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巍大别山的晥鄂交接处的湖北省麻城市的长岭关村的吊桥沟的晒谷石溪流旁边有一块巨石,巨石下经溪水冲刷形成了一个天然洞穴,约20平方米见方,非常隐蔽,村民都称其为藏龙洞。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原湖北省首任省长张体学受伤后曾被当地人称“漆大嫂”的冒死救护后在此洞养伤,经历过一段传奇的红色故事,所以现在人们又叫藏龙洞为“红军洞”。如今,“红军洞”早已成为湖北省麻城市的长岭关村吊桥沟风景区的黄冈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
红色人物简介
张体学:公开资料显示:张体学(1915—1973),原名张体照,河南省光山县 (今属新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红军。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后历任湖北大冶县委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委、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省长、省委常务书记、代理第一书记、武汉军区党委副书记,省军区党委书记兼政委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73年9月3日在北京病逝。
漆大嫂其人:翻开熊氏族谱《楚源堂》卷一第31页,我们查阅到这样的记载:“德显(漆承英丈夫),光绪29年(1904年)9月2日未时生,1983年腊月14日戌时卒,葬吊桥沟庙左,寅山申向。漆氏(漆承英),宣统三年(1911年)6月16日亥时生,1984年8月29日卒,葬吊桥沟庙左,甲山庚向。子四:克彬、克志、克明、克珍。女一适张。”
我们在搜集整理红色故事的采访过程中,听到当地村民口口相传漆大嫂的故事,他们满怀深情的告诉我们采访组:漆承英老人早年在娘家安徽省金寨县的斑竹园参加过革命,是斑竹园姊妹团团长,和前夫张一主共同参加红26军,前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了,她负伤后流落到吊桥沟,被后来的丈夫熊德显的一家人收留并落户在吊桥沟。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1983年6月31日发放的张一主(漆大嫂的前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至今保存完好。
漆大嫂个子不高,身材健实,为人忠厚贤淑,热心快肠,既使是困难时期,凡是到吊桥沟漆大嫂家里来的人,渴了有茶喝,饿了有饭吃,是个大好人。所以远亲近邻的都亲切地喊她“漆大嫂”。
张体学临危受命看管公款
1933年9月,红12军在鄂豫皖省委统一部署下,决定向鄂东北转移。 10月11日,82师合编为红28军,张体学被调入军部任首长贴身交通员、警卫员。
徐海东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这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延安时为徐海东拍摄的经典照片。)
在一栋外面长满了野草的破旧房子里,屋内坑坑洼洼的墙上挂着一幅地图,几位红军将领,正在讨论着什么,为首一人,目光坚毅,络腮胡子,虽穿着破旧军装但却掩盖不住满身的豪气,此人正是红28军军长徐海东。徐海东见身材壮实、两眼炯炯有神、正式接任他的贴身交通员、警卫员的张体学进来,指着办公桌上的一堆银元,神情严肃的说:“体学,这些公款你一定要好好保护,万万不可丢失!”
张体学:“请首长放心,我一定誓死保护!”
徐海东点点头。
张体学把银元装进军用米袋里,斜着挎在肩上,紧紧绑在身上生怕弄丢了。张体学深知公款是军队的经济命脉,暗暗下决心要誓死保护好。
过了没有几天,部队在经过潢麻公路时,就遭遇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张体学所在营被敌人阻击了。途中,军部机关部队被敌人包围,徐海东带领十几名警卫人员为军部打开通道,好不容易战斗到晚上才突出重围,第二天早上部队清点人数时,发现张体学不见了。
巍巍大别山。当年张体学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现在已经是大好河山。
原来在激战中,张体学定眼一看,大声喊道:“不好,敌人包围过来了!”接着就是激烈的战斗,双方交上火时飞弹如雨,突围战正式打响,张体学和战友们翻山越岭、左躲右闪的在大别山中不断与敌人周旋。无奈敌人兵力多、武器装备又先进,红军渐渐不支。突然,一个红军战士被敌人弹片击中,受伤倒地,张体学不顾生命危险,冲过去为他包扎,然后又掩护卫生员将受伤战士抬走。为了掩护大部队红军战士们撤退,张体学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孤身一人吸引敌人火力!
