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美(1916-2001),福建龙岩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转战千里,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立下不朽功绩,1955年被授予少将,他也是抗战时期战斗在和含地区的将军之一,为抗击日寇,保卫和含地区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和含人民永远怀念廖成美将军。
少年多磨难,一心向红军
1916年9月9日,廖成美在闽西龙岩一山村农户家呱呱坠地,因家境贫寒,便抱给邻乡一位老实的廖姓农民收养,他一直跟随着养父母生活。廖成美3岁时,养母就不幸病故,他跟着养父廖振勋到处流浪。8、9岁时,他帮助私塾先生干些零活,以工代费,这才有机会读了两年书。15岁那年,相依为命的养父卧床不起,病情越发严重,廖成美心中十分痛楚,于是拼命挑担,想多挣一些钱,为把父亲的病治好。但由于正处战乱,外出做工不容易,不可能挣钱为父治病,苦命的廖振勋终于病逝,廖成美又成孤儿,再经磨难。
少年时的廖成美便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当地农会活动,帮助红军开展革命工作。1934年底,中共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被迫撤离苏区。敌人在苏区、游击区大肆烧杀抢掠,逼迫村民移民并村,搞“联保连坐法”,发“良民证”,妄图彻底切断红军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望着被彻底毁灭的家园,廖成美反复思量,只有参加红军才是唯一的出路。 1935年1月,他和堂哥廖福堂参加了闽西红军游击队。队长发给廖成美一支法国造的花旗七九式步枪,心情特别激动,他端着步枪参加了多次游击战。因不畏艰险,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同年4月加入青年团,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屡遇危险不怕死 临危不惧立奇功
廖成美参加红军后,征战南北,多次遇险,屡遭不测,但他临危不惧,不怕牺牲,多次化险为夷。1935年夏,他所在的游击队到龙岩十八乡一带打游击。在冒雨行军一夜之后,他们来到外陈山村,疲劳至极的战士们找了个空房倒头便睡。上午10时,天气转晴,大家都还在熟睡。准备洗澡的廖成美提着水桶刚要走出前门,发现一批敌人鬼魅般地窜进村来。他急忙丢下水桶,冲到屋里大声喊道:“敌人已经进村了,赶快从后门出去。”同志们反应敏捷,快速从后门上山去了。敌人从前面冲进,发现后门大开,便跟踪追击。而此时,廖成美的枪支、子弹袋和挎包都还散放在房间里,当他忙着收拾好后,发现前后门均有敌人把守。廖成美心急如焚:“宁死也不当俘虏!”于是,他心一横,手提长枪,硬是从敌人眼皮底下往外冲。敌人惊愕的目瞪口呆,隔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火急火燎地嚷嚷起来:“打、打……快打!”子弹呼啸地从他身边飞过,廖成美最终居然毫发无损地奔进了密林深处。
1940年9月,廖成美等10余人到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参加学习,正逢日军兵分9路对皖东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廖成美被临时任命为独立1团政委。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让秘书刘彬带着一批文件和两部电台,与廖成美一道,先到独立1团。然后由独立1团派员护送到新四军四支队第12团传达关于“反扫荡”的重要指示。当廖成美、刘彬等20多人赶到第12团驻地半塔附近时,第12团正与扑过来的日军激战,第12团团长和政委要他们在后方暂住下来。廖成美等人找了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住下来。拂晓时分,天色黯淡,廖成美带着一名公务员去找住在邻村的侦察班。经过村前大操场时,只见黑压压的聚集许多士兵,廖成美走上前去,小声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谁知没人理睬。廖成美见一士兵坐在地上,使劲拍了拍那人脑袋,问道:“你们是那个部队的?”谁知,那个士兵突然站立起来,“嗨!”地叫了一声。此刻,廖成美才看清,眼前头戴钢盔聚集待命的正是日本士兵。廖成美赶紧拉住战友的手,飞快地跑开。日军见情况异常,一窝蜂地叫嚷起来,接着就开枪射击。“噼噼啪啪”的枪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但廖成美又一次转危为安。
