰轰烈烈地建设社会主义,心中无限感慨。
又想到了曾经,正是有那么多烈士为了远大理想去尝试实践,去流血牺牲,才改变了旧社会的面貌,迎来了崭新的天地。
《七律·到韶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断培养、积累而形成的坚定信念: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坚韧: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既然选择了走上革命的道路,那必然是困难重重,曲折不堪,毛主席从秋收起义开始,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
但是因为和王明等人的想法不同,毛主席长期被排除到了领导层之外,每天就是被看管在屋子里,不能发表意见,不能参加会议。
如果换一个人,可能早就与领导同流合污了,或者是每天吃喝拉撒睡,乐得自在。
但毛主席没有,他反而是静下心来,将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书籍又来回通读了好几遍,次次都有新发现、新收获、新感想,对共产主义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王明倒是能够将原本的共产党宣言背下来,但那只不过是流于表面,无法运用到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去。
毛主席就这样,毫无怨言地丰富着自己,但是他为了红军的前途和革命火种的延续,也始终没有放弃去说服其他人,让他们重新思考革命的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终于,还是毛主席带领红军走完了长征,取得了胜利,虽然过程并不容易。
在翻越雪山的时候,不少人都对革命的前景产生了质疑,可是毛主席却在跨过岷山后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写下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真正的革命浪漫主义,这么多困难都过来了,还会取得不了成功吗?
1960年6月,苏共和中共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这也直接导致了苏联方面,直接下令撤回所有在华专家和重要设备,并且撕毁了所有的协定合同。
此时国内还是三年困难时期,遭此巨变,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瞬间面临着严峻考验。
但是毛主席稳坐钓鱼台,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气慨,带领全国人民,提出了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终顶住了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赢得了广泛赞誉。
1961年,在广州视察的毛主席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觉得诗中意志消沉,看着心烦,就重新做了一首: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世人皆称赞,军民都欢歌
“我自己这一生,要说获得了一点小成就,那也是共产党和毛主席带我取得的,如果有可能,我宁愿一直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做贡献。”
这是刘伯承元帅生前说过的话,被誉为“军神”的他在谈论到毛主席时,语气中满是谦逊与尊敬,眼神中也闪耀着崇拜的色彩。
叶剑英元帅也曾半带玩笑的说:“我们这些人,哪个没有个性?没有省油的灯,曾经多少掌舵人都没将船开起来,只有毛主席,能让所有人信服,也只有他带领我们干成了建设新中国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