只见他朝着部队突围相反方向像箭一般冲了出去,不断开枪吸引敌人注意,大家一看,都知道他这一去凶多吉少。被吸引的敌人就像狗皮膏药一般穷追猛打,几次敌人的子弹穿透密林,贴着张体学的耳边呼啸而过。
敌人的枪声越来越密集,不断向张体学合围过来,情况越来越危急!跑着跑着眼前就是一处悬崖绝壁,前面再没有路了。放眼望下去,百米之下被各种藤蔓、枯枝遮挡,根本看不清深浅。
敌人疯狂的在背后追击,危险迫在眉睫,再犹豫可能就要落入敌手。只见张体学一咬牙,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誓死决心,他纵身一跃跳下悬崖……
张体学是生是死?谁都不知道,只留下空谷的敌人的枪声在回荡。
漆大嫂冒死智救红军伤员张体学
徐海东带领大部队经过一番厮杀,终于跳出国民党军队包围圈。第二天一早清点人数。发现部队共伤亡3人,张体学为了掩护部队撤走,与大部队走失,生死不明……
徐海东听到后,眉头皱了皱,为牺牲的红军感到难过。同时,心里也不免为张体学担忧起来。
原来张体学跳崖处,当时人称漆大嫂的漆承英正在这里打柴伙,忽然听到远处响起了枪声,吓得她赶紧躲到了藏龙洞旁。
突然,从悬崖处传来树枝压断的声音,紧接着又传来一声人的呻吟声。 漆承英有些害怕,但是过了一会见没有动静,她大着胆子走了过去。只见地上一个人躺在血泊里,腿上血迹渗透了裤子,穿着红军的衣服,怀里死死抱住两个布袋子。他穿着的衣服漆承英是认识的,之前就有过红军的部队来过吊桥沟。漆承英虽然是妇女,但是她深知眼前的是红军,是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
看样子,这个人是从上面的断崖处摔下来的,被藤蔓缓冲才得以保住性命。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紧急转移。不远处就是藏龙洞,那里足够隐蔽。
漆大嫂吃力的扶起张体学来到藏龙洞,用山里的草药给他进行清洗、包扎。
待奄奄一息的张体学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山洞内,旁边一位农妇大嫂正在照顾他,不断把水滴在他嘴里。正是这位农妇大嫂将张体学救到了藏龙洞中。大嫂是吊桥沟村民,叫漆承英,这里的老百姓都叫她漆大嫂。
张体学:“请问大嫂,这是在哪里呀?
漆大嫂:“这里是我们吊桥沟山里的藏龙洞,你从崖上面摔了下来全是血,吓死我了。”
听到这,张体学才慢慢想起了自己被敌人追击,后来从悬崖壁上跳下来的情景。
一番交流后得知这里正是藏龙洞,是大嫂救了自己,并将自己转移到了这个石洞。
张体学:“大嫂,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谢谢您!”
说着,张体学就要坐起来感谢农妇大嫂,不料牵动了伤口,痛的直龇牙。
漆大嫂:“你们是红军,我知道你们是好人,打国民党,是为了咱们老百姓好。”
张体学眼里泛着感激的泪光,这些朴实的农民就是红军的亲人啊。
突然,张体学好像是想到了什么,慌乱的朝四周投去找寻的目光,顾不得伤口隐隐作痛,手和脚也跟着胡乱动起来。
漆大嫂马上明白了:“你是在找这两个布袋子吗?”
说着漆大嫂从石洞旁边的一个小角落里拿出那两个陈旧的布袋子,“在这儿!”
张体学长舒一口气,心里的石头落地。这可是部队公款,他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张体学:“谢谢您了,大嫂。”
漆大嫂:“我看你掉下来昏迷不醒还紧紧抱着这两个袋子,我就知道这个东西对你很重要。”
因当时湖北麻城木子店是原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夏斗寅的故乡,国民党在木子店统治根深蒂固,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大家对于国民党统治是非常畏惧的。漆承英虽然是女子,她当年在娘家斑竹园参加过立夏节起义闹革命,是斑竹园姊妹团团长,和前夫张一主共同参加红军,心里却有着是非观。
漆承英本来想将张体学扶到家中调养,但是因为考虑到现在的丈夫胆小怕事,并且山里人多眼杂,也并不安全。一番思量后,漆承英决定还是将张体学藏在洞中。
此时的张体学腿部摔伤严重、血迹斑斑,身体虚弱不已。漆承英冒着生命危险找来村里医生,她谎称是自己的表弟在山上帮她家砍柴腿受伤了。经过村里医生一番诊治,张体学的腿伤好些了,伤口也脱离了感染的风险。
此时的张体学已经接近一天一夜没有进食,极度虚弱。
漆承英家中是吊桥沟地地道道的农民,本就是战乱年代再遇上灾荒,家里一贫如洗,平时只能靠一些草根野菜充饥。
回到家中,漆承英看了一下缸底最后一点荞麦面,毫不犹豫拿了出来。
丈夫熊德显看到后问:“这可是家里最后一点荞麦面了,你怎么今天给拿了出来?”
漆承英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跟丈夫讲实话。丈夫胆小怕事的性格她是知道的,担心说出来怕给红军同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漆承英就对丈夫说:“这几天我想在山上挖萝卜地做事,好带几个馒头上山,我就不回家吃中饭了。”丈夫点了点头,便不再问了。
趁着外出干农活的时候,她悄无声息的来到藏龙洞,将自己舍不得吃的荞麦馒头给张体学带了过来。
漆大嫂:“张同志,你饿了吧,快,趁热的赶紧吃吧!”
