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刘必超:魂牵梦萦的知青岁月与“三农情”(组图)
2022-05-09 13:43:18
作者:福建知青 刘必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老知青刘必超在钱村生态农场蔬菜良种繁育大棚

知青刘必超(前排右一)与红星大队干部一起规划新农村发展蓝图

    我是1969年1月到福建省顺昌县元坑乡红星大队(槎溪村)插队,插队时,7月是农事最繁忙的季节。凌晨起床,集体吃大锅饭,饭后赶忙下田挑灯拔秧苗插秧,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就忙着割稻子,把打谷机踩的山响忙着脱粒,中午挑着近200斤重的稻谷回村庄,下午继续干到太阳西下,晚上还要加班到10点,然后拖着极度疲惫的身子回到知青点。7月份与8月份,我们接连劳作了61天!现在回想起来简直不可思议。我曾在农村担任共青团支部书记,每天晚上与知青们一起到离村3公里的自然村教农民识字,把知识与歌声带给乡村,无私奉献青春年华。上山下乡的经历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曾经历山火呼啸狂风烈焰差点葬身火海,至今仍心有余悸。

    1976年7月补员返城,在市蔬菜公司下属单位工作一年多后被派遣到武夷山附近的兴田乡南岸、南树两村担任知青带队干部一年多,前后上山下乡历时约9年。我常年深入农村工作,“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字眼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我是知青也曾是农民,始终关注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民增收致富。为实践“三农”探索山区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我于2000年租赁福州市晋安区北峰200余亩荒山,至今创业10余年,努力实现心中的梦想。

    返城时是计划经济,蔬菜按计划生产,每天往返骑自行车10余里下乡踏看蔬菜生产情况,预报上市数量。第二年被公司派遣到武夷山附近的兴田乡南岸、南树两村担任知青带队干部,1年多以后我调回蔬菜公司担任共青团专职干部,1980年被评为福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同年入了党。1982年我上福州电大学习,1983年我考上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经过2年的脱产学习,毕业后调入福州市财政贸易委员会,后来调任蔬菜生产流通处处长,从事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与蔬菜市场保障供应等工作,2005年轮岗从事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直至退休。

    9年的上山下乡与长期的农村工作经历,我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并参与规划晋安区北峰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闽侯县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与马尾区琅岐岛绿色副食品基地建设,“三农”与泥土情结深深地根植在脑海之中,对泥土的眷念挥之不去,对知青生活魂牵梦萦,总想按照现代农业规划的理念开发一片土地,把荒地荒山改造成生态绿洲,探索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我于2000年租赁远离市区18公里500米海拔的200亩荒山,当时我爱人下岗由她签约山地租赁30年合同,在她全力的支持下开始艰辛的创业。当年有人买股票炒股,有人买房子炒房,但我把十几万有限的资金投入土地 。我每周六上午乘公交车到山脚,转乘龙马车到山顶大路下车,然后步行半个小时抵达山场,星期日傍晚下山,在山间弯曲陡峭的小道上穿行了5年多,直到2005年底买了辆长城工具车,才以车代步。我上山下乡多年并长期在农村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对租赁的荒山做了通盘规划,雇请20多位当地村民与四川农民工,依据山形地势修筑田间道路,开垦荒山改良土壤,开挖山塘蓄水养鱼,安装蔬菜钢架大棚,盖起了简易的农舍,雇请电力工人埋杆拉电,解决了农业生产“水、电、路、住”等问题,同时选用国内与日本、韩国、美国、以色列等高优蔬菜瓜果品种,种下50亩蜜桃、脐橙、青花梨、板栗、柿子、杨梅等果树,种下100多亩蔬菜,在林下养鸡养鸭 ,农副产品采收后进入批发市场或直接进入永辉超市销售。当时操作很辛苦,蔬菜瓜果要及时采收,鸡鸭也要及时销售,因这些都是有生命的东西,存在市场价格变化与自然灾害的风险。

    2002年10月2日“龙王”强台风冲毁100多亩蔬菜瓜果,冲毁山地道路与设施损失130多万元。2004年后逐步转向种植园林绿化树木,经过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如今名贵树木郁郁葱葱已经成林,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并有可观的回报。2005年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创办了经济实体——钱村生态农场。2006年志同道合的福州知青翁新忠先生参股开发投入100多万元资金,2009年钱村生态农场被福州市晋安区列为生态园艺专家大院。区政府服务“三农”有优惠扶持政策,企业聘请科研机构的专家做顾问,可申报农业科研项目扶持资金,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名优农副产品,发展农业经济。近年来,我与省农林大学教授、省农科院专家合作开展如下科技项目:   

