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郭梅:郭维城率部在朝鲜战场抢建新铁路(组图)
2023-03-01 14:33:40
作者:郭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郭维城

中朝两国铁路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视察殷龟线,前排中间为郭维城

朝鲜新安州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

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领导合影,前排为郭维城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铁路运输问题越来越关乎战局的演变。而1953年初抢建129公里的殷龟铁路新线又成为我军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战略部署。

    1952年,朝鲜战场已呈胶着状态。11月美国总统大选,杜鲁门下台,艾森豪威尔当选。艾森豪威尔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过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他一方面施展拖延谈判的策略,一方面企图在我军侧后方进行冒险登陆,在朝鲜战场上搞第二个“诺曼底”、第二个仁川登陆,以打破僵局,夺取战争胜利。毛主席极具远见,于1952年12月20日及时发出“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争取更大胜利”的电报指示,明确指出:根据种种情况判断,敌人有从我侧后海岸线,以七个师左右兵力举行冒险进攻的充分可能。毛主席对如何粉碎敌人的冒险登陆作了周密的部署。其中特别提出:坚决地迅速地采取加修新铁路线,改善旧铁路线等项措施,保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正面侧面全军(包括人民军)的运输畅通,供应不缺。毛主席最后着重指出:“特别注意从目前起到一九五三年四月这一段时间内的准备工作,这是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只要准备好了,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提名要郭维城率部入朝,执行毛主席要求的在朝鲜战场上加修新铁路线的任务。他要求铁道部部长滕代远找郭维城到北京谈话,并让其先到朝鲜看一趟。朝鲜的铁路干线均为南北向的贯通线路,必须新建一条东西向的横贯铁路线,将几条纵贯铁路线串联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铁路状况。金日成首相和彭德怀司令员都提出要求,尽快修建东西向的殷龟铁路线,这样不但能够进一步保证作战物资的供应和作战部队的机动,保证反登陆作战的胜利,而且对朝鲜未来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一向乐观的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也面带忧虑地对郭维城讲:“说严重一点,没有这条新铁路,如果敌人从西海岸登陆,前沿部队就很难活下去。”为了修建殷龟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北京签署了在朝鲜境内修筑铁路的协定,并成立了中朝新建铁路理事会。

    郭维城火速到朝鲜考察了一趟,感到压力极大,任务是光荣的,然而也是极为艰巨的。朝鲜多高山,多峡谷,多河流,冬季冰天雪地,地冻天寒,春天暴雨成灾,洪水泛滥。龟城至殷山129公里长的铁路,要穿过龟山等四座大山,还要跨越清川江等六条大江。施工条件差,时间要求紧,制空权又不在我们手中。我们既缺乏修路机械,也缺乏在严寒地区筑路的经验,一般估计,要想在1953年4月底完成此项任务,是极端困难的,几乎不可能。郭维城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战场上修铁路,铁路工人顶不住,要调部队上;二是工期能否缓至1953年5月完成。上级答复很快下来:同意上部队;工期不能缓。毛主席即令:“一月入朝、二月开工、四月完成。”滕代远部长转达周总理的指示:“部队除已下令调四个师外,同意再增加两个师,但工期不能缓,要赶在敌人前面,做好反登陆作战的备战工作。”郭维城当即表示:“这样,就是站着进去、躺着出来,也要坚决完成毛主席和祖国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当时,郭维城任衡阳铁路局局长兼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除了继续抢修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的铁路线、保证铁路的客货正常运输外,还要做大量抗美援朝的支援工作。经过一年多群众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当时最神圣的口号。到抗美援朝的最前线去,只要祖国一声令下,人人报名,个个争先。为了修建朝鲜战场新铁路,衡阳铁路局及其他几个路局挑选了5000多名铁路员工入朝。第一天动员,第二天会餐,第三天登车,没有一个掉队的。很快,来自全国各个大区的共六个师的部队(包括新增的两个农业师)及5000多名铁路员工,组建成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六师、七师、九师、十师、十一师,陆续集结到鸭绿江北岸。1952年12月30日,在沈阳召开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营以上干部动员大会,郭维城进行了战前动员,他号召全体指战员要树立“艰苦就是光荣,争取时间就是胜利”的思想,并布置了各项入朝前的准备工作。郭维城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改变和平时期的工作方法,树立紧张的战斗作风,按照统一制度、标准办事;同时,要求加强思想教育,搞好军工之间、部队之间、友军之间及官兵之间的团结,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殷龟线按时全线通车。

    郭维城让妻子侯惠生把五岁半和四岁的两个大孩子送到武汉中南军区子弟学校幼儿园寄宿,让她带着年仅一岁的小女儿从衡阳搬家到沈阳,投入到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然后他就带着十几个人作为先遣部队再次入朝。就在这时候,沈阳后方却传来了侯惠生因患空洞型肺结核吐血入院抢救、连报几次病危的消息。郭维城无法脱身回来看望,只能委托卫生处处长替他前往探视,参与医院协商治疗抢救方案。郭维城尽可能地写信、捎话给妻子,激励和安慰她,最终侯惠生离开了死亡的边缘。

