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孙奎连:心系“三农”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组图)
2022-02-21 16:33:38
作者:孙奎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要我评价插队时的劳动,拿现在的话说,炼狱!就是这样,对自己也是毫不放松,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你能干什么我就一定要学会什么。锄谷是技术活,咱把它学会;揭地最难,咱就一定要把这牛鞭拿到手!

    说这些好像离题了,是在标榜自己,不是的,老知青们都有这段光荣经历。这里,我想通过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一个道理。

    世界上成功的人,无一都有吃苦受罪的磨难经历。

    再来谈谈一个有趣的现象。延安知青们都对那段非常的艰苦有着刻苦铭心的记忆,按常理,他们应该憎恶那段经历。但是让人解释不通的是,除了极少数怨天忧人的知青外,绝大多数知青都对那段吃苦的经历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局外人说,是因为延安农民的善良,也有人说是因为延安这个地方的说不明道不清的神奇,这些因素都有,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吃苦”,是因为知青们认识到了吃苦是人生财富,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曾经战胜了艰苦而感动自己。

    现在知青中流行着一句话,他们说:“当年那样的苦我都吃过了,现在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

    我想,这就是当年毛主席的初衷。培养接班人哪!结果那些能主动吃苦的人当了接班人,而怕吃苦的人被边缘化在那里怨天尤人。也真是没办法,在后知青时代的机遇中,还是那些能吃苦的人在做成事情,而怕吃苦的人依然是在原谅自己。

    艰难困苦”带给人的是无尽的伤痛。处于这种伤痛中的人,  要么摆脱它,要么屈服它。由中国人勤劳勇敢的特质决定,“人”是要摆脱这种困境的,苦则思变。若想摆脱困境,首先须要适应困境,接着要去改变困境。适应困境是为了生存下来,改变困境是为了实现摆脱。最终,适应困境的过程磨炼了人的意志;改变困境的过程,教会了人如何正确地认识事物与创意方法,比如,掌握处人技巧,提高办事能力。

    “安逸”带给人的是一时的满足。处于这种满足状态的人,在物质上希望保持现状,在精神上取一种怕苦怕难不思进取的理念。保持现状意味着停止,而停止是与发展中的世界相背离的;不思进取的人,既不想再去创造物质财富,也不愿再去与人相处竞争。最终的结果是:财产,坐吃山空;人,成为无能。

    在安逸的环境中,也有少数人能够居安思危,通过奋斗即吃苦克难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收获。故“有所作为”是人改变自己和世界的正确理念;“无所作为”是人毁灭自己和世界的错误之路。

    综上,“吃苦克难”的过程,就是磨炼意志和积累能力的过程。它最终带给人的,是适应环境的坚韧意志和解决问题的出众能力。主动吃苦不怕困难的青年加上崇高的信仰,将来他们走上社会,不论在什么地方,一定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成为胜出者。反之,不明白吃苦炼人的道理,害怕吃苦不去吃苦,就得不到吃苦带来的收获。

    现在知青中流行着一句话,他们说:“当年那样的苦我都吃过了,现在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我!”

    这就是当年毛主席的初衷——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每一个人都是被培养的对象。但不同的世界观会决定知青们对吃苦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财富,有人认为是灾难。结果是,那些能主动吃苦的人日后每每能被社会所青睐,而怕吃苦的人则总容易被社会边缘化。这里的道理在于,吃苦与收获是正相关的,吃了多少苦,就会得到多少收获。

    只要认真琢磨就可以发现,所有的对上山下乡的拥护论和反对说,其实质都可以归结到如何对待“艰难困苦”上。能主动吃苦的知青说艰难困苦磨炼了自己,是人生财富;不能吃苦的知青说艰难困苦毁误了自己,是人生噩梦。

    当今青年人素质堪忧的状况,不但与社会风气有关,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不少父母的认识是:我们吃了那么多苦,再不能让孩子们吃二茬苦了。他们没分清楚,不能再吃的是被压迫被奴役的苦(比如父辈、祖辈曾吃过的苦),应该再吃的是磨炼人才的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何瑞峰:2022北京冬奥会 喜迎盛事出彩中国人
·下一篇:无
·第五届我爱红旗全力争当新时代“三农产业”排头兵暨论我爱红旗事业成功的必然性16篇(
·特稿:“我爱红旗”全新财富事业争做“三农产业”排头兵(组图)
·特稿:一个中国农民情系三农自费调研三十年(组图)
·兴国:洛阳青龙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伊川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业(组图)
·特稿:"三农"战线上的尖兵――马军(组图)
·特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三农建设委员会来惠调研“湾畔农链”项目
·党诗菊、任少松:老区金寨的党史军史“走进”安徽“三农”讲堂(组图)
·特稿:老区金寨的党史军史“走进”安徽“三农”讲堂(组图)
·三农问题卡在哪里?
·习仲勋的“三农”战略观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孙奎连:心系“三农”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组图)
特稿:祝贺北京冬奥胜利闭幕(新韵)(外一首)
礼赞·《冬奥健儿》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习近平带领中医药走向世界
【永远的邓政委·足迹】第一期 | 邓家老宅(组图)
【国宝会馆“话”节气】雨水(组图)
1950年,黄克诚主政湖南,认出一干部是井冈山老战友
1950年,黄克诚主政湖南,认出一干部是井冈山老战友
寄望两岸统一!常州工匠用斧劈石打造《富春山居图》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举办“抗日烽火 英雄河北——抗日根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