1937年,闽西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军部发给第2支队一部无线电台,要求派人到汀洲接回。第2支队抽调120人组建护卫连,邱立生为连长,廖成美为指导员,分乘3辆车前往汀洲。护卫连到达汀洲城,便在一个偏僻房屋安顿下来,等由南昌经瑞金送来的电台。汀洲城内情况较为复杂,原来只有一个土匪刚刚收编的国军营,突然在城门处又增加了不少警卫,后来又在廖成美连队住处周围修筑工事,大有包围之势。廖成美见此情况,心中焦急,立即召开党支部会议,作出4项决定:一是派人立即前往瑞金联系,了解情况;二是派人返回向第2支队首长汇报,请示下一步工作;三是派员去当地保安团责问为何加强戒严,包围我方驻地;四是令全连做好战斗准备,加强戒备,以防不测。经了解,原来第2支队秘书长温仰春在等到新四军干部从南昌返回时,经瑞金时被国民党军队无理扣押,情况一度剑拔弩张,后经过多方周旋、谈判,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放行,扣押的电台也交给了第2支队。1938年1月,廖成美等护送电台返回龙岩白土,完成了这项特殊任务,受到了支队领导表扬,立了奇功。当时,张鼎丞、罗忠毅则带着廖成美等人到部队作报告,对他们在对敌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缜密部署给予了高度赞扬。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廖成美历任闽西红军龙岩游击队第二大队战士,岩南漳游击队司务长、特派员,龙岩独立营一连指导员,闽西红军抗日游击纵队二支队政治处干事,龙岩游击支队政委等职,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他临危不惧,沉着坚定,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同战友一起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或指挥了南洋坝、马鞍山、新祠、黄畲、溪口等数十次重要战斗,牵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对巩固南方红军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转战和含 抗击日寇
红军主力长征后,廖成美带领龙岩游击支队,在闽西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廖成美历任闽西抗日义勇军一支队一大队三连指导员,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一营教导员、政委。1939年4月底,廖成美率新四军四团一营随叶挺军长及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领导同志到达江北。 1939年6月,江北指挥部前委将在江北活动的新四军地方游击武装统一整编为江北游击纵队。7月底,廖成美所在的四团一营被编入江北游击纵队一大队,余龙贵为大队长,廖成美为教导员。廖成美在其回忆文章中写道:“抗日战争爆发两年后的初冬季节,一支新四军部队——江北游击支队一大队,活跃在和县的姥下河、南义与含山的陶厂、清溪地区。”①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此间,廖成美率领一大队奉命进入和含南乡地区,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热情接待,建立了很深的军民鱼水关系,给廖成美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廖成美曾撰文写道:“我常想,只有爱人民的队伍才能受到人民的爱戴,而害人民的队伍是注定不会长久的,这大概就是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之所以注定失败的原因吧!”②11月,在参谋长桂蓬洲带领下,进入和含地区南义、陶厂一带,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沟通皖南新四军军部与江北新四军军部指挥部联系;发展游击武装,扩大部队。1940年春,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适应反扫荡、反摩擦、创建皖东根据地的需要,新四军军部指挥部决定将一大队与赵鹏程游击队以及含山县项朝亮领导的(东)关铜(城闸)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编第七团(简称新七团)团长余龙贵,政委廖成美,政治部主任祁式潜(兼),下辖3个营,一营营长陈德三,教导员舒桐;二营营长赵鹏程,副营长陈高顺,教导员张信炳;三营营长谢著,教导员左英。全团共有1200人,形成了以南义为中心的方圆50多公里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新7团成立后,在余龙贵和廖成美的带领下,沉重打击了日军,并积极投入对日伪进行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取得了乌江镇、含山、和县、永康镇、定合、杨家祠堂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并且筹集了大批的粮饷经费,保证了军需,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固的基础。1940年11月他被选调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教导队学习。随后在叶挺、粟裕、谭震林、张云逸等领导下,率部转战苏皖、淮南抗战前线,沉重打击日军,并积极投入对日伪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为开辟和巩固皖东、苏南、淮南和津浦铁路以西抗日根据地,壮大华中抗日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