    郭维城任局长的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边动员、边开进、边组建机关、边看现场。刚入朝时,指挥局机关十几个人一起挤在球场沙坞里天耳山脚下一间牛棚里办公、休息。有一次,北京来急电,要求直接送指挥局。但志愿军司令部机要处的同志开车来到球场,没看到部队营房,甚至连人影都见不到,害得“志司”机要处的同志找得好苦,最后总算在牛棚里找到了郭维城。十师入朝了,师政委张少华到指挥局报到,他一进牛棚,只见一位双眼布满血丝、身上沾满尘土的人正在堆满各种文件的桌子上查看图纸和各种报表,于是张政委立刻上前和这个人攀谈起来,谈了十几分钟后,他才意识到这正是他要找的郭维城局长,于是赶紧起立敬礼,正式报到。

    修铁路要事先进行定线测量、设计、绘图等前期工作,但在朝鲜战场技术人员和施工部队同时入朝的情况下,部队急等着要图纸施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只有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郭维城给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开会布置任务时,工程技术人员一致摇头,认为不可能这样修铁路,郭维城开始和颜悦色地给他们做工作,最后终于忍不住发脾气了,他把手枪往桌子上重重一拍,厉声说道:“各位,这是战争!谁敢不服从命令,军法处置!”这时,这些长期按部就班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意识到他们现在已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了,正处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于是他们马上接受任务,分成了三个测绘分队,日夜加班。白天野外测量,零下30多摄氏度,水平仪冻得不灵,就在三脚架下挂一个罐头盒做的小炉子,边烤边测。晚上,集中到一起画图纸搞设计。就是这样,往往还跟不上趟,施工部队的同志坐着催要,图纸刚完成,战士拿了就往回跑。紧紧张张一个月,终于完成全部施工的设计图纸。在施工中,他们又反复地研究改善设计,避免了七处艰巨工程,取消了三座总延长为800米的隧道工程,对殷龟线提前完工作出重大贡献。

    郭维城对材料供应抓得很紧,他常说,对工程部队来说,材料就像野战部队的武器一样,没有武器没法打仗,我们没有材料怎么抢建铁路?材料的申请、收签、分发都要及时向他请示汇报。有时下半夜了,同志们怕影响他休息,就不想给他汇报了。他说,那可不行,什么时候有事什么时候呼叫809(郭维城的代号),绝对不能不通气。那时指挥局与沈阳每天有两小时的通话时间,沈阳每天给前线发了多少材料,他们都随时告诉前线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再报告给郭维城。前方有多少炸药、多少枕木、多少钢轨,还需要什么材料,郭维城都一清二楚,心中完全有数。

    六个师的铁道工程部队和大批的铁路技术人员在1953年1月陆续入朝。在深入进行备战动员教育和基本完成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殷龟铁路全面开工命令于1953年1月31日正式发布了。郭维城偕同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第一副局长、朝鲜人民军金相仁少将到现场视察。志愿军铁道工程六个师和朝鲜人民军铁道三旅的部队,沿着龟城—八院面—价川—殷山129公里线路一字展开,尽管天上时有敌机干扰、地上冰冻三尺,指战员们甩掉了大衣,有的连棉衣也脱掉了,挥动着铁镐铁锹、铁锤铁钎、撬棍钉耙,向着冻土、坚石、冰冻的江流发起进攻。扁担、土箕子一齐上,挑的挑、扛的扛,人人挥汗如雨,个个争先恐后,铁锤和钢钎的碰击声、开山放炮的爆炸声不绝于耳。“争时间哎,抢速度哎,提前建成战备路啊!”“新建铁路哎,反登陆哎,急得老艾直顿足哟!”劳动号子声和口号声在工地连成一片。“为了战争胜利,哪怕提前一分钟也是好的”,已成了广大指战员的行动口号。金相仁少将激动地对郭维城说:“比金子还要宝贵的志愿军勇士,一定能赶在敌人前面建成战备铁路,完成反登陆作战的准备。”