张体学非常感动,但是一想到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摇了摇头谢谢大嫂的好意。
张体学:“漆大嫂,谢谢你,我们有纪律不能拿群众的东西。”
漆大嫂:“你这个同志怎么这么不开窍,饿死了怎么和敌人打仗啊?大嫂我也是当过红军的,我不图你回报,也不要你的钱,你们红军是为了我们穷人的。”
在漆承英一再央求下,张体学伸出颤颤巍巍的手拿着馒头,眼含热泪,心里默默想着漆大嫂的话,为了穷人! 吃了一些东西的张体学明显精神好了很多,虚弱的身体也开始慢慢恢复了一些。
张体学:“漆大嫂,这一次幸亏有你,你是我张体学的恩人啊,也是咱们红军的恩人。”
“张同志,你莫要客气,什么恩人不恩人的,其实我以前也参加过革命,还是咱们斑竹园姊妹团的团长呢。”漆大嫂不无骄傲的说。
听到这,张体学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心里对这位大嫂更加佩服了。
漆承英舍不得吃,把家里能吃的都带给了张体学。她自己怎么办呢?漆承英还得干农活、上山打柴,实在忍不住饥饿就到处找野果子吃,用来充饥。
一连几天,漆承英都将自己吃的饭菜拿过来给张体学吃,张体学的身体也慢慢好转,腿上的伤也好了一些,但是没想到一场危机又再次来临。
漆大嫂智斗小保队,化险为夷
时间到了第三天,在漆承英的悉心照料下,张体学的身体已经大有好转。但是没想到国民党小保队居然新一轮搜山开始了,正在吊桥沟附近搜索,情况一时间非常紧急!
漆承英远远就听见了国民党小保队的声音,暗叫不好!便拔腿就跑,一口气跑到藏龙洞。
漆大嫂:“张同志,不好了,快……快!”
张体学一看大嫂如此焦急,心里也顿感事情不妙。
张体学:“漆大嫂,发生什么事了?”
漆大嫂:“好多人,好多小保队的人来了!”
张体学听到这里心里也是一惊,他知道这是国民党的小保队在进行搜山了。他的伤还没有完全好,此时出去也很难逃脱。
张体学:“漆大嫂,你就不要管我了,你赶紧回去躲好,我不能连累你!”漆承英摇了摇头。
情急之中,漆大嫂:“我有办法了,张同志,快!赶快把你衣服的袖子撕下来……”
果不其然,不到一会,国民党的小保队就搜到了藏龙洞不远处,他们发现了正在砍柴的漆承英。
小保队:“喂,砍柴的妇道人,过来一下,问你话呐,这几天你有没有看到“共匪”经过这里呀?”
漆大嫂:“没,没有啊。”
漆承英此时内心那个急呀,但是她不露声色,一边答话,一边砍她的柴。
小保队长走了过来,露出了腰间明晃晃的枪,漆承英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小保队长:“你好好想想,有没有见过可疑的人?要是敢私藏“共匪”,可是要吃枪子的呀!”
漆承英强自镇定下来:“唉呀,我们都是门口人,乡里乡亲的,你说的我确实没见过。”
小保队长见没有结果,心里有些不耐烦了,挥了挥手让漆承英离开。接着,指挥这几个小保队径直朝着藏龙洞所在地方向走了过去。
漆承英一下子急了!
漆承英:“哦,老总们,我想起来了,今天早上我看到有个陌生人从那条小路走了。”
漆承英突然朝着正要向藏龙洞走去的小保队喊道。
听到这,小保队顿时停下脚步,一齐掉头围过来。
小保队长:“在哪?快说。”
漆承英朝一个相反的路口一指。小保队赶紧跑了过去。
一个小保队员突然在那条小路上发现了一个划破的军装袖子布块,他如获至宝的一把抓在手中,正是红军的军装!
小保队长:“追!快给我追!……”
这块红军袖口的布块,正是漆承英让张体学撕下来的,她将布块扔在相反方向的岔路上,终于将小保队“骗了”过去。
一场危机,就这样在漆大嫂的机智勇敢应对下终于过去了。
身为省长却念念不忘农村大嫂的救命之恩
为了避免敌人再次过来搜山,张体学告别漆承英,准备寻找部队了,此时他的伤情已经好转。临行前多次感谢漆大嫂救命之恩。并从自己荷包里拿出一块钱说是给救命恩人漆大嫂作纪念用的。
受访者向我们展示当年张体学留给“漆大嫂”的一块纪念币
漆承英:“张同志,你对这里山路和小保队的情况都不熟悉,我就让德显(漆承英丈夫)带你出去找部队吧。”
几天后,在漆承英丈夫的帮助下,张体学终于找到了大部队,见到了首长徐海东。
徐海东见张体学不仅伤愈归来,还将他负责保管的部队公款完好无损的护送回来,心里十分高兴:“体学,你可让我们担心死了,这么多天怎么全没有你的消息啊?”
张体学:“首长,说来话长,这一次我可谓是九死一生,真是多亏了一位大嫂和他的丈夫。”张体学一一道来......
徐海东:“哦,原来有这么一回事,大别山的人民真是英雄的人民!”
后来,张体学奔赴新的抗日战场,屡建奇功,建国后出任湖北省首任省长,但他念念不忘漆大嫂的救命之恩,对大别山老区人民一直怀有深情厚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