    2008年开展“观赏植物园建设”项目,从浙江、广东等省及省内引进观赏乔木、花灌木3.5万多株,建立10亩珍稀植物资源圃,项目带动周边黄田、牛项、弥高、洲洋等村农户推广种植景观树木300多亩,赠送农户苗木5000多株。我与省农林大学教授林义章深入田头地块为农户指导园林苗木种植、病虫害防治、苗木扦插修剪等,农户种植的花卉苗木3-5年后可自行销售或通过农场的销售渠道进入市场或绿化项目工地,实现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项目为远洋茶花塑胶公司、省烟草公司培训中心、北峰安裕丰驾校等提供香樟、天竺桂、桂花、罗汉松等名贵花卉1.5万多株。2009年我在果园、林地安装自行设计的微喷与摇臂喷灌系统,该项目已通过省、市水利专家验收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0  20662967.3]。2012年开展北峰山区名优行道树引进栽培项目,从浙江、广东与省内闽西、南等地引进1多万株树木,向当地农户提供苗木3000多株。2013年,在省农科院专家大力支持帮助下,农场购置投影仪、大屏幕电视,接入网络开辟网页并安装农业在线感知系统,建成农村实用技术网络教室,提升增强了农场科技服务水平与培训能力,聘请福州植物园、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专家教授授课,举办了《观赏苗木栽培技术》、《山地节水灌溉技术》、《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丹桂引进栽培技术》等培训班,有1300多位省、市、区、乡镇干部与农户参加科技培训与研讨活动。2011年10月一起插队的二十几位知青在农场聚会,回顾昔日知青生活畅叙友情其乐融融。2012年曾出席全国知青会议的我省知青代表党生与闽北十几位知青闻讯参观了我创办的钱村生态农场,对知青服务“三农”再创业表示赞赏。说是“给老知青开辟了老有所为的一条大路”。近年数百名福建省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毕业生先后前来农场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农场成为老知青活动平台与新生代体验农耕的好去处。

    在各级领导与知青朋友的支持与鼓励下,近年来,我创办的钱村生态农场有长足进步,2009年被福州市晋安区列为生态园艺专家大院;2011年被福州市科技局列为科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2012年11月中国第八届花卉博览会福建展馆(室内)设计专家评审会在我场召开; 2013年被福建省花卉协会吸收为理事单位。2014年被福建省花卉协会观赏苗木分会吸收为副会长单位。农场历年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已建成农业科技楼400平方米,专家楼600平方米,架设动力电网3公里,修筑园区道路2公里,修筑山塘水库2处,喷灌覆盖面积150亩,现已种植天竺桂、香樟、木兰、桂花、茶花、罗汉松、紫薇、红枫、樱花、红豆杉、楠木、竹柏等珍贵树木15万多株,林木与固定资产近千万元。近年我为当地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中小学教育捐赠资金十余万元。我现任福建省花卉协会观赏苗木分会副会长,充分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优势,组织会员赴江浙、江西考察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建立观赏苗木分会微信群,为从事花卉苗木生产农户提供大量销售信息,帮助当地农民找到一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园林景观树木生产增加收入的途径,同时也为万科、阳光城、融侨锦江等地产项目与贵安(国际)温泉度假休闲会议中心、鼓岭度假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供数万株各种名贵景观庭院树木与行道树,为服务“三农”与城乡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聂新元:张立群和他的烤鸭店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刘必超:魂牵梦萦的知青岁月与“三农情”(组图)
聂新元:张立群和他的烤鸭店
吴建平履新南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图)
中红头条:包惠僧:参加中共一大的难忘经历(图)
特稿:慈母颂
敦煌敦煌再创辉煌!敦煌文博园欢迎您!敦煌天赐一秀
特稿:敦煌敦煌再创辉煌!敦煌文博园欢迎您!敦煌天
“周恩来与建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主题研讨
中红头条:李瑞环书法功夫深厚,温润细腻,儒雅大气
绘学习丨习近平与母亲的故事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