    为早日完成毛主席下达的命令,郭维城特别注意调动广大干部战士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修路人都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提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指战员的创造力。指挥局部队入朝后,施工中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一米来厚的冻土层,不撬掉它就无法取出好土来修筑路基。但一镐头下去,震得虎口生疼,才在冻土上留下一个白印。在朝鲜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冬季,今天挖,明天冻,上面挖,下面冻。干一整天,一个连队平均工效每人还不到半方土,离上级规定的一方土差得很远。九师一个名叫陶成聚的战士,和战友们积极钻研想点子,经过多次摸索,终于创造出打洞捶冻土、找缝撬冻层的“突破一点顺纹揭冻层”的施工方法。郭维城立即抓典型,在指挥局全面推广陶成聚的施工方法,工效一下子提高了四五倍,在完成殷龟铁路土方任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被人们誉为“制服冻土大王”的陶成聚荣获一等功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用炸药爆破采石是修建铁路的重要工作。赵鸣钧当时是六师十六团五连连长,是一位善于依靠群众、积极钻研的好干部。他总结出来的“放拐炮”经验,在完成殷龟线近70万石方的任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五连担任限期完成7000余石方的任务,开始时工效很低,上级规定每公斤炸药要炸八方石头,可是五连的第一炮,装药半公斤只炸了一方。这不仅浪费炸药,更重要的是影响工期。赵鸣钧和班排长们共同研究,一致认为要想任务完成得快,关键是要放好炮。经过反复探讨和试验,赵鸣钧发现当炮孔挖到30厘米深的时候,拐一个直角弯,再打进80厘米,这样不仅炮口堵得严,而且能充分发挥炸药的威力。这个办法果然好,他们在11天时间内共放了十个“拐子炮”,用了170公斤炸药就炸下2900多方石头,创造了每公斤炸药炸石头17.4方的新纪录,赵鸣钧成为制服坚石的能手。郭维城立即召开现场会,迅速推广了“放拐炮”的施工方法,担负石方任务的各部队均提前完成了任务,还为志愿军节省了大量炸药,光五连就节省炸药1000多公斤。赵鸣钧也荣获一等功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殷龟铁路全线共有桥梁92座,其中大桥6座,中桥34座,小桥52座,平均不到1.5公里就有一座桥梁。为适应战备形势,争取提前再提前,郭维城和战友们采用特殊的办法,即在预留出永久性桥位的前提下,采用夹桩排架、片石木笼、枕木垛等木结构建筑桥梁的墩台,这样既能缩短工期,又便于被炸后抢修。为了再加快墩台的建造速度,同时又不让敌人过早发现我军建桥的意图,郭维城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出将木笼和排架的尺寸标准化,提前量好木笼和排架,大部分从国内预制运至前线,在现场拼装,高度不足的零头、余数一律用枕木垛予以补足。这种方法使建桥速度突飞猛进,这是郭维城指挥大规模抢建战地铁路的一个创举。

    突击抢建清川江铁路大桥的工程,极为艰难复杂。担负施工任务的六师十七团的两个连为隐蔽意图和做好总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到四公里外的深山老林里砍运木料。山陡坡滑,荆棘丛生,无路可走,许多同志的手脸都被划破,他们不但要砍伐树干提前预制木笼和排架,还要砍运大量树枝,以做工地防空掩护。仅用五天时间,就在清川江上架起一座长250米、宽2.8米的便桥,打了一个漂亮的前哨战,为正桥施工铺平了道路。3月1日,架设清川江铁路大桥的总攻开始了,同志们在江上敲开了一米多厚的冻层,紧张地拼装木笼、投置片石。为了清除位于江心两个墩位的水下残留旧墩体,先后19名战士脱掉棉衣、捧着炸药包跳进冰冷刺骨的江流下爆破障碍物。很快,一座座新的桥墩破水而出,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在宽阔的江面上建造起20个桥梁墩台。清川江铁路大桥共19孔,每孔跨度为13.5米;每孔要架六片工字梁,全桥共架114片工字梁;每片工字梁净重为1.5吨,没有架桥机,没有起重机,连个小吊车也没有,怎样才能将114片工字梁架过清川江呢?郭维城带领负责装吊的技术工人们连续召开“诸葛亮会”,他们用滚筒绞运法、平车装吊法都失败了,接着又想出第三个办法,即铺上钢轨滑运工字梁。这个办法很危险,战士们胆大心细、眼明手快,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全部架完了工字梁。1953年3月19日,比原定计划提前42天,一座雄伟的清川江铁路大桥在英雄的铁道工程部队战士和铁路员工的手中诞生了,火车驶过清川江。

    为了更好地宣传部队的先进施工经验和广大官兵的英雄事迹,郭维城专门从衡阳铁路局带来了八个印刷厂工人,自入朝后就创办了一份报纸——《铁道战士》,他从六个师每师挑选一个宣传干部做专职编辑,用一台简陋的印刷机在山洞里办起了报纸,一周两期。郭维城亲自题写了报头,发表了创刊词,在战火中数次亲自写文章,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斗志,坚定了全体将士一定按时完成战斗任务的决心。

    郭维城夜间审查方案,确定计划,快天亮时打个盹,白天就去跑工地。为了解决自己睡眠严重不足的问题,他让司机范存良把自己绑在吉普车的座位上,汽车在满是弹坑的道路上颠簸飞奔,他就剧烈地摇晃着睡觉。有一次汽车路过一个村庄时,以较慢的速度通过泥泞的道路,几个朝鲜儿童误以为车里装了一个“俘虏”,于是好奇地喊叫着跟车看“俘虏”。

    在朝鲜战场,部队经常遭遇地毯式反复轰炸,郭维城也数次遇险。他在往返于各个工地的路途中,多次遭遇敌机的轰炸和机枪扫射。有一次,郭维城到新安州途经价川,遇上敌机轰炸,在他前面很近的地方,一辆志愿军拉炸药的卡车被炸毁,司机当场牺牲。郭维城的司机紧急把车拐入道路旁的高坎下躲避,才幸免于难。亲眼看到志愿军战士不幸牺牲,郭维城悲愤至极。他说,血债要用血来偿,我们一定要尽快把铁路修好,为死难的烈士报仇。还有一次,郭维城到西海岸大桥工地检查工作,刚登上大桥,就遇到美军飞机偷袭,所幸被十师的一位营长及时发现,把郭维城从桥上拉了下来,按倒在地。他和这位营长几乎被炸弹掀起的土埋了起来。敌机走后,他站起来抖掉身上的泥土,看到正在建设的大桥被炸得面目全非,千疮百孔,对那位营长说:“今天要是没有你,我就牺牲在朝鲜战场了。”接着,他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快步登上大桥,仔细查看大桥被破坏的地方,布置抢修方案,然后又登上吉普车,奔向另一个施工现场。

    1953年3月31日凌晨3时,龟城至殷山铁路胜利建成通车了!奋战60天、提前一个月实现了毛主席“一月入朝,二月开工,四月完工”的战略决策。这天夜已深,天耳山指挥局的一个掩蔽部里,报务员小杨不顾外面传来的敌机嘶叫声和重磅炸弹在山沟里的爆炸声,她只是把耳机按得更紧,更加聚精会神地抄收从“志司”发来的无线电报,直到在收报纸上出现“彭德怀”三个大字时,这才急忙地冲出门外,钻过山洞,直奔指挥局领导同志驻地,兴奋地叫道:“彭老总发贺电来了!”

    指挥局里顿时沸腾起来,人人奔走相告。彭总在贺电中说:中朝修筑部队全体同志们,龟城至殷山间新建铁路今天胜利地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保证在敌人大举进攻下的运输供应,并将有助于我们亲密的友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条铁路是在战争中、在敌机疯狂轰炸下与冰冻严寒的季节里修建起来的,修建中的困难是很多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是在同志们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在60天里完成了90天的任务,提前通车,这是你们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巨大贡献,你们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彭总的贺电迅速传达到各部队,它激励着每一个经过60个昼夜忘我战斗的指战员。就是这些最可爱的人,在离前沿阵地不到150公里的弧形地带,在敌机狂轰滥炸的情况下,在严寒的季节里,在复杂的地形上,只用了60天的时间,突击建成129公里长的新铁路,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新奇迹!

    在这60天里,指挥局铁道工程部队完成全线近300万土石方的任务。用3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可以堆成一条高宽各一米绕朝鲜半岛一圈的围墙!经中朝新建铁路理事会验收,殷龟铁路的工程质量按战时标准定为良好。志愿军入朝时火车行进时速仅为5公里,殷龟线的火车时速达到30公里。朝鲜战场铁路通车里程由入朝时的107公里延长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在整个突击抢建过程中,有2352位同志立功,96个单位荣立集体功,86人荣立一等功或二等功。郭维城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为了纪念在修建殷龟铁路中牺牲的战士们,指挥局决定在新安州车站对面山顶上修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郭维城亲自题字,以示缅怀。至今这座纪念碑仍然高高耸立在山顶上,成为中朝人民悼念志愿军烈士的重要场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红网:敌后抗战文学团体“燕赵诗社”八十年后重建于阜平晋察冀纪念馆(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郭维城率部在朝鲜战场抢建新铁路(组图)
·浦大铨:深切怀念郭维城将军(组图)
·特稿:深切怀念郭维城将军(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郭梅:郭维城率部在朝鲜战场抢建新铁路(组图)
特稿:郭维城率部在朝鲜战场抢建新铁路(组图)
周恩来故居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及实操演练活动(组图)
祝贺地雷大王于化虎重孙女于璐三年两立三等功,两次
红色头条-李殿仁:祝贺地雷大王于化虎重孙女于璐三年
中医文化与中国文化(组图)
中红网:敌后抗战文学团体“燕赵诗社”八十年后重建
特稿:敌后抗战文学团体“燕赵诗社”八十年后重建于
宋京波:纪念陈赓大将诞辰120周年
特稿:纪念陈赓大将诞辰120周年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